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读写装置及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01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其方法包含接收一个指令,驱动光学读写元件,将不可使用信息或随机产生的数据写入一个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用以破坏此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所记录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此专利技术是一种光学写入技术,特别是一种。
技术介绍
已知的光学读写装置可写入数据至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opticalrecordable storage medium)中一次,之后,此数据则可被反复读取。光学记录储存媒体包括可记录光盘(compact disc-recordable,CD-R)以及可记录数字激光视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recordable,DVD-R或DVD+R)。当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中储存着机密信息,而此信息又必须销毁时,传统上,需要破坏整个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例如在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的表面制造许多刮痕(scratch)或将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折断,让光学读取装置无法读取储存于其中的信息。传统破坏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的方法存在若干缺点,首先,其会耗费许多时间,此外,亦无法保证被破坏的光学记录储存媒体中的机密信息一定无法被光学读取装置所读取。因此,需要一个,用以有效破坏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中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其方法包含接收一个指令,驱动光学读写元件,将不可使用信息或随机产生的数据写入一个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用以破坏此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所记录的数据。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光学读写装置。其装置包括一个数据读写元件以及一个处理单元。处理单元接收一个指令,并驱动光学读写元件,将不可使用信息或随机产生数据写入一个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用以破坏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所记录的数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读写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记录光盘示意图;图3A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记录数字激光视盘的单层碟示意图;图3B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记录数字激光视盘的平行轨路径双层碟示意图;图3C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记录数字激光视盘的相对轨路径双层碟示意图;图4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5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示意图;图6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7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示意图;图8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图9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取储存媒体示意图;图10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应于随机产生数据的激光功率输出脉冲示意图。标号说明10~光学读写装置;11~机械装置;12~控制单元;13~数据读写元件;121~芯片/芯片组;122~处理单元;124~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25~易失性存储装置;20~程序存储区;21~导入区;22~程序区;23~导出区;31~单层碟;31a~导入区;31b~数据区;31c~导出区;32~平行轨路径的双层碟;32a、32b~导入区;32c、32d~数据区;32e、32f~导出区;33~相对轨路径的双层碟;33a~导入区;33b、33e~数据区;33c、33d~中间区;33f~导出区;S411、S421、S431、S441、S451~方法步骤;50~储存媒体;520~计算机可读取程序;521~接收指令逻辑;522~判断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类型逻辑;523~写入数据至CD-R中的程序存储区至程序区结束的一段连续区间逻辑;524~写入数据至DVD+R中的导入区至数据区结束的一段连续区间逻辑;525~写入数据至DVD-R中的记录管理区至数据区结束的一段连续区间逻辑;S611、S621、S631、S641~方法步骤;70~储存媒体;720~计算机可读取程序;721~接收指令逻辑;722~判断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类型逻辑;723~写入数据至CD-R中的整个程序区逻辑;724~写入数据至DVD+R或DVD-R中的整个数据区逻辑;S811、S821、S831、S841~方法步骤;90~储存媒体;920~计算机可读取程序;921~接收指令逻辑;922~判断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类型逻辑;923~写入数据至CD-R中的程序存储区、导入区以及程序区中的前间隔区与包含第一个文件结构的区域的逻辑;924~写入数据至DVD+R中的导入区以及数据区中包含第一个文件结构的区域的逻辑;925~写入数据至DVD-R中的记录管理区、导入区以及数据区中包含第一个文件结构的区域逻辑;PRead、PWrite、PPeak~输出功率。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依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学读写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光学读写装置10包含一个机械装置11、一个控制单元12与一个数据读写元件13。控制单元12包含一个芯片(chip)/芯片组(chipset)121、一个非易失性存储装置(non-volatile memory device)124,诸如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快闪只读存储器(Flash ROM)或其它不会因电源切断而造成数据消失的存储器,以及一个易失性存储装置(volatile memory device)125,诸如动态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DRAM;SDRAM)或其它会因电源切断而造成数据消失的存储器。芯片/芯片组121包含处理单元122。本领域技术人员皆知,处理单元122、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24以及易失性存储装置125中的任一者,可设置在芯片/芯片组121中或芯片/芯片组121外。芯片/芯片组121包含一个数据写入逻辑,数据写入逻辑接收处理单元122的指令以驱动数据读写元件13写入数据到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中的特定位置上。数据读写元件13、机械装置11以及控制单元12是光学读写装置中的最重要元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亦可在光学读写装置中加上更多元件或使用类似但不尽相同的元件。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可记录光盘示意图。可记录光盘(compactdisc-recordable,CD-R)包含程序存储区(program memory area,PMA)20、导入区(lead-in area)21、程序区(program area)22以及导出区(lead-outarea)23。程序存储区20储存所有区段(session)的轨信息(trackinformation)。导入区21先行于数据区的第一轨,用以记录内容目录表(table of content;TOC)数据。导入区21中的主频道(main channel)包含音频或数据的无效信息,而Q次频道(Q sub-channel)包含内容目录表。程序区22用以储存音频、图像或计算机数据。导出区23在程序区22最后一轨之后。当程序区22中的一个数据轨(data track)紧接于一个音频轨(audiotrack)之后时,数据轨的开始会包含一个前间隔区(pre-gap area),储存不可使用信息(null information)。可记录数字激光视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recordable,DVD-R或DVD+R)可为单层碟(single 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由光学读写装置中的一个处理单元加载并执行,上述光学读写装置包含一个光学读写元件,其方法包括:接收指令;以及驱动上述光学读写元件,将不可使用信息或随机产生数据写入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用以破坏上述 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所记录的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由光学读写装置中的一个处理单元加载并执行,上述光学读写装置包含一个光学读写元件,其方法包括接收指令;以及驱动上述光学读写元件,将不可使用信息或随机产生数据写入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用以破坏上述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所记录的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其中上述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为CD-R、DVD-R或DVD+R。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于上述驱动光学读写元件步骤中,将上述不可使用信息或上述随机产生数据写入CD-R中的程序存储区至程序区结束的一段连续区间,将上述不可使用信息或上述随机产生数据写入DVD+R中的导入区至数据区结束的一段连续区间,或将上述不可使用信息或上述随机产生数据写入DVD-R中的记录管理区至数据区结束的一段连续区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于上述驱动光学读写元件步骤中,将上述不可使用信息或上述随机产生数据写入CD-R中的整个程序区,或将上述不可使用信息或上述随机产生数据写入DVD+R或DVD-R中的整个数据区。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可记录储存媒体破坏方法,于上述驱动光学读写元件步骤中,将上述不可使用信息或上述随机产生数据写入CD-R中的程序存储区、导入区以及程序区中的前间隔区与包含第一个文件结构的区域,将上述不可使用信息或上述随机产生数据写入DVD+R中的导入区以及数据区中包含第一个文件结构的区域,或将上述不可使用信息或上述随机产生数据写入DVD-R中的记录管理区、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湘豪
申请(专利权)人: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