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作双层玻璃杯的自动加工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杯制作
,尤其指一种用于制作双层玻璃杯的自动加工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1820065776.5名称为《双层玻璃杯自动封口机》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层玻璃杯自动封口机,包括:底架;外杯夹具,该外杯夹具包括固定于该底架的上部左侧的固定架以及可旋转的设置于该固定架上的旋转盘,该旋转盘上设有至少3个卡脚,该旋转盘连接有动力装置;内杯夹具,该内杯夹具包括可左右滑动的设置于该机架右部的滑动架以及可旋转的位于该滑动架上且向左延伸的撑开头,该滑动架和该撑开头分别连接有动力装置;封口系统,该封口系统包括设置于该机架上方的上架、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该上架上的压架、可旋转且旋转轴呈左右走向的设置于该压架下端部的压轮,该压轮的圆周表面上设有螺旋槽,该压架连接有动力装置;火焰系统。该技术的优点是:使用方便、效率较高。然而,该自动封口机中大小玻璃杯的安装和拆卸仍要人工完成,加工效率仍然较低,因此该自动封口机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作双层玻璃杯的自动加工机,包括能将同心套置一起的大玻璃杯(41)和小玻璃杯(42)分别夹持住并能分别驱动大小玻璃杯作同心转动的夹持部、能软化大小玻璃杯尾部开口端的喷火部以及能将大小玻璃杯尾部开口端软化后熔接在一起而制成封口的双层玻璃杯(43)的加工部,所述夹持部的控制器、喷火部的控制阀以及加工部的控制部均通过线路与程控部(10)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能从小玻璃杯(42)的输送部上将小玻璃杯(42)自动输送至加工部位置与到达加工部位置的大玻璃杯(41)同心套置一起并能经加工部制成双层玻璃杯(43)后能自动脱离小玻璃杯(42)而返回至小玻璃杯(42)的输送部位置而重复循环,所述第二夹持部能从大玻璃杯(41)的输送部上将大玻璃杯(41)自动输送至加工部位置与到达加工部位置的小玻璃杯(42)同心套置一起并能经加工部制成双层玻璃杯(43)后能自动将双层玻璃杯(43)输送至卸料部位置而重复循环,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能移动地位于对应设置的各自的环形导轨(1)上,在位于卸料部位置的机体上设置有能将双层玻璃杯(43)从第二夹持部上取下的机械手,所述机械手的控制部亦通过线路与所述程控部(10)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轨(1)包括有两条,每条环形导轨(1)呈左右两边为直边前后两端为圆弧形组成的腰形孔状结构,两条环形导轨(1)为平行设置于机架(101)上,所述第一夹持部能移动地设置于右边的第一环形导轨(11)上,而所述第二夹持部能移动地设置于左边的第二环形导轨(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在任一环形导轨(1)的环形腔中均设置有引导带,所述引导带的两端套接在对应的转轮上而使引导带也呈腰形孔状,所述引导带能随转轮转动,在所述引导带上间隔设置有能与对应夹持部相连接而推动对应夹持部沿对应环形导轨(1)移动的连接机构,引导带的第一直边(301)至两个转轮中心连线的距离小于靠近外直边的引导带的第二直边(302)至两个转轮中心连线的距离而能使对应夹持部转动至第一直边(301)时能与相应的连接机构相分离,在第一环形导轨(11)和第二环形导轨(12)之间设置有能在对应夹持部与连接机构分离后驱动对应夹持部相对加工部移动并在对应夹持部经过加工部后将对应夹持部重新与连接机构连接在一起的驱动机构(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驱动丝杆(82)、丝杆驱动电机、连接在驱动丝杆(82)上且能沿驱动丝杆(82)来回移动的丝杆驱动板(83),以及设置在丝杆驱动板(83)上的插接机构,在对应夹持部的前端设置有一个插接缺口;所述插接机构的插接杆(81)能由程控部(10)控制插入插接缺口和从插接缺口中退出。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带为链条(3),所述转轮为链轮(31),所述链轮(31)与能控制链轮(31)转动和停止的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程控部(10)相连接,所述链条(3)位于导向槽中,或,在第一直边(3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能使第一直边(301)至两个转轮中心连线的距离保持小于第二直边(302)至两个转轮中心连线的距离的变向链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是固定在链条(3)上的定位杆(33),在对应夹持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方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北仑翰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