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芍药切花无土栽培种植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805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芍药切花无土栽培种植槽,包括槽体、种植盆体及清洗机构,槽体内水平设有支撑板,槽体上开设有出水孔;种植盆体放置在支撑板上,其侧壁上开设有透水孔及穿孔,位置相对的两个穿孔内共同且可拆卸穿设有弹性带;种植盆体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清洗机构设置在槽体内,包括清洗刷及驱动机构,清洗刷位于支撑板的下方并与槽体的底壁抵接;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清洗刷固接,用于驱动清洗刷沿槽体的底壁做往复运动。该芍药切花无土栽培种植槽,不需要将芍药植株拔出即可更换基质,同时还能对芍药植株的根系起到保护作用,减少基质更换过程对根系的损伤,清洗机构还能有效对种植槽底部堆积的杂物进行清理。物进行清理。物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芍药切花无土栽培种植槽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栽培设备
,具体公开一种芍药切花无土栽培种植槽。

技术介绍

[0002]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别名别离草、花中宰相,毛茛目芍药科芍药属。芍药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cm。
[0003]目前芍药栽培多以露地为主,花期5

6月,难以满足其他季节用花需求,且室外地栽容易引发芍药土传病害,芍药花的品质受到影响。芍药在盆体或槽体内栽培时需要加入栽培基质,但栽培一段时间后某些病原微生物会大量积累在基质中,植株根系分泌物、根系脱落物、烂根等也会对植株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且长期种植还会导致无土栽培基质的物理性状变差、基质结构变劣,因此需要对栽培基质进行更换。
[0004]现有的芍药栽培装置需要将栽培的芍药拔出后再将基质倒出,这种直接拔出的方式容易导致芍药根系受损,重新栽种后使得芍药根系的恢复及适应时间延长,影响芍药植株的正常生长,且将芍药拔出再倒出基质的方式较为麻烦,当芍药植株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芍药切花无土栽培种植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100),其内部水平且间隔设有若干支撑板(101),所述槽体(100)上开设有出水孔;种植盆体(200),其放置在所述支撑板(101)上,所述种植盆体(200)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水孔(201)及偶数个穿孔(202),位置相对的两个所述穿孔(202)内共同且可拆卸穿设有弹性带(203);所述种植盆体(200)的底壁上开设有通孔;及清洗机构,设置在所述槽体(100)内,其包括:清洗刷(301),其位于所述支撑板(101)的下方,并与所述槽体(100)的底壁抵接;及驱动机构,其输出端与所述清洗刷(301)固接,用于驱动所述清洗刷(301)沿所述槽体(100)的底壁做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切花无土栽培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带(203)的两端均设有螺栓(204),所述螺栓(204)贯穿相邻位置的所述穿孔(202)设置,且所述螺栓(204)位于所述种植盆体(200)外部的端部螺接有螺帽(2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芍药切花无土栽培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00)的一侧壁为中空结构,所述中空结构朝向所述种植盆体(200)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清洗刷(301)运动轨迹相同的穿槽,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杆(303),水平固设在所述中空结构内;方型框(304),其位置相对的两侧杆共同滑接在所述固定杆(303)上;内齿圈(305),位于所述方型框(304)内,且与所述方型框(304)滑动连接,所述内齿圈(305)为方型结构,所述内齿圈(305)朝向所述种植盆体(200)的一侧贯穿设有所述清洗刷(301),所述内齿圈(305)的顶端固设有滑块(302),所述滑块(302)的顶端活动贯穿所述方型框(304)设置,且所述滑块(302)的顶端且朝向所述槽体(100)外部的一侧可转动固设有滚珠(3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健蔡鲲鹏马莉娟陆娟杜召凤张瑞娥张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