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启动闸,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入水口,且入水口与主管道相连,且入水口的内部设有衬板,且衬板为多个,且衬板与本体螺栓连接,且本体的顶部设有斜支撑,且两个所述斜支撑与本体为一体设置,且斜支撑上设有导轨,且四个所述导轨分别与斜支撑螺栓连接,且导轨对称设置在斜支撑上,且导轨之间设有闸板,且闸板与导轨滑动连接,且闸板与本体搭接相连。该水利工程用启动闸,通过本体与衬板之间的配合,在衬板的作用下,衬板对本体进行了加固防护,使本体在收到小幅度振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使用,不会出现塌陷的情况,从而克服传统垂直闸板易产生疲劳破损,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启动闸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和环境保护
,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启动闸。
技术介绍
[0002]闸门主要用于控制水位,常被用在水库、河流、蓄水池等处拦截或排泄水流,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闸门即为水力控制闸门,其是利用水力和闸门重量相互制衡,通过增设动力系统来达到调控水位的目的,当上游水位升高则闸板逐渐开启泄流;反之,上游水位下降则闸板逐渐回关蓄水,使上游水位始终保持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目前水力控制闸板具有垂直挡水闸板和预倾角铰链式闸板两种类型,其中垂直挡水闸板采用双支点支撑方式,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在某些水力条件下容易发生小开度振动拍打现象,虽然短期内不至影响到坝体的安全,但长期的小开度振动拍打会导致闸板底部和固定坝的疲劳破损,以致坝体漏水严重,预倾角铰链式闸板是一种双支点带连杆的闸板,由面板、支腿、支墩、滚轮,连杆等部件组成,根据坝体水位的变化,依靠电力驱动滚轮自动控制闸门的开启和关闭,这种闸板的优点能有效防止闸板的小开度振动拍打现象,缺点是增设动力系统,使得闸板结构复杂,工程造价高,针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启动闸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启动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启动闸,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设有入水口,且入水口与主管道相连,且入水口的内部设有衬板,且衬板为多个,且衬板与本体螺栓连接,且本体的顶部设有斜支撑,且两个所述斜支撑与本体为一体设置,且斜支撑上设有导轨,且四个所述导轨分别与斜支撑螺栓连接,且导轨对称设置在斜支撑上,且导轨之间设有闸板,且闸板与导轨滑动连接,且闸板与本体搭接相连,且闸板的底部设有齿条,且两个所述齿条呈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齿条分别与闸板螺栓连接,且齿条的正下方设有齿轮,且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齿条啮合相连,且两个所述齿轮之间设有连接轴,且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连接轴键连接,且齿轮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轴套,且轴套位于斜支撑外部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轴套分别与斜支撑螺栓连接,且连接轴通过轴承与轴套转动连接,且连接轴的左端设有手轮,且手轮与连接轴螺栓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手轮与轴套之间设有卡盘,且卡盘与连接轴键连接,且卡盘的正下方设有卡齿,且卡齿通过销轴与本体铰接相连,且卡齿上设有手柄,且手柄与卡齿为一体设置,且卡齿与卡盘卡接相连,且卡齿的前侧设有挡杆,且挡杆与本体螺栓连接,且挡杆与卡齿搭接相连。
[0006]优选的,所述本体内部的左右两侧斜向安装有托辊,且托辊为多个,且托辊与本体螺栓连接,且托辊与闸板搭接相连。
