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束水冲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274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束水冲砂方法,所述立式双向旋转闸门包括依次设置有进口段、闸室段和冲砂段的冲砂流道,位于闸室段内的闸门单元,其包括转铰机构、支撑架和挡水面板,所述束水冲砂方法包括:当水流量较大时,将挡水面板转移至闸室段的挡墙内,使水流同时经过全部冲砂槽;当水流量较小时,调整两扇挡水面板之间过流通道的开度和位置,使水流对冲砂槽进行分次冲砂,每次冲砂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冲砂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根据过流量调节闸门的位置和开合角度,从而达到减小过流断面、提高水流速度、扰动河床泥沙的目的,使水流按照预定路径将泥沙冲至下游,实现束流冲砂、恢复库容的目的。恢复库容的目的。恢复库容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采用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束水冲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束水冲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的许多河流,特别是西北、华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含沙量非常高,当修建水库或者拦河坝时,会进一步降低水流速度,导致泥沙等悬浮物质沉积到河床形成淤积,由此对水库库容、生态环境、航运以及水库安全性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目前多采用汛期腾空库容,降低水库水平面,此时水流对主槽形成冲刷,对水库的淤积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效果不明显。引水工程及水电站的进口处经常需要布置沉砂池,沉砂池需要定期的冲砂。对于较大规模的沉沙池,往往布置多扇平面闸门或者弧形闸门,投资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束水冲砂方法,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采用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束水冲砂方法,所述立式双向旋转闸门包括:冲砂流道,具有底面和设置在其两侧的挡墙,包括依次设置的进口段、闸室段和冲砂段,所述闸室段的挡墙为对称设置的同心弧形结构,所述冲砂段内设置有多个冲砂槽;闸门单元,位于闸室段内,包括转铰机构,设置在闸室段的底面圆心处,具有与冲砂流道底面相垂直的转轴;支撑架,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均与所述转轴相连;挡水面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支撑架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挡水面板为等径设置的弧形面板,两个挡水面板与闸室段的挡墙间距相等;驱动单元,与所述闸门单元相连,用于改变挡水面板的位置;所述束水冲砂方法包括:当水流量较大时,将挡水面板转移至闸室段的挡墙内,使水流同时经过全部冲砂槽;当水流量较小时,调整两扇挡水面板之间过流通道的开度和位置,使水流对冲砂槽进行分次冲砂,每次冲砂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冲砂槽。
[0004]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承轮,所述支承轮下方的冲砂流道底面上对应设置有预埋轨道。
[0005]所述支承轮和预埋轨道均靠近挡水面板一侧设置,所述挡水面板的底部设置有L形水封,所述L形水封的另一端与预埋轨道相贴合。
[0006]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浮箱,所述浮箱靠近挡水面板一侧设置。
[0007]所述驱动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挡墙外侧的液压启闭机,所述液压启闭机的活塞杆延
伸至闸室段内与支撑架相连。
[0008]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挡墙外侧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上设置的齿轮与挡水面板外侧设置的齿条相互啮合。
[0009]所述冲砂槽由设置在冲砂段内的导墙分隔而成。
[0010]所述进口段与闸室段相连处为缩口结构,所述冲砂段与闸室段相连处为扩口形的燕尾结构。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用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束水冲砂方法,通过设置立式双向旋转闸门,并将闸门下游的流道分隔为多个冲砂槽,根据过流量调节闸门的位置和开合角度,从而达到减小过流断面、提高水流速度、扰动河床泥沙的目的,使水流按照预定路径将泥沙冲至下游,实现束流冲砂、恢复库容的目的,从而降低泥沙沉积对水库库容、生态环境、航运以及水库安全性等产生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

A向示意图一。
[0014]图3是图2的B部放大图。
[0015]图4是图1的A

A向示意图二。
[0016]图5是图4的C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工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采用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束水冲砂方法,使用如图1

