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远红外采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359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悬挂式远红外采暖系统,包括电动机、螺旋升降装置、传动轴和远红外辐射装置。在所述螺旋升降装置上端设置有驱动其的电动机,所述螺旋升降装置底端设置有所述传动轴,该传动轴上端与螺旋升降装置内部的丝杆固定连接,该传动轴底端与所述远红外辐射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调节远红外发热板的高度位置、打开角度和发射功率,使得加热无死角,让整个植株受到更加均匀且充足的远红外线辐射的加热。射的加热。射的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挂式远红外采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的采暖系统,具体的是一种悬挂式远红外采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国内设施农业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进入21世纪后,我国温室大棚已经发展到占全球50%的建设规模,但与设施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种植方式简易、粗放,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温室大棚冬季采暖主要依靠燃煤供暖。
[0003]温室大棚是一种主要用来作为反季节蔬菜种植使用的建筑物,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连栋温室大棚在冬季都需要加温,因此属于高耗能的农业生产方式。根据日本的相关测算,每生产 10kg的黄瓜要消耗5L柴油,生产总耗能的35%用于温室的加温,能耗费占温室生产费用的30%~40%。在我国,由于建棚材料隔热性能欠佳,大棚能耗还要高于日本的水平。长期以来,国内的温室大棚冬季采暖都使用燃煤的方式,但是,随着环保政策的趋严,燃煤锅炉逐步被取缔,迫使农户采用新的采暖方式,如烧油或者天然气,虽然能够保证大棚内的温度,但是成本太高,用户难以接受。采用新技术的地源热泵或者空气源热泵则面临地热资源分布不均、建设成本过高和技术不够成熟的困境,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下降至

10℃时,空气源热泵的采暖效果不佳。因此,降低我国温室大棚冬季采暖污染物排放和成本问题的需求非常迫切。
[0004]近年来,人们发现石墨化的碳材料具有通电后高效发射远红外线的特性,因此将其应用于温室大棚领域。专利CN203429332U公开了一种使用回纬碳纤维织物构成的纬纱,希望能够解决农业大棚大面积加热的需求。但是,使用回纬碳纤维织物构成的纬纱透光性能较差,大棚内部照明不能中断;此外,回纬碳纤维织物构成的纬纱可靠性较差,有一处断裂则会导致整个大棚加热性能下降。专利CN204031957U和CN111213526A分别公开了使用碳纤维和石墨烯电热板为温室大棚加热的技术,区别在于CN204031957U专利中的电热板处于植株上方的固定位置,而专利CN111213526A中的电热板可以在植株上方一定距离水平转动。固定电热板技术的缺陷在于只能对处于最外层的植株叶片和果实进行加热,无法调节,容易导致植株部分表面温度过高;而水平转动电热板的辐照范围虽然大于固定式电热板,但是对靠近地面或在中段开花结果的植株,加热促生长的效果有限;并且采用单电机控制一组多块发热板的方式会导致一块发热板出现问题的时候将全组发热板都停止工作,降低了系统可靠性和加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悬挂式远红外采暖系统,可以通过温度探测器反馈的数据,及时调节远红外发热板的高度位置、打开角度和发射功率,实现对植株充分辐射。
[0006]本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悬挂式远红外采暖系统,包括电动机、螺旋升降装置、传动轴和远红外辐射装置,在所述螺旋升降装置上端设置有驱动其的电动机,所述螺旋升降装置底端设置有所述传动轴,该传动轴上端与螺旋升降装置内部的丝杆固定连接,该传动轴底端与所述红外辐射组件连接,所述远红外辐射装置包括支撑杆、承托件、伸缩杆、推拉件、传动链条和远红外辐射板组件,所述承托件外侧等距设有多个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承托件上,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远红外辐射板组件,该远红外辐射板组件两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对应端的支撑杆上,所述推拉件设置在传动轴上,并且能够在传动轴上上下移动,所述传动链条一端固定在推拉件上,另一端与设置在传动轴上的小电机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连接,并且通过该小电机带动推拉件上下移动,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连接固定在所述推拉件上,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所述支撑杆上。
[0007]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0008]前述的远红外辐射板组件由两块远红外辐射板通过连接环连接在一起组成,使得聚拢或展开时软连接可以满足远红外辐射板组件的张开角度的变化。
[0009]前述的每块所述远红外辐射板共为三层夹心结构,包括远红外辐射层以及设置在远红外辐射层上下用于保护其的耐磨层。
[0010]前述的远红外辐射层采用、石墨烯、碳纳米管、可膨胀石墨和碳纤维等材料中一种或多种碳材料混合制成。
[0011]前述的在每个所述远红外辐射板上均设置有一个温度探测器,便于检测植株的表面温度。
[0012]前述的还包括分别与电动机、温度探测器、远红外辐射板、小电机连接的PLC控制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螺旋升降装置在电动机的驱动下,通过螺旋升降装置内的丝杆带动传动轴的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红外辐射装置转动并且上下移动,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使远红外线辐射到达不同位置和高度的植株表面,而且通过控制红外辐射组件张开的角度,使得加热无死角,让整个植株受到更加均匀且充足的远红外线辐射的加热作用,促进其生长,同时采用面状远红外辐射板作为热源,与常规化石燃料相比,远红外线采暖不但环保,不产生任何污染,而且相比空气源热泵等新型采暖设备具有初装成本低、使用成本低和工作环境温度范围宽等优点,而且由于空气对远红外线吸收系数很小,远红外线辐射热在空气中的损耗很少,绝大多数辐射能量可直达植株表面,使植株受热更加充足;
[0014]本技术采用plc控制器实现自动化运行,用户只需要调好作物生长需要的温度,便于操作者控制整个采暖系统的运转,该plc控制器采用西门子型号为6ES7322

