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D+R在存储区域指示器中记录和搜索最后数据地址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2882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项发明专利技术涉及DVD+R的地址存储方法,它包括以下各步骤:a)在多个分片中,如果有一个分片中存储的数据超过640ECC,将多个分片分别虚拟分割为多个区间后,赋予一系列序号的步骤;b)提取出与上述每个分片中存储的数据的最后地址相对应的一系列序号的步骤;c)按照分片顺序,将所提取出的一系列序号进行排列,并将其制作成射频(RF)模式的步骤;d)将上述射频模式存储入存储区域指示器(RAI)的相关位置内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项专利技术涉及DVD+R在存储区域指示器中存储和搜索最后数据地址的方法。例如,在DVD+R光盘中,能够有效利用存储区域指示器(Recorded Area Indicator,以下简称RAI)区域,快速有效搜索和存储的最后存储地址的方法。
技术介绍
光盘的Ox30000是存储数据的光盘外圈区域,上述区域被分为640ECC(640*16*2k=20480k=20MB),在上述640ECC内,即使一个ECC存储一点RF,进入内圈和存储存储区域指示器的区域内存储4个扇区。同时,重新识别该光盘时,便从存储区域指示器中查找存在RF的位置,上述RF的长度从存储区域指示器开始部分计算,实际上,在确认了指向数据区域的哪一部分后,到该部分扫描640ECC,并找出最后存储地址。这样找出的最后存储地址便被作为接下来存储的开始位置使用。在现存方法中,存储区域指示器如果仅是从640ECC中查找出是否存在RF,也必须对所有640ECC进行扫描。一次对640ECC进行扫描比较麻烦,所以要分多次多区间进行扫描。在这种情况下,查找最后存储地址便需要很多时间。因为存在多个分片(2-16),在各分片没有关闭的状态下,如果对所有分片进行识别,并提交给主机,便需要很多时间。同时,在640ECC的大区间内,便需要进行大量的伺服。
技术实现思路
本项专利技术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存储方法和搜索方法不在存储区域指示器内存储无意义的射频(RF),而是存储反映数据区域状态的特定模式RF,光盘对最终存储区域进行搜索时,能够减少搜索时间,并能够迅速进行搜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项专利技术的DVD+R的地址存储方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骤,在多个分片中,如果有一个分片中存储的数据超过640ECC,将多个分片分别虚拟分割为多个区间后,赋予一系列序号;第二步骤,提取出与上述每个分片中存储的数据的最后地址相对应的一系列序号;第三步骤,按照分片顺序,将所提取出的一系列序号进行排列,并将其制作成射频(RF)模式;第四步骤,将上述射频模式存储入存储区域指示器(RAI)的相关位置内。在本项专利技术中,上述各分片最好被分割为9个区间。在本项专利技术中,上述9个区间最好被赋予3T-11T等一系列序号。在本项专利技术中,被提取出的一系列序号最好按照分片的个数反复进行排列。本项专利技术的DVD+R地址搜索方法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对存储区域指示器进行扫描,提取出最后存储数据的区域所属的640ECC区域的第一步骤;对上述存储区域指示器进行扫描时,同时提取出射频模式,并按照分片数量搜索反复模式的第二步骤;在上述被提取出的模式中,反复模式的一个周期如果以T来计算,便查找出最大值模式的第三步骤;对上述模式进行分析,判断各分片的最后存储区域属于多个区间内哪一个区间的第四步骤;在搜索区间中只搜索一个,提取出最后存储区域的第五步骤。综上所述,本项专利技术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专利技术,其效果在于在RF中加入一定的模式,上述模式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光盘各分片的最后存储区域状态,通过该模式,能够大幅度缩短查找最后存储区域所需要的时间,并能够降低主机识别光盘和主机查找需要存储的下一个地下所需要的时间。这样,便能够影响到整体存储时间,因为扫描时间更短,所以便能够减少不必要的伺服,从而减少因大量伺服所造成的不稳定因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DVD+R在存储区域指示器中存储最后数据地址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从各分片中提取T数值方法的示意图;图3是本项专利技术的DVD+R在存储区域指示器中存储最后数据地址另一方法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DVD+R在存储区域指示器中搜索最后数据地址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存储区间的缩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项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下面的附图中对各个构成部分都加入了相对应的数字符号,对于同一个构成部分来说,在不同的附图中可能会使用同一个数字符号,在不影响本项专利技术主要意思的前提下,对于众所周知的功能和构成便不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DVD+R在存储区域指示器中存储最后数据地址方法的流程图。