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电源壳及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181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电源壳,包括壳体、电路板散热模组和/或电子元件散热模组;所述壳体包括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和下内壁;所述电路板散热模组包括固定结构和散热板,所述散热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电路板以传导所述电路板的热量;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模组包括散热体及销钉,所述散热体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销钉用于调整所述散热体的位置以传导所述电子元件的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散热电源壳相关的电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拆装简单、容易维修。容易维修。容易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电源壳及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电源壳及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电源外壳主要用来存放电源,避免电源裸露在外和人身触电,可用来保护线路或电动机的过载和短路,亦可在正常情况下作为线路的不频繁转换启动之用。电源长时间或者超负荷使用时会造成温度过高,需要对电源进行降温散热,电源的元器件长期工作在高温环境下,会大大的缩短使用寿命,传统的电源外壳大多采用通风口或灌封胶散热,但采用通风口会使电源的元器件保持与外界接触,达不到防潮防腐蚀的效果,也会缩短使用寿命,而采用灌封胶散热需要灌封胶具备良好的导热系数,导热系数越好的灌封胶价格越高,电源制造和维修成本高,同时灌胶电源不容易拆装,维修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电源壳,在避免壳壁开孔的情况下,具备良好的散热和防潮防腐蚀性能,拆装简单、容易维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电源壳,包括壳体、电路板散热模组和/或电子元件散热模组;所述壳体包括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和下内壁;所述电路板散热模组包括固定结构和散热板,所述散热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电路板以传导所述电路板的热量;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模组包括散热体及销钉,所述散热体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销钉用于调整所述散热体的位置以传导所述电子元件的热量。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模组还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处设有限位条且所述第一卡槽设于所述上内壁,所述散热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横向散热部和竖向散热部;所述横向散热部及销钉均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销钉与所述横向散热部相挤压,所述竖向散热部挤压所述电路板两侧的电子元件以使所述电路板两侧的电子元件紧贴所述左内壁或右内壁。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竖向散热部上设有V型的分枝散热体和卡扣,所述分枝散热体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散热部连接,另一端卡在所述卡扣上以使所述分枝散热体向下变形并紧贴所述电路板中部的电子元件。
[000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向散热部上设有弹性件,所述横向散热部和销钉之间夹着所述弹性件。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模组还包括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设于所述上内壁上,所述第三卡槽设于所述左内壁或右内壁上;所述散热体为片体,所述散热体的下端设于所述第三卡槽内,所述散热体的上端及销钉均设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销钉与所述散热体的上端相挤压以使所述散热体紧贴所述左内壁或右内壁,所述散热体连接所述电路板两侧的电子元件。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体包括侧散热片和/或中部散热片,所述侧散热片和中部散热片均设于所述散热板上;所述侧散热片连接所述电路板两侧的电子元件并贴近所述左内壁或右内壁;所述中部散热片穿过所述电路板的中部开孔并连接所述电路板中部的电子元件。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四卡槽,所述第四卡槽设于所述左内壁和右内壁上;所述散热板沿所述第四卡槽插进所述壳体内,所述第四卡槽卡住所述散热板两侧,以使所述散热板固定于所述下内壁上。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销钉和销钉槽,所述销钉槽设于所述第四卡槽上,所述固定销钉设于所述销钉槽内并挤压所述散热板。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五卡槽和卡柄;所述第五卡槽设于所述下内壁上且所述卡柄设于所述散热板上,或所述第五卡槽设于散热板上且所述卡柄设于所述下内壁上;所述卡柄插进所述第五卡槽内,以使所述散热板固定于所述下内壁上。
[0013]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源,包括电路板和所述散热电源壳,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散热电源壳内。
[0014]实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中,电路板和电路板上电子元件的热量分别通过所述散热板和散热体传导给所述壳体,从而实现良好的散热;在所述壳体设有前内壁和后内壁的封盖时,无需开设通风孔便可具备良好的散热性能,可实现所述壳体内与外界完全隔离,从而达到防潮防腐蚀的效果;需要维修时只需将所述散热板和散热体从所述壳体内拆出,拆装简单、容易维修。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壳体的立体图;
[0017]图2是第一实施例中散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第一实施例中壳体的剖视图;
[0019]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散热体的主视图;
[0020]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电源的剖视图;
[0021]图6是第二实施例中壳体的剖视图;
[0022]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散热体的剖视图;
[0023]图8是第二实施例中电源的剖视图;
[0024]图9是第三实施例中壳体的剖视图;
[0025]图10是第三实施例中散热板的剖视图;
[0026]图11是第三实施例中电源的剖视图;
[0027]图12是第四实施例中壳体的剖视图;
[0028]图13是第四实施例中散热板的剖视图;
[0029]图14是第四实施例中电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技术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技术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具体限定。
[0031]结合图1

图5所示,图1

图5显示了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电路板4、壳体1、电路板散热模组和电子元件散热模组;所述壳体1包括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和下内壁。所述电路板散热模组包括固定结构和散热板2,所述散热板2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散热板2固定连接电路板4以传导所述电路板4的热量。
[0032]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第四卡槽11,所述第四卡槽11设于所述左内壁和右内壁上,所述散热板2沿所述第四卡槽11插进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四卡槽11卡住所述散热板2两侧,以使所述散热板2固定于所述下内壁上;所述散热板2上设有螺母柱体21,所述电路板4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螺母柱体21上,所述电路板4与所述散热板2之间设有硅胶垫23。
[003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路板4的热量传导给所述散热板2,进而传导给所述壳体1,以实现电路板4的散热;所述电路板4与所述散热板2之间设有硅胶垫23是为了保护电路板4的底部及或传导热量,所述硅胶垫23优选为散热硅胶垫。
[003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固定销钉22和销钉槽12,所述销钉槽12设于所述第四卡槽11上,所述固定销钉22设于所述销钉槽12内并挤压所述散热板2,以稳固所述散热板2。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电源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电路板散热模组和/或电子元件散热模组;所述壳体包括左内壁、右内壁、上内壁和下内壁;所述电路板散热模组包括固定结构和散热板,所述散热板通过所述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散热板固定连接电路板以传导所述电路板的热量;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模组包括散热体及销钉,所述散热体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销钉用于调整所述散热体的位置以传导所述电子元件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模组还包括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口处设有限位条且所述第一卡槽设于所述上内壁,所述散热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横向散热部和竖向散热部;所述横向散热部及销钉均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销钉与所述横向散热部相挤压,所述竖向散热部挤压所述电路板两侧的电子元件以使所述电路板两侧的电子元件紧贴所述左内壁或右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散热部上设有V型的分枝散热体和卡扣,所述分枝散热体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散热部连接,另一端卡在所述卡扣上以使所述分枝散热体向下变形并紧贴所述电路板中部的电子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散热部上设有弹性件,所述横向散热部和销钉之间夹着所述弹性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电源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件散热模组还包括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第二卡槽设于所述上内壁上,所述第三卡槽设于所述左内壁或右内壁上;所述散热体为片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廉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古拉五金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