1BL00

0AA0的控制器,同时该控制器还具有失效/报警功能,当检测到某块发热板发热/张角异常,或者上下电机不正常工作的时候,会立刻停止相应发热板的运作,其余发热板不受影响,同时发出报警声并显示出现故障的发热板编号,等待人工复位后再继续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部分设备发生故障导致全系统停止运行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红外辐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远红外辐射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电动机;2、螺旋升降装置;3、传动轴;4、支撑杆;5、铰链;6、承托件; 7、伸缩杆;8、温度探测器;9、推拉件;10、传动链条;11、控制器;12、传动齿轮;13、远红外辐射板;14、连接环;15、固定件;131、耐磨层;132、远红外辐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远红外采暖系统,结构如图1

3所示,包括电动机1、螺旋升降装置2、传动轴3、远红外辐射装置和控制器11,在螺旋升降装置2上端设置有驱动其的电动机1,螺旋升降装置2底端设置有传动轴3,该传动轴上端与螺旋升降装置内部的丝杆固定连接,该传动轴底端与红外辐射组件连接,远红外辐射装置包括支撑杆4、承托件6、伸缩杆7、推拉件9、传动链条10和远红外辐射板组件,承托件外侧等距设有4个支撑杆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远红外采暖系统,包括电动机、螺旋升降装置、传动轴和远红外辐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螺旋升降装置上端设置有驱动其的电动机,所述螺旋升降装置底端设置有所述传动轴,该传动轴上端与螺旋升降装置内部的丝杆固定连接,该传动轴底端与所述红外辐射装置连接,所述远红外辐射装置包括支撑杆、承托件、伸缩杆、推拉件、传动链条和远红外辐射板组件,所述承托件外侧等距设有多个支撑杆,该支撑杆的一端连接的固定在承托件上,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设置有红外辐射板组件,该远红外辐射板组件两侧通过固定件固定在对应端的支撑杆上,所述推拉件设置在传动轴上,并且能够在传动轴上上下移动,所述传动链条一端固定在推拉件上,另一端与设置在传动轴上的小电机输出轴上的传动齿轮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盛杰李建稳曾培源沈健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源昌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