[0007]优选的,所述斜支撑内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垫板,且垫板与本体为一体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手轮上设有防滑层,且防滑层与手轮粘接相连。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工程用启动闸,通过本体与衬板之间的配合,在衬板的作用下,衬板对本体进行了加固防护,使本体在收到小幅度振动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使用,不会出现塌陷的情况,从而克服传统垂直闸板易产生疲劳破损,导致坝体塌陷漏水严重的缺点,在手轮和连接轴的作用下,斜向设置的闸板能够使得转动手轮更加省力,克服了现有的预倾角铰链式闸板依靠动力系统驱动滚轮带动闸板实现自动开启和关闭,工程造价高,实用功能单一和缺少防护装置的缺点,提高了该水利工程用启动闸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避免了长期的小开度振动拍打会导致闸板底部和固定坝的疲劳破损,以致坝体漏水严重的缺点,还让该水利工程用启动闸能够在市场上得到更多的认可,提高了该水利工程用启动闸的产品质量,并且在卡盘和卡齿的作用下,卡齿与卡盘的相互卡接,能够防止闸板出现故障,起到限制闸板位移的作用,并且挡杆能够进一步限制卡齿的位移,起到了双保险的作用,大大的提升了安全性能,从而节约了安装动力系统的采购成本,避免了水资源浪费,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入水口和衬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导轨、垫板和托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连接轴、齿轮和卡盘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闸板和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本体,2、入水口,3、衬板,4、斜支撑,5、导轨,6、闸板,7、齿条,8、齿轮,9、连接轴,10、轴套,11、垫板,12、手轮,13、卡盘,14、卡齿,15、挡杆,16、手柄,17、托辊,18、防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启动闸,包括本体1,本体1的顶部设有入水口2,且入水口2与主管道相连,且入水口2的内部设有衬板3,且衬板3为二十一个,用于加固本体1,且衬板3与本体1螺栓连接,且本体1的顶部设有斜支撑4,斜支撑4用于安装导轨5,且两个斜支撑4与本体1为一体设置,且斜支撑4上设有导轨5,导轨5对闸板6起导向作用,且四个导轨5分别与斜支撑4螺栓连接,且导轨5对称设置在斜支撑4上,且导轨5之间设有闸板6,闸板6用于控制和调节水量,且闸板6与导轨5滑动连接,且闸板6与本体1搭接相连,且闸板6的底部设有齿条7,齿条7通过与齿轮8的啮合,使闸板6实现在本体1的内部斜向移动,调节水量的同时转动手轮12更加省力,且两个齿条7呈对称设置,且两个齿条7分别与闸板6螺栓连接,且齿条7的正下方设有齿轮8,且两个齿轮8分别与齿条7
啮合相连,且两个齿轮8之间设有连接轴9,连接轴9能够带动齿轮8转动,且两个齿轮8分别与连接轴9键连接,且齿轮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轴套10,轴套10通过轴承与连接轴9连接,使连接轴9能够在轴套10内的转动更加顺畅,且轴套10位于斜支撑4外部的左右两侧,且两个轴套10分别与斜支撑4螺栓连接,且连接轴9通过轴承与轴套10转动连接,且连接轴9的左端设有手轮12,手轮12用于手动调节闸板6的启闭,且手轮12与连接轴9螺栓连接,手轮12与轴套10之间设有卡盘13,卡盘13通过与卡齿14的相互卡接能够防止闸板6在本体1内快速落下,且卡盘13与连接轴9键连接,且卡盘13的正下方设有卡齿14,卡齿14起到限制卡盘13移动的作用,且卡齿14通过销轴与本体1铰接相连,且卡齿14上设有手柄16,转动手柄16能够使卡盘13与卡齿14失去卡接,且手柄16与卡齿14为一体设置,且卡齿14与卡盘13卡接相连,且卡齿14的前侧设有挡杆15,挡杆15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启动闸,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顶部设有入水口(2),且入水口(2)与主管道相连,且入水口(2)的内部设有衬板(3),且衬板(3)为多个,且衬板(3)与本体(1)螺栓连接,且本体(1)的顶部设有斜支撑(4),且两个所述斜支撑(4)与本体(1)为一体设置,且斜支撑(4)上设有导轨(5),且四个所述导轨(5)分别与斜支撑(4)螺栓连接,且导轨(5)对称设置在斜支撑(4)上,且导轨(5)之间设有闸板(6),且闸板(6)与导轨(5)滑动连接,且闸板(6)与本体(1)搭接相连,且闸板(6)的底部设有齿条(7),且两个所述齿条(7)呈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齿条(7)分别与闸板(6)螺栓连接,且齿条(7)的正下方设有齿轮(8),且两个所述齿轮(8)分别与齿条(7)啮合相连,且两个所述齿轮(8)之间设有连接轴(9),且两个所述齿轮(8)分别与连接轴(9)键连接,且齿轮(8)的左右两侧均设有轴套(10),且轴套(10)位于斜支撑(4)外部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轴套(10)分别与斜支撑(4)螺栓连接,且连接轴(9)通过轴承与轴套(10)转动连接,且连接轴(9)的左端设有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盼,
申请(专利权)人:刘盼,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