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终凝后灌注桩的拼接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灌注桩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终凝后灌注桩的拼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灌注桩是当前常用的桩基形式,其与有一定厚度的钢筋混凝土筏板组成高层建筑的基础。因各地区的地质条件迥异和环境不同等因素,灌注桩施工会出现诸多问题,常见于塌孔、串孔、钻机不进尺、断桩和桩顶标高达不到设计要求等。
[0003]灌注桩施工过程中,经常因为孔壁塌陷或者卡管等因素导致断桩,灌注桩断桩是十分严重的工程问题。解决施工过程中的断桩,根据混凝土的初凝分为初凝前接桩和初凝后接桩。通常,初凝前的接桩采用冲刷法,当发现断桩后,重新下导管和水泥塞,浇筑混凝土,通过新浇筑混凝土的冲刷作用,冲走原混凝土面上的坍土。初凝后的接桩,第一种为嵌入式接桩,第二种为下沉混凝土管接桩。目前尚未对混凝土终凝后且达到龄期的灌注桩接桩的有效方法。
[0004]现有的初凝后的接桩方法如下:
[0005]第一种,嵌入式接桩。在原桩上用小于钢筋笼直径100mm左右的钻头钻孔,孔深2.0~2.5m,然后冲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终凝后灌注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终凝后的原灌注桩(1)、连接于原灌注桩(1)顶部的对接留头(5)、连接于对接留头(5)上方的对接钢筋笼(3)以及连接于对接 钢筋笼外侧的护筒(2);所述对接钢筋笼(3)包含外钢筋笼(31)和连接于外钢筋笼(31)内部的内钢筋笼(32),内钢筋笼(32)与对接留头(5)连接;外钢筋笼(31)和内钢筋笼(32)间通过连接件(4)连接;所述外钢筋笼(31)底部为网格状;外钢筋笼(31)至护筒(2)筒壁的水平长度适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外钢筋笼(31)水平截面为圆形且直径大于原灌注桩(1)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终凝后灌注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筒(2)直径大于原灌注桩(1)直径和待接桩设计直径,护筒(2)底部标高低于待接桩设计底部标高以下至少200mm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终凝后灌注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钢筋笼(31)包含外箍筋(311)和连接于外箍筋(311)内部的外竖筋(312);外箍筋(311)在竖向上间隔设置且在底部端头至少设置有一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终凝后灌注桩的拼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竖筋(312)呈U形,包含竖向的两根平行的外竖直筋(3121)和连接于两根平行的外竖直筋(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跃,张宏,孙大奎,刘冲尧,罗斌,李清,董贤斌,骆琳元,李晓文,张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