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4446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磁体及其制造方法,该磁体为以R2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体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是钕铁硼烧结磁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以R2Fe
14
B型化合物为主相的稀土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高的性价比,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各个领域。其中,R是选自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主要包含Nd和/或Pr,Fe是铁,B是硼,这些元素的一部分可以被其它元素置换。
[0003]在电动机等各种装置中使用R

T

B系的稀土类烧结磁体时,为了应对高温的使用环境,要求烧结磁体耐热性优异并具有高的剩磁和矫顽力。
[0004]为了提高R

T

B系稀土烧结磁体的矫顽力,可以使用轻稀土类元素RL一起配合规定量的重稀土类元素RH作为原料制成的合金。根据该方法,作为主相的R2Fe
14
B相的轻稀土类元素RL被重稀土类元素RH置换,R2Fe
14
B相的结晶磁各向异性(本质上决定矫顽力的物理量)得到提高。但是,R2Fe
14
B相中的轻稀土类元素RL的磁矩与Fe的磁矩方向相同,而重稀土类元素RH的磁矩与Fe的磁矩方向相反,因此重稀土类元素RH对轻稀土类元素RL的置换量越增加,剩余磁通密度(即剩磁)Br就越低。而电动机的驱动部所使用的区域要求烧结磁体的剩磁Br高,并且要求暴露在高热、大的反磁场的区域的矫顽力要高。另外,由于世界上Dy和Tb的储量有限,大量使用Dy和Tb会造成磁体的价格上涨和重稀土资源的加速枯竭。
[0005]为了提高永磁磁体性能并减少重稀土的使用,业界做了很多的工作。其中,通过细化晶粒和扩散渗透改善晶界是最重要的两个方向。晶粒尺寸细小,会降低晶界反磁化畴形核的可能和局部退磁场,因而提高矫顽力。然而,当随着晶粒细化,氧碳等杂质含量也会增加,造成晶界富钕相的比例降低,无法阻断晶界间的交换耦合,反而造成矫顽力的降低。通过扩散渗透,使重稀土元素进入磁体晶界,可用较少重稀土大幅提高矫顽力,同时不牺牲剩磁和磁能积,有效降低了磁体成本。CN101404195A,CN101506919A和CN102103916A相继公开了表面涂覆法、金属蒸汽法、电沉积法等,使重稀土元素到达磁体表面,然后加热使之沿晶界扩散至磁体内部,进而提高了性能。
[0006]CN105938757A公开了一种提高稀土永磁材料磁性能的方法,扩散源成份为(Nd
x
Pr

100

x
)
a
(Dy
y
Tb
100

y
)
b
(Al
z
Cu
100

z
)
100

a

b
(x=0~100,y=0~100,z=5~30;a+b=60~90,a>b≥5)。该专利文献在晶界扩散少量低熔点重稀土

铜铝合金以提高矫顽力。
[0007]CN112489914A公开了一种复合扩散制备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的方法。将低熔点、高润湿性的R1

M合金附着在钕铁硼磁体的表面,进行预扩散处理和预退火处理;再将R2

M型合金作为扩散源,进行晶界扩散处理。R1为La、Ce、Nd、Pr、Sm中的至少一种,R2为Gd、Tb、Dy和Ho中的至少一种,M为Fe、Co、Ni、Cu、Zn、Al、Ga、In、Sn、Zn中的至少一种。上述扩散渗透工艺仍需要使用一定量的重稀土。
[0008]CN106782980A公开了一种永磁材料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采用离子液体电镀工艺将重稀土金属电镀在烧结磁体的表面,从而形成带有镀层的磁体。该专利文献仍需要使用一定量的重稀土。
[0009]非重稀土元素扩散的方法较少,例如,CN110033940A公开了一种含有Al和Cu的稀土铁硼永磁材料的制备方法。提供扩散源,所述扩散源包括Al、Cu和稀土化合物;将所述扩散源施加于永磁预制材料的至少部分表面,之后进行扩散处理以及回火处理,获得含有Al和Cu的稀土铁硼永磁材料。该专利文献的方法适用于较小尺寸的磁体母材的扩散,例如,磁体母材的尺寸为4mm
×
6mm
×
6mm。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磁体,该磁体在不增加重稀土元素用量的基础上,更大程度提高矫顽力,同时抑制剩磁的降低。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磁体的制造方法。
[001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体,其为以R2Fe
14
B型化合物为主相的稀土类烧结永磁体,
[0014]R选自轻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且必须含有Nd;
[0015]B为硼;
[0016]所述磁体含有Al,且磁体晶粒中心Al浓度小于0.5at%;磁体晶界相Al浓度为0.2~15at%;Al浓度至少从磁体一个表面到磁体内部逐渐降低;从该表面到磁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内,晶粒表面Al浓度大于晶粒中心Al浓度;
[0017]所述磁体至少有一个方向尺寸小于10mm。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体,优选地,所述磁体至少有一个方向尺寸小于8mm。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体,优选地,磁体晶粒中心Al浓度小于0.3at%;磁体晶界相Al浓度为0.2~10at%。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磁体,优选地,所述磁体还含有Co,部分Fe被Co替代。
[002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如上所述的磁体的制造方法,优选地,包括以下步骤:
[0022]1)准备磁体母材,磁体母材中Al浓度小于0.5at%,磁体母材的至少一个方向尺寸小于10mm;
[0023]2)准备用作扩散源的R
’‑
T

Al合金,其中,
[0024]R

含量为20~50at%,T含量为40~70at%,Al含量为2~20at%;R

选自轻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且至少包含50at%以上的Pr或Nd;T选自Fe、Co和Ni中的至少一种,且至少包含50at%以上的Fe;
[0025]3)将用作扩散源的R
’‑
T

Al合金附着于磁体母材的尺寸小于10mm的表面;
[0026]4)将附着R
’‑
T

Al合金的磁体母材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的状态下,500~1000℃扩散处理0.5~20h,然后在400~700℃时效处理0.5~10h,得到磁体。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制造方法,优选地,步骤3)中,将用作扩散源的R
’‑
T

Al合金作为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体,其为以R2Fe
14
B型化合物为主相的稀土类烧结永磁体,其特征在于,R选自轻稀土元素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且必须含有Nd;B为硼;所述磁体含有Al,且磁体晶粒中心Al浓度小于0.5at%;磁体晶界相Al浓度为0.2~15at%;Al浓度至少从磁体一个表面到磁体内部逐渐降低;从该表面到磁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内,晶粒边缘Al浓度大于晶粒中心Al浓度;所述磁体至少有一个方向尺寸小于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至少有一个方向尺寸小于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磁体晶粒中心Al浓度小于0.3at%;磁体晶界相Al浓度为0.2~10a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进一步含有Co,部分Fe被Co替代。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磁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磁体母材,磁体母材中Al浓度小于0.5at%,磁体母材的至少一个方向尺寸小于10mm;2)准备用作扩散源的R
’‑
T

Al合金,其中,R

含量为20~50at%,T含量为40~70at%,Al含量为2~20at%;R

选自轻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且至少包含50at%以上的Pr或Nd;T选自Fe、Co和Ni中的至少一种,且至少包含50at%以上的Fe;3)将用作扩散源的R
’‑
T

Al合金附着于磁体母材的尺寸小于10mm的表面;4)将附着R
’‑
T

Al合金的磁体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树杰董义张帅周明晨袁易陈雅袁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天和磁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