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胶贴合方法、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5215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胶贴合方法、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待贴合光学胶的第一基板具有贴合区和凸起区,凸起区紧靠且突出于贴合区,光学胶的大小与贴合区相适配,该光学胶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贴合环境进行抽真空处理,使所述第一贴合面贴合于所述贴合区,位于所述贴合区的所述光学胶突出于所述凸起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凸起区上紧靠所述光学胶的区域涂布UV胶水,以紫外光照射所述UV胶水;使第二基板贴设于所述第二贴合面以及所述UV胶水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通过同时设置光学胶及紧靠光学胶的UV胶水,能够避免在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生气泡。生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胶贴合方法、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胶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胶贴合方法、显示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OCA光学胶是具有光学透明性的一层双面胶,其优点是清澈度高、透光性高、黏着力高、耐候性高、耐水性高、耐高温性能好及抗紫外线等,长时间使用不易发生变质,因而常用作显示屏中的胶粘层,是显示屏的重要辅料之一。
[0003]光学胶的上下两层通常均预先贴附有离型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先撕除其中一层的离型膜,并将由该离型膜覆盖的面贴合于基板上,再撕除另一层离型膜,并将由该离型膜覆盖的面贴合于另一个基板上。贴合工艺以辊轮式贴合为主,辊轮式贴合即采用辊轮沿特定方向辊压光学胶,以在将光学胶贴合于待贴附光学胶的基板表面的同时去除界面之间残留的气体。尽管传统的光学胶贴附方式已经较为成熟,但应用于某些场景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光学胶被贴附于显示屏中的触控传感器面板或玻璃盖板的过程中,极容易产生气泡残留,导致需要进一步返工,不仅耗费工时,还增加了额外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的光学胶贴合方法,进一步地,提供一种显示屏及显示屏的制备方法。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光学胶贴合方法,待与光学胶贴合的第一基板具有贴合区和凸起区,所述凸起区紧靠且突出于所述贴合区,所述光学胶具有相对的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贴合区相适配,该光学胶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对贴合环境进行抽真空处理,使所述第一贴合面贴合于所述贴合区,位于所述贴合区的所述光学胶突出于所述凸起区;
[0007]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凸起区上紧靠所述光学胶的区域涂布UV胶水,以紫外光照射所述UV胶水;
[0008]使第二基板贴设于所述第二贴合面以及所述UV胶水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所述紫外光的光照强度,以控制所述UV胶水在经紫外光照射后于2min时的粘度为50000cp~100000cp。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UV胶水完全固化之前,将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贴合,在将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贴合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二基板压设于所述UV胶水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上,以辅助所述UV胶水定型。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第二基板贴设于所述第二贴合面以及所述UV胶水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贴合面之间进行加
压脱泡的步骤。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对所述光学胶整面加压的方式使所述第一贴合面整体贴合于所述贴合区。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胶为有机硅光学胶。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使所述第一贴合面整体贴合于所述贴合区的过程中,控制整面加压的压力为0.01MPa~0.3MPa。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光学胶整面加压的持续时间为5s~10s。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使所述第一贴合面贴合于所述贴合区的过程中,先将所述光学胶的第二贴合面通过真空吸附的方式固定于光学胶治具上,再对所述第一基板施加朝向所述光学胶的压力以使所述光学胶贴合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使所述第一贴合面贴合于所述贴合区的过程中,控制所述贴合环境中的真空度≤

95kPa。
[0018]进一步地,一种显示屏的制备方法,其包括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胶贴合方法。
[0019]一种显示屏,其包括第一基板、光学胶层、UV胶层与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具有贴合区和凸起区,所述凸起区紧靠且突出于所述贴合区,所述光学胶层具有第一贴合面与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贴合区相适配,所述光学胶层的第一贴合面贴合于所述贴合区,所述光学胶层突出于所述凸起区,所述UV胶层设置于所述凸起区上且紧靠所述光学胶层,所述第二基板贴合于所述光学胶层的第二贴合面上以及所述UV胶层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板为显示屏盖板或触控传感器面板。
[0021]专利技术人经过探究发现,显示面板的触控传感器面板和盖板上均具有显示区和无效区,ITO线路或油墨通常设于无效区上,并微微突出于显示区。传统的光学胶通常贴附于基板的整面,光学胶本身的流动性能差,当基板板面上存在细微的凸起时,光学胶难以填补这些凸起与基板板面的底部交界处,因而导致了气泡的产生。
[0022]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胶贴合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胶贴合方法中,第一基板上具有贴合区和凸起区,光学胶仅贴附于贴合区中,凸起区上则通过在后涂覆的UV胶水进行填充。如此设置,在贴合过程中光学胶无需填补凸起区与贴合区之间的高度落差,因而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由凸起落差导致的边缘气泡的问题。然而如果光学胶仅贴附于贴合区,则还会导致凸起区外露、贴合强度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地,在凸起区上涂覆紧靠光学胶的UV胶,不仅能够遮蔽第一基板的凸起区,还能够有效增强贴合强度。
[0023]进一步地,在辊轮式贴合的过程中,辊轮的压力并不均匀,在贴合硬质的光学胶时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在贴合新兴的软质光学胶时非常容易产生皱褶。在上述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光学胶仅贴合于贴合区,因此还可以通过按压的方式使所述光学胶的一侧表面整体贴合于所述贴合区,避免传统技术中产生褶皱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4]图1示出了一种光学胶贴合方法的具体过程示意图;
[0025]图2示出了一种显示屏中含有光学胶的部分组件示意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的序号及对应含义如下:
[0027]110、光学胶;120、顶层轻离型膜;130、底层轻离型膜;200、第一基板;201、贴合区;202、凸起区;300、光学胶治具;400、UV胶水;410、UV胶层;500、第二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文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使用的“多”包括两个和多于两个的项目。本文所使用的“某数以上”应当理解为某数及大于某数的范围。
[0030]除非另有限定,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胶贴合方法,待与光学胶贴合的第一基板具有贴合区和凸起区,所述凸起区紧靠且突出于所述贴合区,所述光学胶具有相对的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所述第一贴合面与所述贴合区相适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对贴合环境进行抽真空处理,使所述第一贴合面贴合于所述贴合区,位于所述贴合区的所述光学胶突出于所述凸起区;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凸起区上紧靠所述光学胶的区域涂布UV胶水,以紫外光照射所述UV胶水;使第二基板贴设于所述第二贴合面以及所述UV胶水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胶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控制所述紫外光的光照强度,以控制所述UV胶水在经紫外光照射后于2min时的粘度为50000cp~100000cp。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胶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V胶水完全固化之前,将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贴合,在将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贴合面相贴合的过程中,使所述第二基板压设于所述UV胶水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上,以辅助所述UV胶水定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胶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二基板贴设于所述第二贴合面以及所述UV胶水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表面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贴合面之间进行加压脱泡的步骤。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胶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对所述光学胶整面加压的方式使所述第一贴合面整体贴合于所述贴合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胶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胶为有机硅光学胶。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靖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桐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