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084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7
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属于稀土电解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定位机构(6)、钻孔装置和平台(14);从上至下依次为钻孔装置(50)、定位机构(6)、平台(14);其中,所述定位机构(6)固定被加工的石墨块;所述钻孔装置包括钻头(8),所述钻头(8)可以升降或左右运动;所述平台(14)承载被加工的石墨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钻制不平行的孔,有效减少在此孔基础上制作螺丝孔的螺纹承受的力量,防止石墨阳极因螺丝孔的螺纹损坏及造成的接触不良等缺陷,并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飘逸。并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飘逸。并可以有效减少粉尘的飘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属于稀土电解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石墨阳极是电解工业中用作电解阳极的石墨板、块或棒材,横截面常为矩形、圆弧形等。在电解槽运行过程中,石墨阳极随着电解的进行不断被消耗,石墨阳极经常需要更换。然而在相应石墨阳极制作方面却依旧沿用着手工将石墨材料进行打孔、攻丝制作成石墨阳极并安装导电板的工艺,或者简单地采用机械制作、安装石墨阳极导电板的工艺,螺丝孔采用简单的直线或圆弧形布置,生产效率低,制作的石墨阳极螺丝孔布置简单,易损坏,生产成本较高。
[0003]2019年06月05日公开、公告号CN210560810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阳极与挂具自动组装机,采用“包括:工作台、挂具卡紧器、石墨阳极卡紧器、用于对石墨阳极钻孔的第一电钻、用于对挂具钻孔的第二电钻、用于托起石墨阳极的托盘、机械手、控制器;工作台包括:底座、与底座相垂直的支撑板、用于连接第一电钻的第一横杆、用于连接第二电钻的第二横杆、用于连接机械手的第三横杆;底座的端部与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横杆、第二横杆、第三横杆固定于支撑板的顶部;支撑板上设置用于挂具卡紧器移动的第一滑轨和用于石墨阳极卡紧器移动的第二滑轨;控制器与机械手、第一电钻、第二电钻、挂具卡紧器、石墨阳极卡紧器相连接”技术方案,取得了“本技术中的组装机劳动强度小,便于组装,且装配准确性好”技术效果。
[0004]2012年05月16日公开、公开号CN102453930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石墨阳极及其更换方法,采用“该阳极整体为空心圆柱体,石墨阳极由多个阳极片组成,各阳极片之间并联,每一阳极片的顶面设有至少两个内丝孔;相邻的阳极片之间通过阳极导板连接,每个阳极导板设置于在石墨电解槽的上方,跨越两个相邻的阳极片;每个阳极导板为与石墨阳极片内径与外径尺寸都相同的金属导板,该金属导板与电源正极相连,该金属导板上也设有至少两个内丝孔,该金属导板上的内丝孔与相应两个相邻的石墨阳极片上的内丝孔一一对准,该金属导板上的内丝孔与阳极片上对应的内丝孔通过螺栓相连接”技术方案,取得了“本专利技术的石墨阳极,更换容易,且对电解炉内熔盐液面造成的波动小、炉温波动小、温差变化小、避免了死炉现象,提高了电解炉的使用寿命”技术效果。
[0005]2016年03月23日公开、公开号CN105414599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石墨模具生产的钻孔装置,采用“包括机座和钻台,机座上设有钻孔竖架和钻孔横架,钻孔竖架位于机座的两侧,钻孔横架位于钻孔竖架之间,钻孔横架上设有升降驱动机构,钻孔横架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升降平台和升降丝杆,升降丝杆安装于钻孔竖架内,升降丝杆连接有升降丝杆连接座,升降丝杆连接座连接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设有钻孔机构,钻孔机构包括钻孔电机和钻孔丝杆,钻孔电机连接有钻孔电机输出轴,钻孔电机输出轴连接有钻孔减速机,钻孔减速机连接钻孔丝杆,钻孔丝杆连接有钻孔座,钻孔座连接有钻杆”技术方案,取得了“该机器结构简单、针对性强、定位精确、钻孔效果好,很好地解决了石墨模具
生产中的钻孔问题”技术效果。
[0006]2015年12月30日公开、公开号CN20491425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石墨材料深长孔加工装置,采用“包括钻头组件、定位机构及定位托架;定位机构设置于定位托架上,定位机构包括一定位架,所述定位架固定设置有一定位钻套;钻头组件包括:第一钻头,至少用以在定位钻套上钻出一定位钻套孔;与第一钻头直径相同,且长度大于第一钻头的第二钻头,至少用以替换第一钻头,前端始终穿过所述定位钻套孔,并可在定位钻套孔内沿钻孔方向自由进退,在上下左右方向受定位钻套的约束不会移动偏向”技术方案,取得了“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保证定位钻套孔与钻床主轴有很好的同心度,在钻批量孔时,定位钻套跟随钻床主轴上下左右同步移动,可快捷准确地定位第二钻头,且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生产效率高”技术效果。
