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流控制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2814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流控制润滑系统,涉及柴油机润滑系统技术领域。它包括机油泵组件、滤清器组件、增压器组件、机油冷却器、机油分配块和节温器,机油泵组件分别与柴油机油底壳和供油管相连通,供油管分别与机油冷却器和节温器相连通,机油冷却器和节温器分别通过管路与机油分配块相连通,机油分配块通过管路分别与滤清器组件、增压器组件、主油道和活塞冷却喷嘴相连通,通过设置有节温器,能够节省冷却水量,节温器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油温,使汇合后的油温达到使用状态的最佳值,多条油路在机油分配块的协调处理下能够实现按需分配,并且保持压力稳定,在满足柴油机正常运转需求的基础上,有效降低机油的消耗量。有效降低机油的消耗量。有效降低机油的消耗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流控制润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柴油机润滑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节流控制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柴油机润滑系统在柴油机的运转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柴油机工作时,大部分传动零件都是在很小的间隙下作高速相对运动的,如曲轴主轴颈与主轴承,曲柄销与连杆轴承,凸轮轴颈与凸轮轴轴承,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面,配气机构各运动副及传动齿轮副等。这些零件的工作表面在运动时,会产生强烈的摩擦,这样不仅会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损耗,加速零件工作表面的磨损,而且还可能由于摩擦产生的热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所以为了保证柴油机的正常工作,必须设法尽量减少机件表面的摩擦。减小摩擦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运转机件的摩擦表面之间加入足够的润滑油,并使之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厚度的油膜,将两个摩擦表面隔开,使金属之间不直接接触,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摩擦损失。
[0003]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传统的柴油机润滑系统主要为压力润滑方式,齿轮式机油泵从柴油机油底壳经吸油管吸入机油,加压后通过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进入主油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流控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油泵组件、滤清器组件、增压器组件、机油冷却器(5)、机油分配块(6)和节温器(17),其中:所述机油泵组件分别与柴油机油底壳和供油管(4)相连通,所述供油管(4)分别与所述机油冷却器(5)和所述节温器(17)相连通,所述机油冷却器(5)和所述节温器(17)分别通过管路与所述机油分配块(6)相连通,所述机油分配块(6)通过管路分别与所述滤清器组件、所述增压器组件、主油道(10)和活塞冷却喷嘴(12)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控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泵组件包括滤网(1)、吸油管(2)、机油泵(3)和减压阀(15),所述吸油管(2)的一端与所述滤网(1)相连接并且位于所述柴油机油底壳的底部,所述吸油管(2)的另一端与所述机油泵(3)相连通,所述机油泵(3)与所述供油管(4)相连通,所述减压阀(15)安装在所述机油泵(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控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滤清器头部(7)和全流式滤清器(8),所述全流式滤清器(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全流式滤清器(8)并排设置,所述机油分配块(6)与每个所述全流式滤清器(8)均通过一条引流管路和一条回流管路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流控制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器组件还包括滤清器旁通阀(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王增法苏丹张祥臣吴亚龙石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