5所示的立式双向旋转闸门,其通常由冲砂流道1、闸门单元和驱动机构组成。
[0019]上述冲砂流道1包括混凝土结构的底面和两侧挡墙,依次分为进口段、闸室段和冲砂段。其中,闸室段的挡墙为对称设置的同心弧形结构,受闸门规模的限制,其直径应在满足冲砂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小,因此,进口段与闸室段相连处多为缩口结构,而冲砂段与闸室段相连处则为扩口形的燕尾结构,且通常砌有导墙101,将冲砂段分为多个冲砂槽102,用以引导水流在对应的冲砂槽102中流动。
[0020]闸门单元位于闸室段内,包括转铰机构210、支撑架220和挡水面板230。上述转铰机构210通常为一个,其上可仅安装一个支撑架220和一个挡水面板230,也可如本实施例所述的在其上同时安装两套支撑架220和挡水面板230。具体地,上述转铰机构210主要由转铰埋件211、转轴212和连接件213组成,转铰埋件211位于闸室段的底面圆心处,其上安装的转轴212垂直于冲砂流道底面,转轴212上安装有两个连接件213,每个连接件213连接一个支撑架220。上述支撑架220均为钢制空间网架结构,长度小于闸室段的半径,挡水面板230即安装在支撑架220的另一端。为了减轻支撑架220的荷重,使支撑架220能够较为轻松地转动,在支撑架220的底部安装有4

10个支承轮221,支承轮221靠近挡水面板230一侧设置,且支承轮221下方的冲砂流道底面上对应安装有预埋轨道222。进一步地,支撑架220上还安装
有中空结构的浮箱223,该浮箱223也靠近挡水面板230一侧设置。两个挡水面板230为等径设置的弧形面板,通常情况下,两者的大小、形状相同,且与闸室段的挡墙间距相等(间隔距离为100mm为宜)。此外,挡水面板230的底部安装有橡胶材质的L形水封231,该L形水封231的另一端与预埋轨道222相贴合,起到挡水作用。
[0021]驱动单元与闸门单元相连,用于改变挡水面板230的位置,从而改变闸室段和冲砂段之间过流通道的位置和开度,通过束窄过流断面的方式提高水流速,扰动冲砂槽102下部沉积的泥沙,达到冲砂目的。
[0022]如图1

3所示,上述驱动单元可为安装在挡墙外侧(也可安装在挡墙顶部)的液压启闭机301,该液压启闭机301的液压缸通过十字铰轴与机架相连,活塞杆则延伸至闸室段内与支撑架220的顶部相连。当液压启闭机301工作时,挡水面板230可绕转轴21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0023]如图4、5所示,上述驱动机构还可以为安装在挡墙顶部(也可安装在挡墙顶部)的液压马达302,液压马达302上安装有齿轮303,其与安装在挡水面板230外侧的齿条304相互啮合。当液压马达302工作时,挡水面板230可绕转轴212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0024]采用上述立式双向旋转闸门进行束水冲砂时,通常应根据水流量调节两个挡水面板230之间的位置和开度,即调节过流通道的位置和大小。具体地,当水流量较大时,将两个挡水面板230分别转移至两侧闸室段的挡墙内,使闸门处于全开状态,此时水流同时经过全部冲砂槽102;当水流量较小时,应使过流通道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顺次移动,对冲砂槽102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束水冲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双向旋转闸门包括:冲砂流道,具有底面和设置在其两侧的挡墙,包括依次设置的进口段、闸室段和冲砂段,所述闸室段的挡墙为对称设置的同心弧形结构,所述冲砂段内设置有多个冲砂槽;闸门单元,位于闸室段内,包括转铰机构,设置在闸室段的底面圆心处,具有与冲砂流道底面相垂直的转轴;支撑架,设置有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均与所述转轴相连;挡水面板,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支撑架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挡水面板为等径设置的弧形面板,两个挡水面板与闸室段的挡墙间距相等;驱动单元,与所述闸门单元相连,用于改变挡水面板的位置;所述束水冲砂方法包括:当水流量较大时,将挡水面板转移至闸室段的挡墙内,使水流同时经过全部冲砂槽;当水流量较小时,调整两扇挡水面板之间过流通道的开度和位置,使水流对冲砂槽进行分次冲砂,每次冲砂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冲砂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立式双向旋转闸门的束水冲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支承轮,所述支承轮下方的冲砂流道底面上对应设置有预埋轨道。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遵党杨顺群周伟岳卫刘许超姚雷刘闽豫谢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