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2827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盖帽组件和导电胶,壳体具有单向开口并带电,盖帽组件机械压接在壳体的单向开口处,电极组件容纳在壳体的内部,电极组件与壳体底部通过导电胶电连接,盖帽组件包括顶盖板和极柱组件,顶盖板上开设有极柱引出孔,极柱组件由端子板、极柱、上绝缘件和下绝缘件组成,端子板设置在顶盖板的一侧并覆盖极柱引出孔,端子板与顶盖板之间通过上绝缘件密封绝缘,极柱与顶盖板通过下绝缘件密封绝缘,极柱与电极组件通过导电胶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上述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降低重量,提高能量密度,降低制造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优点。现降本增效的优点。现降本增效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几年,中国的动力锂电池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在国家科技项目的重点支持下,中国动力锂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究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也促成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乃至世界广泛推广,但是要完全替代燃油汽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汽车的行驶里程少,电池包成本高,电池包的可靠性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基于上述的问题,对电动车的核心零件动力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动力电池达到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等。
[0003]目前,大圆柱电池外壳包括壳体和正负极盖帽组件,其中,外壳提供一个密闭的空间容纳电芯及电解液,电芯的电能通过盖帽组件的正负极极柱从密闭空间内引出到密闭空间外;现有的盖帽组件中,顶盖板为金属板并且开设通孔,极柱分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且都有一套极柱组件(包含上、下绝缘件、端子板、极柱及密封圈),通过焊接分别将正负极极耳与正负极汇流片连接,然后正负极汇流片再分别与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电极组件、盖帽组件和导电胶,所述壳体具有单向开口并带电,所述盖帽组件机械压接在所述壳体的单向开口处,所述电极组件容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所述电极组件与壳体底部通过导电胶电连接,所述盖帽组件包括顶盖板和极柱组件,所述顶盖板覆盖在所述壳体的单向开口上,所述顶盖板上开设有极柱引出孔,所述的极柱组件由端子板、极柱、上绝缘件和下绝缘件组成,所述端子板设置在所述顶盖板的一侧并覆盖极柱引出孔,所述端子板与所述顶盖板之间通过上绝缘件密封绝缘,所述极柱与所述顶盖板通过下绝缘件密封绝缘,所述极柱与所述电极组件通过导电胶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带正电,所述极柱与所述负极极耳通过导电胶电连接,所述正极极耳与所述壳体底部通过导电胶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带负电,所述极柱与所述正极极耳通过导电胶电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所述壳体底部通过导电胶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压接部分包括顶盖板压接部和壳体压接部,顶盖板压接部通过辊压紧密贴合在壳体压接部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压接部的形状为回形,所述壳体压接部的形状为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壳体压接部设置在壳体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圆柱锂离子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昌权许飞杲绍芒赵红娟杨随团席鹏飞李海龙郭强马红涛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多氟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