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杆塔图像识别的配电网巡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097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网巡检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杆塔图像识别的配电网巡检系统,主要为识别配电网杆塔并将采集的点位信息和照片信息传输至勘测数据云平台。基于杆塔图像识别的配电网巡检系统,包括无人机及无人机控制器,以及与无人机控制器通过数据线相连的平板电脑,还包括与所述平板电脑通过热点连接的手机设备,还包括勘测数据云平台,手机设备通过HTTPS传输勘测数据至勘测数据云平台。所述无人机上搭载有镜头模块、红外成像仪及紫外成像仪,能够及时发现位于杆塔上的隐蔽性的发热故障点;及时发现绝缘设备的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勘测效率,缩短勘测周期,节省勘测人力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杆塔图像识别的配电网巡检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
,特别涉及一种电网巡检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全国每年有数千公里的线路较短的工程,由于路径短小,工程时间紧,在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工作压力和强度都很大,同时,这些工程规模小,也不便于收集资料,通常都是通过外业人员人为判断的方式进行点位信息的采集,进行现场巡检,周边环境复杂和管线错乱的勘测现场尤其增加外业人员的工作量,采集的点位信息也无法保证其质量。
[0003]针对配电网外业勘测工作中存在的勘测工作强度较大、勘测效率与质量相互制约、勘测现场环境复杂的诸多工作难点,我们提供一种以配电网杆塔图像识别为基础的配电网巡检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网巡检系统,主要为识别配电网杆塔并将采集的点位信息和照片信息传输至勘测数据云平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基于杆塔图像识别的配电网巡检系统,包括无人机及无人机控制器,以及与无人机控制器通过数据线相连的平板电脑,还包括与所述平板电脑通过热点连接的手机设备,还包括勘测数据云平台,手机设备通过HTTPS传输勘测数据至勘测数据云平台。所述无人机上搭载有镜头模块、红外成像仪及紫外成像仪,能够及时发现位于杆塔上的隐蔽性的发热故障点;及时发现绝缘设备的缺陷。
[0005]优选的是,所述无人机控制器与平板电脑之间的卡接结构为:无人机控制器的前侧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可伸缩的固定杆用于固定平板电脑支架,所述平板电脑支架包括T形杆和与T形杆相连的吸盘部,所述吸盘部与平板电脑后侧相配合,所述T形杆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一横杆的空腔内侧中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半圆弧卡臂,所述半圆弧卡臂与固定杆相互配合卡位。自然状态下,两个半圆弧卡臂的间距大于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距,压紧状态下,两个半圆弧卡臂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距。
[0006]所述卡臂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长度为2

5厘米,所述弧形凹槽的半径与所述固定杆的半径相配合。
[0007]优选的是,两个固定杆的端头设置有固定横杆。
[0008]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固定杆拉出后固定横杆与无人机操控器的距离与弧形凹槽长度一致。
[0009]此结构的优势之处在于:无人机上的支架部分不占用多余的空间,不必外露,只需要在使用时能够向外伸出2

5厘米即可。与之相配的平板电脑支架单独可活动,使用时安装在固定杆之间即可。平板电脑支架与平板电脑之间可以采用吸盘固定,也可以使用一般的夹子。使用方便可靠,适用于野外复杂多变的环境。
[0010]优选的是,所述平板电脑上安装有操控平台,平板电脑与无人机控制器直接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可以读取到无人机的相关状态信息,并展示在操控平台的界面之中。
[0011]优选的是,所述手机设备上安装有勘测平台,平板电脑和手机设备之间采用热点连接,建立socket数据长连接,实现无人机的位置信息实时传输至勘测平台,勘测平台接收到操控平台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编辑,将成果通过HTTPS传输至勘测数据云平台(即信息存储处理系统),现场查勘平台直接获取到勘测数据云平台的勘测成果进行数据展示。
[0012]此处的数据主要是杆塔的点位信息,即杆塔所处位置、周围地质地貌、植被覆盖状况、以及杆塔信息,所述杆塔信息包括:杆塔编号、杆塔材质、杆塔高度及杆塔上电力设备状态。
[0013]将无人机现场采集到的杆塔点位信息传输至勘测数据云平台后由勘测数据云平台将现场采集的照片和录音进行处理后判断故障类型,下发通知给现场负责区域人员维修。比如:杆塔编号:G05、经纬度:28.6864652747,115.8944835438、报修原因:断路器跳闸,变压器一、二次侧熔丝熔断,用户处无电、电压异常,报修时间:2020

