蓝光光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76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蓝光光碟,包括一基板、一反射层、一第一介电层、一记录层、一第二介电层以及一覆盖层。其中,反射层设置在基板上;第一介电层设置在反射层上,且第一介电层的光学厚度介于15nm至70nm之间;记录层设置在第一介电层上,且记录层的光学厚度介于15nm至45nm之间;第二介电层设置在记录层上,且第二介电层的光学厚度介于75nm至190nm之间;覆盖层设置在第二介电层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蓝光光碟,藉由第一介电层、记录层,以及第二介电层的光学厚度范围界定,使得蓝光光碟的量测结果皆能符合规格书所制定的范围内,进而增加蓝光光碟的重复读写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蓝光光碟确具有良好的生产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光资讯储存媒体,特别关于一种蓝光光碟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烧录光资讯储存媒体所使用的光源波长已经由640nm~650nm的红光雷射进步到405+/-5nm的蓝光雷射,而波长缩短的目的是为了缩小光点来增加记录密度,使得光资讯储存媒体可记录更多资讯量。决定光资讯储存媒体品质优劣关与抖动偏差(Jitter)、反射率(Reflectivity),以及调制比(Modulation rate)三个因素有关。以蓝光光碟(Blue-ray Disc,简称BD)而言,规格书中有制定其抖动偏差值必须低于6.5%、反射率必须介于11%~24%之间,而调制比必须高于0.4以上。然而,影响抖动偏差、反射率,以及调制比三个因素,主要又与制作蓝光光碟各层的光学厚度(optical thickness)有关,其中,光学厚度是各层厚度与其折射率的乘积。请参阅图1,是一种现有习知的蓝光光碟1,包括一基板11、一设置在基板11上的反射层12、一设置在反射层12上的第一介电层13、一设置在第一介电层13上的记录层14、一设置在记录层14上的第二介电层15,以及一设置在第二介电层15上的覆盖层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板;一反射层,其设置在该基板上;一第一介电层,其设置在该反射层上,且该第一介电层的光学厚度介于15nm至70nm之间;一记录层,其设置在该第一介电层上,且该记录层的光学厚度介于15nm至45nm之间;一第二介电层,其设置在该记录层上,且该第二介电层的光学厚度介于75nm至190nm之间;以及一覆盖层,其设置在第二介电层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板;一反射层,其设置在该基板上;一第一介电层,其设置在该反射层上,且该第一介电层的光学厚度介于15nm至70nm之间;一记录层,其设置在该第一介电层上,且该记录层的光学厚度介于15nm至45nm之间;一第二介电层,其设置在该记录层上,且该第二介电层的光学厚度介于75nm至190nm之间;以及一覆盖层,其设置在第二介电层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介电层的光学厚度介于25nm至70n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记录层的光学厚度介于20nm至45nm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介电层的光学厚度介于120nm至180nm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介电层的材质为硫化锌-二氧化硅(ZnS-SiO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一介电层具有复数个介电子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记录层的材质为银/铟/锑/碲/锗(Ag/In/Sb/Te/Ge)合金。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记录层具原子百分比1至7的锗(Ge)。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记录层中银(Ag)∶铟(In)∶锑(Sb)∶碲(Te)∶锗(Ge)的原子百分比为0.5∶5∶62∶25∶4。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介电层的材质为硫化锌-二氧化硅(ZnS-SiO2)。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蓝光光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二介电层的二氧化硅(SiO2)含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卿
申请(专利权)人:精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