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312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能够向相对配置于上方的传热管和相对配置于下方的传热管均匀地分配气液2相制冷剂,且与以往的热交换器相比小型化。热交换器(1)包括分配部(10)和相对于分配部并联连接的第一传热管(3a)及第二传热管(3b)。第一导热管配置于比第二导热管靠上方的位置。第一传热管具有第一内周面(30a)和相对于第一内周面凹陷且在传热管的周向上排列配置的至少1个第一槽部(31a)。第二传热管具有第二内周面(30b)和相对于第二内周面凹陷且沿周向排列配置的至少1个第二槽部(31b)。第一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比第二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小。失比第二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小。失比第二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8

059673号公报中,公开了在与分配部连接的流入配管以及流出配管设置有流量调整部件的热交换器。流量调整部件对流入配管以及流出配管的各流量进行调整,向相对地配置于上方的传热管以及相对地配置于下方的传热管均匀地分配气液2相制冷剂。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

0596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然而,上述热交换器除了分配部、传热管以及翅片等之外还具备流路调整部件,因此与不具备流路调整部件的热交换器相比大型化。另外,上述热交换器的制造成本比不具备流路调整部件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成本高。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能够向相对地配置于上方的传热管和相对地配置于下方的传热管均匀地分配气液2相制冷剂,且与以往的热交换器相比小型化。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循环装置具备分配部和相对于分配部并联连接的第一传热管以及第二传热管。第一传热管配置于比第二传热管靠上方的位置,第一传热管具有第一内周面和相对于第一内周面凹陷且在传热管的周向上排列配置的至少1个第一槽部。第二传热管具有第二内周面和相对于第二内周面凹陷且在周向上排列配置的至少1个第二槽部。第一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比第二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小。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及制冷循环装置,能够向相对地配置于上方的传热管和相对地配置于下方的传热管均匀地分配气液2相制冷剂,且与以往的热交换器相比小型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的图。
[0014]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热交换器的图。
[0015]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第一传热管的剖视图。
[0016]图4是表示图2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第二传热管的剖视图。
[0017]图5是表示图2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第三传热管的剖视图。
[0018]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第一传热管的剖视图。
[0019]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热交换器的第二传热管的剖视图。
[0020]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的第一传热管的剖视图。
[0021]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热交换器的第二传热管的剖视图。
[0022]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的第一传热管的剖视图。
[0023]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热交换器的第二传热管的剖视图。
[0024]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热交换器的图。
[0025]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热交换器的图。
[0026]图14是表示图13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第一传热管的剖视图。
[0027]图15是表示图13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第二传热管的剖视图。
[0028]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热交换器的第一传热管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0029]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热交换器的第二传热管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对图中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原则上不重复其说明。
[0031]实施方式1
[0032]<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
[0033]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1的制冷循环装置100具备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101、作为流路切换部的四通阀102、减压部103、第一热交换器1以及第二热交换器11。制冷循环装置100还具备向第一热交换器1送风的第一风扇104和向第二热交换器11送风的第二风扇105。