[0007]以上现有技术都存在结构复杂,以及由于石墨材料存在密度、硬度等不均匀现象,制作的石墨阳极内丝孔呈单排直线或弧形布置,导致石墨阳极的内丝孔易损坏等缺陷。为了减少石墨阳极的内丝孔易损坏等缺陷,必须保留足够的内螺纹壁厚度及足够的内丝孔深度,使得石墨阳极的利用率只有约60%。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包括:定位机构6、钻孔装置50和平台14;从上至下依次为钻孔装置50、定位机构6、平台14。所述定位机构6固定被加工的石墨块。所述钻孔装置50包括钻头8,所述钻头8可以升降或左右运动。所述平台14承载被加工的石墨块。
[0010]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优选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定位机构6从侧面固定被加工的石墨块。
[0011]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至少2个定位器61,所述2个定位器61可以同时作相向靠拢或相背分开运动。
[0012]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器61中心的铅垂点位于平台14的中心线上。
[0013]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器61呈“V”形。
[0014]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器61由角钢制成。
[0015]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优选技术方案之一,所述定位器61对被加工石墨块的相邻两侧面或被加工石墨块相邻两侧面的形成的角施加力量固定被加工的石墨块。
[0016]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再一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弹性材料65,所述弹性材料65位于定位器61的内侧。
[0017]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机构6还包括连杆26、卡环63和丝杆64。所述丝杆64的一端具有第一外螺纹65,自第一外螺纹65向另一端依次为第一外螺纹65、第二外螺纹66、凸台67和端头68,所述第一外螺纹65与第二外螺纹66反向。所述连杆26的底部有与第一外螺纹65或第二外螺纹66相适应的内螺纹。所述卡环63具有与丝杆64的第二外螺纹66和/或凸台 67、端头68相适应的内孔。所述丝杆64依次穿过卡环63和2个连杆26,凸台67嵌入卡环63的内孔,第一外螺纹65和第二外螺纹66分别穿过1个连杆26的内螺纹。所述2个连杆26的顶端分别与1个定位器61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器61内侧
固定有弹性材料65。
[0018]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再一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外螺纹65 与第二外螺纹66之间的过渡段69。
[0019]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台14倾斜与水平面呈第一夹角
ɑ
,和/或所述钻头8的中心线偏离铅垂线,呈第一夹角
ɑ

[0020]本技术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夹角...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包括:定位机构(6)、钻孔装置和平台(14);从上至下依次为钻孔装置、定位机构(6)、平台(14);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固定被加工的石墨块;所述钻孔装置包括钻头(8),所述钻头(8)可以升降或左右运动;所述平台(14)承载被加工的石墨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至少2个定位器(26),所述2个定位器(26)可以同时作相向靠拢或相背分开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定位器(26)之间中心的铅垂点位于平台(14)的中心线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26)的横截面呈“V”形。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石墨阳极钻孔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德华李向勇郭雪锋章立志邱家煌曾宪赟龚斌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科力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