步骤S101是判断现在分片内是否存储超过640ECC的过程。在DVD+R中,当存在区域(session)时,上述区域(session)内的分片存储数据时,如果以640ECC为单位存储数据,DVD+R内圈存在的存储区域指示器便存储该内容。因此,便需要判断是否有新数据加入的过程。步骤S102是将上述各分片分别分成9个区间的过程。区域(session)内存在用户数据区域被分割为多个分片,上述各分片又被分割为大小相同的9个区间。上述步骤通过图2进行详细说明。在DVD+R中,根据数据的大小,虽然能够存在多个区域(session),但在图2中,只举其中一个区域(session)进行说明。其它多个区域(session)也同样适用于本专利技术,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下面参照图2对本步骤进行说明。现在在一个区域(session)内存在1~M一共M个分片。在M个分片中,将第二个分片分割为大小相同的9个区间。上述各区间分别被赋予1-9的序号,各区间内分别存在3T-11T的一系列序号。如果将其分割为比9更少或者更多个区间也可以。在本项专利技术中,是将其分割为9个区间。同时,上述各区间的大小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但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它们被分割为相同大小。步骤S103是提取中存在最后存储区域区间的T的过程。如图2所示,现在分片内存储的数据的最后地址为第4个分割部分,即具有系列序号中6T序号的区间。从第二个分片中提取出的T数值被设定为6T。这种提取T值的方法在所有分片中都相同。并且在所有区域(session)中也是相同的。上述T的长度便成为了显示各分片存储在哪里的数值。步骤S104为按照分片数提出取T后,将提取出的T汇总,并形成RF模式的过程。提取出各分片最后存储区域所属区间的T值后,将其按照分片的顺序进行排列。按照上述顺序进行排列的数值被定义为’一个周期’,一个RF模式具有’一个周期’按分片数量进行反复的数值。例如,一个区域(session)中如果存在4个分片,假设从第一个分片中提取出的T值为3T,从第二个分片中提取的T值为4T,从第三个分片中提取的T值为5T,从第四个分片中提取的T值为6T,按照该分片顺序进行排列的话便具有3T,4T,5T,6T的’一个周期’,这种周期按照分片的数量进行反复,所以整体RF模式便是3T,4T,5T,6T(1周期),3T,4T,5T,6T(2周期),3T,4T,5T,6T(3周期),3T,4T,5T,6T(4周期),总计有16个T反复。步骤S105是将所生成的RF模式存入存储区域指示器相应部分的过程。其大小的4个扇区。即,在上述步骤中,各分片存储640ECC,当存入存储区域指示器内时,将各分片的T值进行排列,并将RF以该模式进行存储。以上,在依据本专利技术的DVD+R中,虽然对存储区域指示器内存入最后数据地址的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为了有助于更好的理解,下面将通过另一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图3a至图3c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DVD+R在存储区域指示器内存储最后数据地址的方法流程图。图3a是存储新数据前分片结构显示图。现在一共存在3个分片,各分片分别为分割为9个区间。在存储新数据前,第一个分片的最后存储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将最后数据地址记录至存储区域指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骤,在多个分片中,如果有一个分片中存储的数据超过640ECC,将多个分片分别虚拟分割为多个区间后,赋予一系列序号;第二步骤,提取出与上述每个分片中存储的数据的最后地址相对应的一系列序号;第三步骤,按照分片顺序,将所提取出的一系列序号进行排列,并将其制作成射频模式;第四步骤,将上述射频模式存储入存储区域指示器的相关位置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将最后数据地址记录至存储区域指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骤,在多个分片中,如果有一个分片中存储的数据超过640ECC,将多个分片分别虚拟分割为多个区间后,赋予一系列序号;第二步骤,提取出与上述每个分片中存储的数据的最后地址相对应的一系列序号;第三步骤,按照分片顺序,将所提取出的一系列序号进行排列,并将其制作成射频模式;第四步骤,将上述射频模式存储入存储区域指示器的相关位置内。2.如权利要求项1所述将最后数据地址记录至存储区域指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分片被分割为9个区间。3.如权利要求项2所述的将最后数据地址存入存储区域指示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9个区间被赋予3T-11T等一系列序号。4.如权利要求项1所述的将最后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奇正姜东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