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碰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3559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改造防护措施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碰撞装置,包括基座和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基座之间连接有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缓冲板连接有第一伸缩部件和第二伸缩部件,所述第一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缓冲板,另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缓冲板,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接杆;所述基座连接有第三伸缩部件和第四伸缩部件,所述第三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基座,另一端铰接于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四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基座,另一端铰接于第四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电梯厢体发生坠落时,电梯厢体内人员的安全。电梯厢体内人员的安全。电梯厢体内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碰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改造防护措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碰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仍然有不少六、七层甚至高于七层的住宅没有安装电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既有住宅加装电梯越来越引起民众尤其是居住在无电梯楼房中的中老年居民的关注,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0003]针对很多的既有建筑并没有安装电梯,这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的需要,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推进,在没有电梯的老房子中,老年人的行动极其的不方便,我国正在进行老房子加装电梯的改造。那么为了保证加装电梯的安全,设计防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碰撞装置在一旦发生坠落灾害时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碰撞装置,以保证电梯厢体发生坠落时,电梯厢体内人员的安全。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防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碰撞装置,包括基座和平行于基座并用于抵接电梯厢体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基座之间连接有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
[0006]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首尾相铰接构成菱形,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顶点端铰接于缓冲板,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顶点端铰接于基座;
[0007]所述缓冲板连接有第一伸缩部件和第二伸缩部件,所述第一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缓冲板,另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缓冲板,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接杆;
[0008]所述基座连接有第三伸缩部件和第四伸缩部件,所述第三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基座,另一端铰接于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四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基座,另一端铰接于第四连接杆。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伸缩部件、所述第二伸缩部件、所述第三伸缩部件和所述第四伸缩部件均为液压缓冲器。
[0010]进一步,所述缓冲板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层。
[0011]进一步,所述缓冲层为橡胶层。
[0012]进一步,所述缓冲板的四个角落和基座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上套接有缓冲件。
[0013]进一步,所述缓冲件为压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电梯厢体发生坠落危险时,电梯厢体向靠近基座的
方向坠落,首先电梯厢体冲击缓冲板,进而缓冲板向靠近基座的方向运动收缩,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因相互铰接发生变形,并使得电梯厢体的动能转化为第一伸缩部件、第二伸缩部件、第三伸缩部件和第四伸缩部件的弹性势能,进而缓解电梯厢体的冲击力,避免强烈的震荡,保障电梯厢体内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基座;11、第一连接杆;12、第二连接杆;13、第三连接杆; 14、第四连接杆;2、缓冲板;21、第一伸缩部件;22、第二伸缩部件;23、第三伸缩部件;24、第四伸缩部件;3、电梯厢体;4、缓冲层;5、伸缩杆;6、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0020]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2]一种防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碰撞装置,参见图1,包括基座1和平行于基座1并用于抵接电梯厢体3的缓冲板2,所述缓冲板2和所述基座1之间连接有的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三连接杆13和第四连接杆14;
[0023]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三连接杆13和第四连接杆14首尾相铰接构成菱形,且第一连接杆11和第二连接杆12的顶点端铰接于缓冲板2,第三连接杆13和第四连接杆14的顶点端铰接于基座1;
[0024]所述缓冲板2连接有第一伸缩部件21和第二伸缩部件22,所述第一伸缩部件21的一端铰接于缓冲板2,另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二伸缩部件22的一端铰接于缓冲板2,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接杆12;
[0025]所述基座1连接有第三伸缩部件23和第四伸缩部件24,所述第三伸缩部件23的一端铰接于基座1,另一端铰接于第三连接杆13,所述第四伸缩部件 24的一端铰接于基座1,另一端铰接于第四连接杆14。
[0026]当电梯厢体3发生坠落危险时,电梯厢体3向靠近基座1的方向坠落,首先电梯厢体3冲击缓冲板2,进而缓冲板2向靠近基座1的方向运动收缩,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第三连接杆13和第四连接杆14因相互铰接发生变形,并使得电梯厢体3的动能转化为第一伸缩部件21、第二伸缩部件22、第三伸缩部件23和第四伸缩部件24的弹性势能,进而缓解电梯厢体3的冲击力,避免强烈的震荡,保障电梯厢体3内人员的安全。
[0027]具体的,所述第一伸缩部件21、所述第二伸缩部件22、所述第三伸缩部件 23和所述第四伸缩部件24均为液压缓冲器。液压缓冲器依靠液压阻尼对作用在其上的物体进行缓冲减速至停止,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0028]具体的,所述缓冲板2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层4。缓冲层4利于减小缓冲板2 与电梯厢体3之间的磨损。
[0029]具体的,所述缓冲层4为橡胶层。橡胶层韧性高、耐磨、弹性足。
[0030]具体的,所述缓冲板2的四个角落和基座1之间连接有伸缩杆5,所述伸缩杆5上套接有缓冲件6。缓冲件6的设置,利于进一步降低电梯厢体3的冲击力。
[0031]具体的,所述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加装电梯与既有建筑碰撞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基座和平行于基座并用于抵接电梯厢体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和所述基座之间连接有的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首尾相铰接构成菱形,且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顶点端铰接于缓冲板,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的顶点端铰接于基座;所述缓冲板连接有第一伸缩部件和第二伸缩部件,所述第一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缓冲板,另一端铰接于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缓冲板,另一端铰接于第二连接杆;所述基座连接有第三伸缩部件和第四伸缩部件,所述第三伸缩部件的一端铰接于基座,另一端铰接于第三连接杆,所述第四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华彩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