[0034]压缩机101具有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口和吸入制冷剂的吸入口。减压部103例如是膨胀阀。减压部103与第一热交换器1的第三流入流出部5连接。
[0035]四通阀102具有:第一开口部P1,其经由排出配管与压缩机101的排出口连接;第二开口部P2,其经由吸入配管与压缩机101的吸入口连接;第三开口部P3,其与第一热交换器1的第一流入流出部6a及第二流入流出部6b连接;以及第四开口部P4,其与第二热交换器11连接。四通阀102设置成切换第一热交换器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且第二热交换器1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第一状态和第二热交换器11作为冷凝器发挥作用且第一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第二状态。此外,图1所示的实线的箭头表示制冷循环装置100处于上述第一状态时的在上述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通方向。图1所示的虚线的箭头表示制冷循环装置100处于上述第二状态时的在上述制冷剂回路中循环的制冷剂的流通方向。
[0036]<第一热交换器的结构>
[0037]如图2所示,第一热交换器1例如主要具备多个翅片2、多个第一传热管3a、多个第二传热管3b及多个第三传热管4、分配部10。第一热交换器1设置成朝向沿着多个翅片2的方向流动的气体与在多个第一传热管3a、多个第二传热管3b以及多个第三传热管4的内部流动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多个第一传热管3a、多个第二传热管3b以及多个第三传热管4分别相互平行地配置。
[0038]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传热管3a分别配置在比多个第二传热管3b各自靠上方的位置。在此,多个第一传热管3a分别配置在比多个第二传热管3b各自靠上方的位置是指,在第一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上述第二状态下,在各第一传热管3a中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口配置在比在各第二传热管3b中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口靠上方的位置。
[0039]多个第二传热管3b例如分别配置在比多个第三传热管4各自靠上方的位置。在此,多个第二传热管3b分别配置在比多个第三传热管4各自靠上方的位置是指,在第一热交换器1作为蒸发器发挥作用的上述第二状态下,在各第二传热管3b中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口配置在比在各第三传热管4中供制冷剂流入的流入口靠上方的位置。
[0040]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传热管3a经由第一连接部21a相互串联连接。多个第二传热管3b经由第二连接部21b相互串联连接。多个第三传热管4经由第三连接部22相互串联连接。
[0041]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传热管3a经由第四连接部23a与分配部10串联连接。多个第二传热管3b经由第五连接部23b与分配部10串联连接。多个第三传热管4经由第六连接部24与分配部10串联连接。第一连接部21a、第二连接部21b、第三连接部22、第四连接部23a、第五连接部23b以及第六连接部24分别构成为将2个流入流出口串联连接的连接管。此外,在图2中,实线所示的第一连接部21a、第二连接部21b以及第三连接部22与多个传热管3、4的各一端连接,虚线所示的第一连接部21a、第二连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热交换器,其中,该热交换器具备:分配部;以及第一传热管以及第二传热管,相对于所述分配部并联连接,所述第一传热管配置在比所述第二传热管靠上方的位置,所述第一传热管具有第一内周面和相对于所述第一内周面凹陷且在所述第一传热管的周向上排列配置的至少1个第一槽部,所述第二传热管具有第二内周面和相对于所述第二内周面凹陷且在所述第二传热管的周向上排列配置的至少1个第二槽部,所述第一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比所述第二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关于所述至少1个第一槽部和所述至少1个第二槽部的条数、深度、导程角和所述第一传热管以及所述第二传热管的管壁厚中的至少任一个,所述至少1个第一槽部的条数、深度、导程角和所述第一传热管的管壁厚中的至少任一个比所述至少1个第二槽部的条数、深度、导程角和所述第二传热管的管壁厚中的至少任一个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该热交换器还具备经由所述分配部与所述第一传热管以及所述第二传热管串联连接的第三传热管,所述第一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比所述第二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小,且比所述第三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第三传热管构成为圆管,所述第三传热管具有第三内周面和相对于所述第三内周面凹陷且在所述第三传热管的周向上排列配置的至少1个第三槽部,关于所述至少1个第一槽部和所述至少1个第三槽部的条数、深度、导程角和所述第一传热管以及所述第三传热管的管壁厚中的至少任一个,所述至少1个第一槽部的条数、深度、导程角和所述第一传热管的管壁厚中的至少任一个比所述至少1个第三槽部的条数、深度、导程角和所述第三传热管的管壁厚中的至少任一个大。5.一种热交换器,其中,该热交换器具备:分配部;以及多个传热管,相对于所述分配部并联连接,所述多个传热管包括第一传热管和配置在比所述第一传热管靠下方的位置的第二传热管,所述第一传热管和所述第二传热管构成为扁平管,所述第一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比所述第二传热管的管内压力损失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
在所述第一传热管和所述第二传热管的内部设置有至少1个孔,关于所述第一传热管以及所述第二传热管的孔数和管壁厚中的至少任一个,所述第一传热管小于所述第二传热管。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谷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