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474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以减少相关技术中的串扰光的干扰,降低图像颜色显示错误的风险。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像素、彩膜和多个第一遮光部,彩膜设置于多个像素远离衬底的一侧;每个子像素与彩膜的一个滤光部对应;位于边缘显示区的子像素的沿厚度方向的轴线,相较于对应的滤光部的沿厚度方向的轴线,靠近衬底的沿厚度方向的轴线;多个第一遮光部设置于边缘显示区,且位于彩膜远离衬底的一侧;每个第一遮光部与位于边缘显示区的一个子像素及一个滤光部对应,且第一遮光部至少覆盖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缘区域;滤光部的第一部分为滤光部中远离衬底沿厚度方向的轴线的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显示装置。示装置。示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型有机发光二极管(Micro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Micro OLED)显示面板是以单晶硅(mono

silicon)集成电路作为驱动背板、顶发光OLED器件作为光源的微型显示面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和功耗低等优点,有望应用于下一代移动显示终端设备中。
[0003]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或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领域,显示面板的不同位置所发出的主光线的出射角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从显示面板的中心到显示面板的边缘,显示面板所发出的主光线的出射角逐渐变大,即显示面板所发出的主光线呈向外发散的趋势。例如,显示面板的中心区域的所发出的主光线的出射角一般都为0
°
,显示面板的边缘区域所发出的主光线的出射角可能是30
°

[0004]在相关技术中,主光线的出射角的调整是通过透镜(micro lens)与有机发光层(Emitting Light,简称EL)的相对偏移来实现,彩膜随着透镜一起移动,其偏移量和透镜的偏移量一致。
[0005]以这种方式设置,EL发出的大视角白光通过彩膜中的红色滤光部后,可能会进入绿色滤光部上方的透镜中。由于从绿色滤光部上方出去的光应该是“单色绿”,因此,透过红色滤光部,却进入绿色滤光部上方的透镜的光为串扰光,这部分串扰光导致图像颜色显示错误,造成显示面板在显示过程中产生色偏的问题,影响成像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公开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减少相关技术中的串扰光的干扰,降低图像颜色显示错误的风险。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主显示区和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周边的边缘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像素、彩膜和多个第一遮光部。所述多个像素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每个所述像素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
[0009]所述彩膜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彩膜包括颜色不同的至少三种滤光部,每个子像素与一个滤光部对应,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滤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位于所述边缘显示区的子像素的沿厚度方向的轴线,相较于对应的滤光部的沿厚度方向的轴线,靠近所述衬底的沿厚度方向的轴线。
[0010]所述多个第一遮光部设置于所述边缘显示区,且位于所述彩膜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每个第一遮光部与位于所述边缘显示区的一个子像素及一个滤光部对应,且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缘区域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滤光部的第一部分为所述滤光部中远离所述衬底沿厚度方向的轴线的部
分。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边缘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对应设置有第一遮光部。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像素中对应设置有第一遮光部的子像素所对应的滤光部的颜色相同。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像素至少包括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位于所述边缘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像素中的红色子像素对应设置有第一遮光部。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大致为条形,且所述第一遮光部沿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界延伸。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大致为六边形,所述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界包括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所述第一遮光部包括第一遮光条和第二遮光条。所述第一遮光条和所述第一边界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且所述第一遮光条覆盖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中第一边界所在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二遮光条和所述第二边界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且所述第二遮光条覆盖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中第二边界所在的边缘区域。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遮光部的面积大致相等。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和所述边缘显示区之间的过渡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第二遮光部,所述多个第二遮光部设置于所述过渡显示区,且位于所述彩膜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每个第二遮光部与位于所述过渡显示区的一个子像素及一个滤光部对应,且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二遮光部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遮光部的面积。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位于所述过渡显示区的每个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对应设置有第二遮光部。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像素中对应设置有第二遮光部的子像素所对应的滤光部的颜色相同。每个所述像素中对应设置有第二遮光部的子像素所对应的滤光部的颜色,与每个所述像素中对应设置有第一遮光部的子像素所对应的滤光部的颜色相同。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大致为条形,且所述第二遮光部沿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界延伸。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大致为六边形,所述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界包括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所述第二遮光部包括第三遮光条和第四遮光条。所述第三遮光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边界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且所述第三遮光条覆盖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中第一边界所在的边缘区域。所述第四遮光条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边界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且所述第四遮光条覆盖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中第二边界所在的边缘区域。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平行于所述衬底的平面内,沿由所述衬底的中心指向所述衬底的边界的方向,所述多个第二遮光部的面积逐渐变大。。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透镜,所述多个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部和所述第二遮光部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每个透镜与一个滤光部对应,每个透镜在
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界,与对应的滤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边界近似重合。
[002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第一遮光部覆盖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缘区域,且滤光部的第一部分为滤光部中远离衬底沿厚度方向的轴线的部分。这样的话,第一遮光部可以阻挡对应的子像素所发出的大视角的光(即子像素发出的朝远离衬底沿厚度方向的轴线的光)穿过彩膜中对应的滤光部后,进入相邻的其他滤光部的上方。因此,可以降低第一遮光部对应的子像素所产生的光对相邻的其他子像素对应显示的图像颜色造成的干扰,即减少了相关技术中的串扰光的干扰,降低了图像颜色显示错误的风险。
[0025]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002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显示区和位于所述主显示区周边的边缘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多个像素,设置于所述衬底上;每个所述像素包括至少三个子像素;彩膜,设置于所述多个像素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所述彩膜包括颜色不同的至少三种滤光部,每个子像素与一个滤光部对应,所述子像素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滤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位于所述边缘显示区的子像素的沿厚度方向的轴线,相较于对应的滤光部的沿厚度方向的轴线,靠近所述衬底的沿厚度方向的轴线;多个第一遮光部,设置于所述边缘显示区,且位于所述彩膜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每个第一遮光部与位于所述边缘显示区的一个子像素及一个滤光部对应,且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覆盖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缘区域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所述滤光部的第一部分为所述滤光部中远离所述衬底沿厚度方向的轴线的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边缘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像素中的至少一个子像素对应设置有第一遮光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像素中对应设置有第一遮光部的子像素所对应的滤光部的颜色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像素至少包括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位于所述边缘显示区的每个所述像素中的红色子像素对应设置有第一遮光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大致为条形,且所述第一遮光部沿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界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部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大致为六边形,所述滤光部的第一部分的边界包括第一边界和第二边界;所述第一遮光部包括第一遮光条和第二遮光条;所述第一遮光条和所述第一边界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且所述第一遮光条覆盖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中第一边界所在的边缘区域;所述第二遮光条和所述第二边界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且所述第二遮光条覆盖对应的滤光部的第一部分中第二边界所在的边缘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遮光部的面积大致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坚卢鹏程杨子筠吴谦杨盛际黄冠达张大成梁蓬霞陈小川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创视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