12

17 17:11:28。负责人:湟源县配电运维班。
[0014]优选的是,所述无人机机身前、后方以及底部均配备双目视觉传感器,左、右侧配备红外传感器,为无人机进行横向飞行提供保护。
[0015]优选的是,所述无人机机身采用钛合金或镁合金材料。
[0016]优选的是,所述镜头模块包括1/2.3英寸CMOS传感器和22

77mm f/2.8

5.2镜头。
[0017]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勘测效率,缩短勘测周期,节省勘测人力成本,利用无人机技术,实现外业勘测人员固定位置勘测范围的延伸,提升勘测效率,降低人员数量需求,弥补外业勘测人员不足的影响,如果在比较复杂的环境,则使用无人机可以直接飞行至复杂地形的上空进行精确定位及拍照,有效解决查勘到位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无人机控制器与平板支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0021]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杆塔图像识别的配电网巡检系统,主要为识别配电网杆塔并将采集的点位信息和照片信息传输至勘测数据云平台。包括无人机1及无人机控制器2,以及与无人机控制器2通过数据线相连的平板电脑3,还包括与所述平板电脑3通过热点连接的手机设备4,还包括勘测数据云平台7,手机设备4通过HTTPS传输勘测数据至勘测数据云平台7。所述无人机1上搭载有镜头模块、红外成像仪10及紫外成像仪9,能够及时发现位于杆塔上的隐蔽性的发热故障点;及时发现绝缘设备的缺陷。
[0022]优选的是,所述无人机控制器2与平板电脑3之间的卡接结构为:无人机控制器2的前侧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可伸缩的固定杆15用于固定平板电脑支架,所述平板电脑支架包括T形杆16和与T形杆16相连的吸盘部17,所述吸盘部17与平板电脑3后侧相配合,所述T形
杆16包括横杆18和竖杆19,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一横杆的空腔内侧中部设置有弹簧20,弹簧20两端分别与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半圆弧卡臂21,所述半圆弧卡臂21与固定杆相互配合卡位。自然状态下,两个半圆弧卡臂21的间距大于两个固定杆15之间的间距,压紧状态下,两个半圆弧卡臂21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两个固定杆15之间的间距。
[0023]所述卡臂为具有一定长度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长度为2

5厘米,所述弧形凹槽的半径与所述固定杆的半径相配合。两个固定杆15的端头设置有固定横杆22。固定杆15拉出后固定横杆22与无人机控制器的距离与弧形凹槽长度一致。
[0024]优选的是,所述平板电脑上安装有操控平台,平板电脑与无人机控制器直接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可以读取到无人机的相关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杆塔图像识别的配电网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及无人机控制器,以及与无人机控制器通过数据线相连的平板电脑,还包括与所述平板电脑通过热点连接的手机设备,还包括勘测数据云平台,手机设备通过HTTPS传输勘测数据至勘测数据云平台,所述无人机上搭载有镜头模块、红外成像仪及紫外成像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杆塔图像识别的配电网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控制器与平板电脑之间的卡接结构为:无人机控制器的前侧设置有一对相互平行可伸缩的固定杆用于固定平板电脑支架,所述平板电脑支架包括T形杆和与T形杆相连的吸盘部,所述吸盘部与平板电脑后侧相配合,所述T形杆包括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包括第一横杆,第一横杆的空腔内侧中部设置有弹簧,弹簧两端分别与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和第三横杆的另一端均设置有半圆弧卡臂,所述半圆弧卡臂与固定杆相互配合卡位,自然状态下,两个半圆弧卡臂的间距大于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距,压紧状态下,两个半圆弧卡臂的间距小于或等于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距。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琰谭毓卿张海林田洪滨王兴顺李沛然梁珑卢耕儒杜涛景彦谢占兰卢涛冯小霞张青梅沈娟马雅静刘有文严隆兴余国栋杨品梅邓蓉辛小乐芦国云郭妍刘宝林马麒展毅晟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南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