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51635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如式(Ⅰ)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小分子探针能够与髓鞘部分有效结合,显著增强髓鞘部位成像效果,可应用于髓鞘荧光成像,能够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的诊断与疗效评价提供全新方法。化的诊断与疗效评价提供全新方法。化的诊断与疗效评价提供全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荧光成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分子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髓鞘(Myelin)是包裹在神经细胞轴突外面的一层膜,由髓磷脂构成,一般出现在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髓鞘化(Myelination)是指髓鞘发展的过程,它使神经兴奋在沿神经纤维传导时速度加快,并保证其定向传导以避免信息相互干扰,同时在一些轴突受损时能引导轴突的再生。脱髓鞘(Demyelination)是指髓鞘形成后发生的髓鞘损坏,可能会引发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多发性硬化(MultipleSclerosis,MS)。在MS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上,寻求在体内或体外定性或定量地使得髓鞘可视化的方法一直是研究人员和临床医师努力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是要开发出能够通过血脑屏障与髓鞘特异性结合的分子探针。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发现能够通过血脑屏障与髓鞘有效结合的分子均具有二苯基乙烯结构,结构上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基团,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含有两个氨基基团的分子探针与myelin结合更牢固、成像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分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如式(Ⅰ)所示:所述R1为C1‑
C8烷基;所述R2为C1‑
C8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取代基

NH

R1位于苯环的5位或6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C1‑
C5烷基;所述R2为C1‑
C4烷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R1为甲基、乙基、丙基、异丁基或异戊基;所述R2为甲基或乙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分子荧光探针如下所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分子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中间体2的制备:将7

胺基
‑1‑
萘酚或7

胺基
‑1‑
萘酚和二碳酸二叔丁酯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四氢呋喃溶剂溶解,后再加入碳酸氢钠固体,室温下搅拌反应,TLC检测反应进程,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四氢呋喃溶剂后加入蒸馏水,待固体析出后过滤、洗涤,得到中间体2;(2):中间体3的制备:圆底烧瓶使用前经充分干燥,并用氮气吹扫,加入磁子,迅速加入氢化钠和中间体2,塞好橡皮塞,充入氮气保护,0℃冰浴冷却,加入干燥DMF,搅拌后缓慢滴加碘代烷烃,TLC检测反应进程,反应结束后,加入蒸馏水淬灭反应,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有
机层,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减压蒸除溶剂得粗品,再经硅胶柱层析得中间体3;所述碘代烷烃为C1

C8碘代烷烃;(3):中间体5的制备:圆底烧瓶中加入4

(二甲氨基)苯甲酸或4

(二乙氨基)苯甲酸和新鲜蒸馏的氯化亚砜,加入适量DM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宏顺杨永安孙娟钟慧易铭金显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耐雀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