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周余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33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机器人、轨道、移动轮,机器人与移动轮的上端相连接,移动轮与轨道的上表面活动卡合,通过移动轮上的轮体能够带动机器人沿着轨道向前移动,再通过掉落在轨道上的煤矿对受挤板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挤板沿着固定杆向内收缩更大距离,从而使轮体能够始终平稳的在轨道进行滚动,不会被轨道上掉落的煤矿顶起,通过轮体的转动,能够使在转动至轮体下方时对的内壁产生撞击振动,从而使撞击球能够沿着板体的内部向斜上方滚动再快速复位,故而使撞击球能够对板体的内壁产生撞击,故而使承接板内侧的潮湿煤矿粉末能够被振落。湿煤矿粉末能够被振落。湿煤矿粉末能够被振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轨道式挖煤机器人主要是用于进行煤矿开采工作的设备,通过将煤车斗安装在轨道式挖煤机器人上端,从而使轨道式挖煤机器人能够自动向外运送开采完成的煤矿,是智能煤矿开采的重要环节,基于上述描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例如:
[0003]由于轨道式挖煤机器人是在指定轨道上移动的,若煤车斗上煤矿装过满使部分煤矿掉落在轨道上,则容易出现轨道式挖煤机器人的移动轮在经过掉落有煤矿的轨道处时会向上被顶起再下落,从而导致产生的振动会使煤矿掉落的更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机器人、轨道、移动轮,所述机器人与移动轮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移动轮与轨道的上表面活动卡合;所述移动轮包括衔固杆、衔接板、轮体,所述衔固杆固定于衔接板的中部位置,所述轮体的中心与衔接板活动卡合。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轮体包括弹力条、受挤板、中固块、固定杆、接触轮,所述弹力条安装于受挤板的内侧与固定杆之间,所述受挤板的内侧与固定杆的外侧活动卡合,所述中固块固定于接触轮的中部位置,所述固定杆嵌固于中固块的外表面位置,所述受挤板设有六个,且均匀的在中固块的外部呈圆形分布。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受挤板包括连接架、抓力块、弹性环、板面,所述连接架的底部与板面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抓力块的上表面与板面的底部嵌固连接,所述弹性环与抓力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弹性环采用弹性较强的弹簧钢制成的椭圆形结构。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板面包括回弹片、外接框、撞击板,所述回弹片固定于撞击板的上端与外接框的内壁上端之间,所述撞击板安装于外接框的内部位置,通过机构转动产生甩力,能够使撞击板对外接框的内壁产生撞击振动。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接触轮包括外置板、中位块、承接板,所述外置板的内侧与承接板的外侧相贴合,所述中位块固定于外置板外侧中部位置,所述承接板呈梯形结构。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承接板包括振动块、板块、反弹片,所述振动块与板块的内部滑动配合,所述反弹片嵌固于板块的内壁位置,所述振动块整体采用密度较大的合金钢材质。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振动块包括板体、撞击球、弹片,所述撞击球安装于板体的内部位置,所述弹片嵌固于板体的内部靠左侧位置,所述撞击球设有三个,且均匀
的在板体的内部呈平行分布。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板体包括助推片、接触板、后置板,所述助推片安装于接触板的左侧与后置板的内壁之间,所述接触板与后置板的右侧活动卡合,通过助推片对接触板产生向右的持续推力,能够使接触板沿着后置板向右滑动。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通过移动轮上的轮体能够带动机器人沿着轨道向前移动,再通过掉落在轨道上的煤矿对受挤板产生的挤压,能够使受挤板沿着固定杆向内收缩更大距离,从而使轮体能够始终平稳的在轨道进行滚动,不会被轨道上掉落的煤矿顶起,有效避免轮体会被掉落在轨道上煤矿顶起再下落,从而导致产生的振动会使煤矿掉落的更多。
[0015]2、通过轮体的转动,能够使在转动至轮体下方时对的内壁产生撞击振动,从而使撞击球能够沿着板体的内部向斜上方滚动再快速复位,故而使撞击球能够对板体的内壁产生撞击,故而使承接板内侧的潮湿煤矿粉末能够被振落,有效的避免了掉落在轨道上的煤矿挤入两个接触轮之间后,容易黏附部分煤矿粉末在接触轮的内侧位置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移动轮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轮体侧视透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受挤板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板面侧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接触轮正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承接板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振动块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板体正视半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机器人

1、轨道

2、移动轮

3、衔固杆

31、衔接板

32、轮体

33、弹力条

a1、受挤板

a2、中固块

a3、固定杆

a4、接触轮

a5、连接架

a21、抓力块

a22、弹性环

a23、板面

a24、回弹片

b1、外接框

b2、撞击板

b3、外置板

c1、中位块

c2、承接板

c3、振动块

c31、板块

c32、反弹片

c33、板体

d1、撞击球

d2、弹片

d3、助推片

d11、接触板

d12、后置板

d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如例图1

例图5所展示:
[002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机器人1、轨道2、移动轮3,所述机器人1与移动轮3的上端相连接,所述移动轮3与轨道2的上表面活动卡合;所述移动轮3包括
衔固杆31、衔接板32、轮体33,所述衔固杆31固定于衔接板32的中部位置,所述轮体33的中心与衔接板32活动卡合。
[0030]其中,所述轮体33包括弹力条a1、受挤板a2、中固块a3、固定杆a4、接触轮a5,所述弹力条a1安装于受挤板a2的内侧与固定杆a4之间,所述受挤板a2的内侧与固定杆a4的外侧活动卡合,所述中固块a3固定于接触轮a5的中部位置,所述固定杆a4嵌固于中固块a3的外表面位置,所述受挤板a2设有六个,且均匀的在中固块a3的外部呈圆形分布,通过落在铁轨上的煤矿对受挤板a2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其结构包括机器人(1)、轨道(2)、移动轮(3),所述机器人(1)与移动轮(3)的上端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3)与轨道(2)的上表面活动卡合;所述移动轮(3)包括衔固杆(31)、衔接板(32)、轮体(33),所述衔固杆(31)固定于衔接板(32)的中部位置,所述轮体(33)的中心与衔接板(32)活动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33)包括弹力条(a1)、受挤板(a2)、中固块(a3)、固定杆(a4)、接触轮(a5),所述弹力条(a1)安装于受挤板(a2)的内侧与固定杆(a4)之间,所述受挤板(a2)的内侧与固定杆(a4)的外侧活动卡合,所述中固块(a3)固定于接触轮(a5)的中部位置,所述固定杆(a4)嵌固于中固块(a3)的外表面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挤板(a2)包括连接架(a21)、抓力块(a22)、弹性环(a23)、板面(a24),所述连接架(a21)的底部与板面(a24)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抓力块(a22)的上表面与板面(a24)的底部嵌固连接,所述弹性环(a23)与抓力块(a22)为一体化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道式挖煤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面(a24)包括回弹片(b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周余
申请(专利权)人:侯周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