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接驾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258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灯领域的智能接驾灯,包括底座、接驾灯体和智能发光组件,发光组件包括主控电路板、LED电路板和导光硅胶,导光硅胶的后端面上设有若干条相互隔绝光线的导光槽,LED电路板的前端面设有若干排与若干条导光槽一一对应的LED灯珠,LED灯珠沿导光槽的方向进行照射,使LED灯珠发出的光线沿导光硅胶的导光面进行显示。设置的导光硅胶既可导光,又可透光,每条与导光槽相对应的LED灯珠均独立控制,经导光硅胶的导光和透光作用下,可发出自然且柔和的光,还可确保从导光硅胶的前端面看不到LED灯珠,整体组合后可显示各种光照效果,通过通讯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再控制将相应的信号通过LED灯珠进行显示,整体结构新颖,占用空间小,美观大方。美观大方。美观大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接驾灯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灯领域,具体涉及智能接驾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运营汽车,为便于乘客识别汽车状态,一般会设置有接驾灯,例如出租汽车上显示“空车”的灯。然而,现有的接驾灯只能显示空车或者有人等简单信息,智能化程度低。
[0003]网约车是由用户通过移动终端,例如手机,进行下单,然后运营车辆到订单目的地接送用户。因此,当有多辆网约车到达用户附近时,用户无法根据现有接驾灯所提供的简单的显示信息,分辨自己下单的车辆。
[0004]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智能化程度的普及,现有部分网约车有配置可显示数字或者不同灯效等信息,具体是通过LED灯珠进行显示。具体结构包括安装有LED灯珠的灯板、灯座和前设置在灯板前的前盖,LED灯珠发出的光线沿前盖照射出,并显示出预设的光照效果,现有的前盖由磨砂板构成,LED灯珠的显示效果单一,且磨砂板发出的光线不够柔和,难以让人适应,另外,整体智能化程度低,不能通过灯光有效反馈客户想要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以上缺陷,提供智能接驾灯,其光照效果良好,可智能切换并显示各种光照效果。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0007]智能接驾灯,包括底座、接驾灯体和智能发光组件,接驾灯体竖立设置于底座上,所述接驾灯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发光组件的内腔,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主控电路板、LED电路板和导光硅胶,主控电路板与LED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主控电路板包括灯控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讯模块用于进行无线通讯,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有往外延伸的电源接口,导光硅胶的后端面上设有若干条相互隔绝光线的导光槽,导光硅胶的前端面为可导出柔和光线的导光面,LED电路板设置于导光硅胶的后方,LED电路板的前端面设有若干排与若干条导光槽一一对应的LED灯珠,所述LED灯珠为七彩灯珠,灯控模块用于控制LED灯珠工作,LED灯珠沿导光槽的方向进行照射,使LED灯珠发出的光线沿导光硅胶的导光面进行显示。
[0008]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相邻两条导光槽之间设有可用于隔绝光线的隔光板,隔光板可完全隔绝两条导光槽的光线,确保两条导光槽之间不串光,相互不受影响。
[0009]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相邻两条导光槽之间设有用于配对安装隔光板的定位槽,隔光板的前端配对插入定位槽内,隔光板的后端往后延伸,且垂直于导光硅胶的后端面。
[0010]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导光槽为弧形结构。
[0011]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接驾灯体包括中空的中壳、后盖板和前透光板,前透光板配对盖合在中壳的前端,后盖板配对盖合在中壳的后端。
[0012]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后盖板上设有与内腔导通的散热孔。
[0013]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接驾灯体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台,底座上设有开口向上,且便于配对卡入定位台的连接槽。
[0014]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定位台的底部设有弹性卡牙,连接槽的底部设有便于配对卡入弹性卡牙的卡槽。
[0015]上述说明中,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接驾灯体为扁平状结构,接驾灯体的顶面为平整面。
