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镜、透镜驱动机构、光学拾取头装置以及它们的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1982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出一种能够使装置轻量化且能够平衡地保持重量平衡的物镜、透镜驱动机构、光学拾取头装置以及其组装方法。在物镜(21)之中,在与内浇道残留部(21a)相对的光轴对称位置上形成物镜凹部(21c),在透镜架(22)的沉孔部中保持了物镜(21)之后,使物镜(21)绕其光轴旋转至规定位置,然后在透镜架(22)的沉孔部之中向面临内浇道残留部(21a)的部分和面临物镜凹部(21c)的部分涂敷粘接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图12是与过去技术相关的透镜驱动装置1的截面图。图13是与过去技术相关的物镜2和透镜架3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与过去技术相关的光学拾取头装置的简要图。如图14所示,从光源14呈放射状射出的激光用分光器5进行定量反射,再穿过准直透镜6,成为大致平行光。大致平行光用向上反射镜7进行反射,并穿过物镜2照射在记录圆盘8上。利用记录圆盘8调制了的、包含有信息的反射光通过物镜2、向上反射镜7、准直透镜6,在分光器5定量透过,再穿过光束加工透镜9,最后照射在检测元件10上。检测元件10进行光-电压转换,再向图示以外的控制电路发送加工过的信号。上述物镜2由成形品构成(例如参照特开2002-243915号公报、特开2004-342215号公报)。图15A和图15B表示与过去技术相关的物镜2,图15A是物镜2的俯视图,图15B是物镜2的A-A′的截面图。图16A和图16B表示与过去技术相关的透镜架3,图16A是透镜架3的俯视图,图16B是透镜架3的B-B′的截面图。如图15A所示,在成形品的情况下,存在为了对金属模浇注成形材料而形成的内浇道11。成形后如果将制品从金属模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镜,其特征在于,光学拾取头装置向记录介质照射来自光源的光,并进行从记录介质读出记录的信息以及向记录介质写入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动作,在所述光学拾取头装置的透镜驱动机构上安装的物镜中,包含一种透镜,该透镜是由成型品构成的透镜 ,并在透镜上存在成型时形成的内浇道的一部分即内浇道残留部,且透镜的重心在该透镜的光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5-25 2006-1459891.一种物镜,其特征在于,光学拾取头装置向记录介质照射来自光源的光,并进行从记录介质读出记录的信息以及向记录介质写入信息中的至少一种动作,在所述光学拾取头装置的透镜驱动机构上安装的物镜中,包含一种透镜,该透镜是由成型品构成的透镜,并在透镜上存在成型时形成的内浇道的一部分即内浇道残留部,且透镜的重心在该透镜的光轴上。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在与形成于半径方向外周侧上的内浇道残留部相对的光轴对称位置上形成凹部。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浇道残留部和所述凹部上通过粘接剂与透镜架固定。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残留部和所述凹部配置在透镜外周假想圆的半径方向内侧,由所述外周假想圆连起来的模拟透镜除去形成了所述内浇道残留部和所述凹部的该透镜的残余部分,规定其在对于光轴的对称位置上体积相等。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残留部形成于透镜半径方向外周侧,在与透镜的内浇道残留部相对的光轴对称位置上,设置与所述内浇道残留部体积相等的凸部。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物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浇道残留部和所述凸部上通过粘接剂与透镜架固定。7.一种透镜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物镜、以及安装该物镜的透镜架,所述物镜包含一种透镜,是由成型品构成的透镜,并在透镜上存在成型时形成的内浇道的一部分即内浇道残留部,且透镜的重心在该透镜的光轴上。8.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透镜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架保持所述物镜,并使其能够绕着其光轴旋转。9.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透镜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浇道残留部形成于透镜半径方向外周侧,并在与透镜的内浇道残留部相对的光轴对称位置上,设置与所述内浇道残留部体积相等的凸部,在所述透镜架上配置能够放置所述内浇道残留部和所述凸部的多个槽部,使得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梶田信幸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