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113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由三层结构复合而成,结构如下:上层为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中层为纸塑蜂窝芯,下层为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所述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是由轻质GMT板材或毡材A和短切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B按照A/B或B/A/B或A/B/A的结构复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蜂窝板既可以发挥轻质GMT加热膨胀的特性,又具有短切玻纤增强聚丙烯的强度和刚性,同时又具备了纸塑蜂窝的优点,使热成型制品的外观饱满,解决了公知蜂窝板成型易塌陷的缺点,可广泛的应用于热成型的蜂窝板制品。用于热成型的蜂窝板制品。用于热成型的蜂窝板制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属于复合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知的玻纤增强聚丙烯蜂窝板的结构为:上下层采用短切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中间层为圆管聚丙烯蜂窝芯或六角聚丙烯蜂窝芯,通过连续复合机,将上述三层结构热合在一起得到玻纤增强聚丙烯蜂窝板。其中,上下层的短切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的制造方法为聚丙烯膜与短切玻纤或短切玻纤毡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高温加热熔合在一起。由于玻纤增强聚丙烯蜂窝板独特的蜂窝结构赋予制品轻质高强的特性,其广泛应用于汽车的行李箱盖板、行李箱隔板、行李箱地毯基板、厢式货车基板等。
[0003]目前公开的聚丙烯蜂窝板的专利包括:一种高承载力六角PP玻纤蜂窝板结构,专利号:CN208867646U;一种轻量化低气味低VOC高冲击强度耐高温的PP蜂窝复合板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108068411B;一种蜂窝夹心板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号:CN105984184B;一种复合材料厢板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107825792A。这些专利的共同特性是在PP材质的蜂窝芯的上下两侧复合玻纤增强的聚丙烯片材,这种结构决定了在热成型时,(1)PP芯易熔化,使成型的形状不饱满;(2)表面的玻纤增强聚丙烯片层在加热时不具有二次起发的特性,无法对蜂窝芯进行有效的填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解决现有聚丙烯蜂窝板热成型过程中聚丙烯蜂窝芯易塌陷,成型形状不饱满易产生蜂窝痕的缺陷。本技术采用纸<br/>‑
塑料

纸三层复合结构蜂窝芯为中间层、以轻质GMT与短切玻纤增强的聚丙烯片材以特定方式复合的结构为上、下层,复合得到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其加热成型时具有上下片层可膨发,蜂窝芯不塌陷的特性,特别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的应用。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采用三层结构复合而成,结构如下:上层为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中层为纸塑蜂窝芯,下层为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所述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是由轻质GMT板材或毡材A和短切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B按照A/B或B/A/B或A/B/A的结构复合而成。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的轻质GMT板材或毡材的克重范围在200

1000g/m2。此为商业化产品,是由短切玻璃纤维与聚丙烯纤维按照30

70:70

30的质量比,经过开松、梳理、铺网、针刺工艺生产的毡材,或再将毡材经过加热、冷却压板得到的板材。优选的,其中短切玻璃纤维的长度为2

10cm。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短切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的克重范围150

700g/m2。短切玻纤增强聚丙烯也是现有材料,是短切玻璃纤维或玻璃纤维毡与聚丙烯或改性聚丙烯膜按照质量比30

70:70:30的比例,经过热压、冷却得到片材。优选的,其中短切玻璃纤维长度为1

10cm。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纸塑蜂窝芯为采用复合板构成的蜂窝状结构,所述复合板为包括纸、聚丙烯或改性聚丙烯、纸三层复合结构的纸塑复合片材或卷材。由于复合片材两侧为纸,其材质与纸蜂窝生产时采用的纸张的材质一致,可以直接采用纸蜂窝成熟的胶粘剂以及工艺,制备获得。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由轻质GMT板材或毡材A和短切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B按照A/B结构复合时,所述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结构为:B、A、纸塑蜂窝芯、A、B依次叠置的复合结构。
[0011]本技术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得,但并不限于该方法。首先,将轻质GMT板材或毡材(简称,结构A)与短切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简称,结构B),按照A/B或B/A/B或A/B/A的结构热复合而成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或者将轻质GMT板材或毡材(简称,结构A)与组成短切长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的层状结构(简称,结构B),按照A/B或B/A/B的结构热复合而成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其次,依次将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纸塑蜂窝芯、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叠放并经过热复合机,即可得到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采用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其中的轻质GMT层在加热后能够膨胀,成型时对蜂窝芯形成了填充的效果,弥补由于热压导致的蜂窝芯不规则的形变,从而使成型产品饱满。同时由于短切长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的存在,使复合片材具有很好的强度。
[0014]2)本技术的中间层采用的为纸塑蜂窝,由于其中含有塑料的成分,克服了成型压缩后,边缘易开裂的问题。同时由于纸的存在,加热时蜂窝芯不易塌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B/A结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本技术的A/B/A结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本技术的B/A/B结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结构示意图;图中:A.轻质GMT板材或毡材,B.短切长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C.纸塑蜂窝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1
[0019]首先,将100g/m2聚丙烯膜、200g/m2短切2.5cm的玻纤、100g/m2聚丙烯膜、400g/m2轻质GMT板材(采用苏州银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P纤维:玻璃纤维=50:50的轻质GMT板材)依次叠放在传送带上,然后进入复合机,复合机的温度设定200度,复合间隙2mm,速度3m/min,得到B/A结构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
[0020]其次,将B/A结构的片材与9mm厚度的纸塑蜂窝芯按照附图1的结构顺序叠放,进入复合机,复合机的温度设定190度,复合间隙10mm,速度3m/min,得到B/A结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
[0021]实施例2
[0022]首先,将300g/m2轻质GMT毡材(采用苏州银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PP纤维:玻璃纤维=40:60的轻质GMT毡材)、80g/m2聚丙烯膜、150g/m2短切5cm的玻纤、80g/m2聚丙烯膜、300g/m2轻质GMT毡材,依次叠放在传送带上,然后进入复合机,复合机的温度设定210度,复合间隙2mm,速度2m/min,得到A/B/A结构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
[0023]其次,将A/B/A结构的片材与9mm厚度的纸塑蜂窝芯按照附图2的结构顺序叠放,进入复合机,复合机的温度设定190度,复合间隙10mm,速度3m/min,得到A/B/A结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
[0024]实施例3
[0025]首先,将100g/m2聚丙烯膜、120g/m2短切2.5c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蜂窝板由三层结构复合而成,结构如下:上层为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中层为纸塑蜂窝芯,下层为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所述的玻纤增强聚丙烯复合片材是由轻质GMT板材或毡材A和短切玻纤增强聚丙烯片材B按照A/B或B/A/B或A/B/A的结构复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GMT板材或毡材的克重范围在200

1000g/m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轻质GMT板材或毡材中玻璃纤维的长度为2

10c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丙烯纸塑蜂窝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壮邵水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志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