[0016]本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导光硅胶既可导光,又可透光,同时设置有若干条相互隔绝光线的导光槽及与导光槽相对应的LED灯珠,每条与导光槽相对应的LED灯珠均独立控制,且为七彩灯珠,经导光硅胶的导光和透光作用下,可发出自然且柔和的光,发光的同时还可确保从导光硅胶的前端面看不到LED灯珠,整体组合后可显示各种光照效果,如流水灯效果、呼吸灯效果、整体单色灯效果、彩虹灯效果、图案效果、数字效果等,通过通讯模块进行无线通讯控制,可智能切换并显示各种光照效果,通过通讯模块接收到信号后再控制将相应的信号通过LED灯珠进行显示,最终显示不同的接驾标识,使得用户能够从接驾标识中分辨下单车,整体结构新颖,占用空间小,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后视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光硅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导光硅胶和隔光板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底座与接驾灯体的拆卸状态示意图;
[0023]图中,1为接驾灯体,101为中壳,102为后盖板,103为前透光板,104为散热孔,105为定位台,106为弹性卡牙,2为底座,201为连接槽,202为卡槽,3为导光硅胶,301为导光槽,302为定位槽,303为图标位,4为主控电路板,5为LED电路板,501为LED灯珠,6为隔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5]本实施例,参照图1

图6,其具体实施的智能接驾灯包括底座2、接驾灯体1和智能发光组件,接驾灯体1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发光组件的内腔,接驾灯体1为扁平状结构,接驾灯体1的顶面为平整面,接驾灯体1竖立设置于底座2上,接驾灯体1包括中空的中壳101、后盖板102和前透光板103,前透光板103配对盖合在中壳101的前端,后盖板102配对盖合在中壳101的后端,后盖板102上设有与内腔导通的散热孔104。另外,接驾灯体1的底部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台105,底座2上设有开口向上,且便于配对卡入定位台105的连接槽201,定位台105的底部设有弹性卡牙106,连接槽201的底部设有便于配对卡入弹性卡牙106的卡槽202,安装时,直接将定位台105配对插入连接槽201,此时弹性卡牙106将配对卡紧至卡槽202。
[0026]发光组件包括主控电路板4、LED电路板5和导光硅胶3,主控电路板4与LED电路板5进行电性连接,主控电路板4包括灯控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讯模块用于进行无线
通讯,可与汽车智能系统进行无线连接,还可与智能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无线连接,还可通过4G或者5G信号进行网络通讯。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有往外延伸的电源接口,电源接口连接有与汽车供电接口连接的电源线,通过电源线即可为智能接驾灯进行供电。
[0027]本实施例的导光硅胶3的后端面上设有六条相互隔绝光线的导光槽301,导光硅胶3的前端面为可导出柔和光线的导光面,导光硅胶3后端面的上端中部还留有用于印刷logo的图标位303,六条导光槽301依次围绕在图标位303,本实施例的六条导光槽301整体组合呈彩虹形状。相邻两条导光槽301之间设有可用于隔绝光线的隔光板6,隔光板6为与彩虹形状相同的弧形结构,相邻两条导光槽301之间设有用于配对安装隔光板6的定位槽302,隔光板6的前端配对插入定位槽302内,隔光板6的后端往后延伸,且垂直于导光硅胶3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接驾灯,包括底座、接驾灯体和智能发光组件,接驾灯体竖立设置于底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驾灯体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发光组件的内腔,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主控电路板、LED电路板和导光硅胶,主控电路板与LED电路板进行电性连接,主控电路板包括灯控模块、通讯模块和电源模块,通讯模块用于进行无线通讯,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有往外延伸的电源接口,导光硅胶的后端面上设有若干条相互隔绝光线的导光槽,导光硅胶的前端面为可导出柔和光线的导光面,LED电路板设置于导光硅胶的后方,LED电路板的前端面设有若干排与若干条导光槽一一对应的LED灯珠,所述LED灯珠为七彩灯珠,灯控模块用于控制LED灯珠工作,LED灯珠沿导光槽的方向进行照射,使LED灯珠发出的光线沿导光硅胶的导光面进行显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智能接驾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导光槽之间设有可用于隔绝光线的隔光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智能接驾灯,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导光槽之间设有用于配对安装隔光板的定位槽,隔光板的前端配对插入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达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