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084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7
一种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方法,包括:在从由自湿式涂装室流向凹槽的一端或其附近的循环水、以及流入凹槽的一端或其附近且与积存在凹槽内的循环水混合的循环水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循环水中,添加微纳米气泡,并形成涂料浮泥,从循环水中除去涂料浮泥的全部或一部分,接着,使循环水从凹槽的另一端或其附近返回湿式涂装室。近返回湿式涂装室。近返回湿式涂装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更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将在湿式涂装室回收的剩余涂料高效地转化为不粘性且易除去的涂料浮泥,以减少沉积于凹槽(pit)等的涂料污泥(淤泥,sludge)的量的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用循环水捕集未在湿式涂装室中涂布的剩余涂料。接着,除去被循环水捕集的剩余涂料,在湿式涂装室中再次使用除去了剩余涂料的循环水。为此,提出了多种除去被湿式涂装室循环水捕集的剩余涂料的方法。
[0003]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涂装室的污水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使待涂布涂料的被涂装物位于上方,且在其下方具备装满捕集液的捕集槽的涂装室中,捕集槽内具备曝气器,该曝气器的喷出口设置为大致水平方向。
[0004]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利用气泡使涂料残渣分别气泡分离成溶剂和不粘化的涂料屑,并上浮到液面从而分离净化的方法,所述气泡是通过湿式涂装室的文丘里作用将碱性离子水性洗涤剂固有的极细小的气泡进行超微粒子化而得到的气泡,所述涂料残渣是涂料雾混入湿式涂装室循环水中而形成的涂料残渣。
[0005]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使用了微气泡的涂装室的涂料雾除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微气泡产生机构产生的微气泡排出到涂装室的涂料淤泥处理槽内的涂装室循环水中,并将引自涂料淤泥处理槽的混入有微气泡的涂装室循环水在涂装室的排气管道内进行喷雾,从而与涂装室排气中的涂料雾接触。
[0006]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涂装雾除去装置,其中,在镜筒1内的上部配置旋转用风扇4,将涂装雾流从下方吸入到镜筒内,将产生微气泡的喷嘴2朝向下方配置,通过从喷嘴以膜状扩散的水微粒子群与涂装雾上升流的混流,而形成旋转区域,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或涂装雾吸附于漂浮在该区域内的包含微气泡的水微粒子群,进行氧化处理。
[0007]现有技术文献
[0008]专利文献
[0009]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

074084号公报;
[0010]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269024号公报;
[0011]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7

100049号公报;
[0012]专利文献4:日本技术注册第31581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3]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14]水性涂料淤泥或用亲水性不粘化剂处理的涂料淤泥具有强亲水性。另一方面,微
气泡是疏水性的。因此,微气泡难以附着于淤泥,不能充分发挥提高上浮性的效果,循环水的澄清性可能不稳定。
[001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微纳米气泡的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
[0016]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17]为达成上述目的而研究的结果,完成了包含以下方式的本专利技术。
[0018]〔1〕一种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其中,
[0019]具有:用于使循环水从湿式涂装室流向凹槽的排出通道、凹槽、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以及用于使循环水从凹槽流向湿式涂装室的供给通道,
[0020]排出通道的出口设置于凹槽的一端或其附近,
[0021]供给通道的入口设置于凹槽的另一端或其附近,
[0022]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的微纳米气泡排出口设置于从由在排出通道内流通循环水的位置、在排出通道的出口与积存在凹槽内的循环水之间流通循环水的位置、以及在凹槽内且从排出通道的出口排出的循环水与积存在凹槽内的循环水混合的位置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个位置。
[0023]〔2〕如〔1〕所述的装置,其中,
[0024]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的微纳米气泡排出口的设置位置,是由循环水流动而产生的剪切速度为0.5~50s
‑1的位置。
[0025]〔3〕如〔1〕或〔2〕所述的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其中,
[0026]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为加压溶解式。
[0027]〔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
[0028]在凹槽内且在靠近供给通道的入口的一侧还具有取水装置。
[0029]〔5〕一种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方法,其中,
[0030]包括:
[0031]在从由自湿式涂装室流向凹槽的一端或其附近的循环水、以及流入凹槽的一端或其附近且与积存在凹槽内的循环水混合的循环水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循环水中,添加微纳米气泡,并形成涂料浮泥;
[0032]接着,从循环水中除去涂料浮泥的全部或一部分;
[0033]接着,使循环水从凹槽的另一端或其附近返回湿式涂装室。
[0034]〔6〕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
[0035]要被添加微纳米气泡的循环水以0.5~50s
‑1的剪切速度流动。
[0036]〔7〕如〔5〕或〔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中,
[0037]添加到循环水中时的微纳米气泡的平均直径为100μm以下。
[0038]专利技术效果
[003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无论在湿式涂装室回收的剩余涂料是亲水性还是疏水性的,都能够将该剩余涂料高效地转化为不粘性且易除去的涂料浮泥(絮凝物、渣),以减少沉积于凹槽等的涂料污泥(淤泥)的量。另外,能够使回流到湿式涂装室的循环水的澄清性稳定。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表示用于实施实施例1的方法的凹槽的立体图。
[0041]图2是从侧面观察图1所示的凹槽时的示意图。
[0042]图3是表示用于实施实施例2的方法的凹槽的立体图。
[0043]图4是从侧面观察图3所示的凹槽时的示意图。
[0044]图5是从侧面观察用于实施比较例1的方法的凹槽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本专利技术的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具有:用于使循环水从湿式涂装室流向凹槽的排出通道(以下,也称作排出管)、凹槽、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以及用于使循环水从凹槽流向湿式涂装室的供给通道(以下,也称作供给管)。排出通道的出口设置于凹槽的一端或其附近,供给通道的入口设置于凹槽的另一端或其附近。需要说明的是,凹槽的端是指:长方形凹槽中,长方形的对置的两个边的至少一边;圆形凹槽中,中心槽(center well)(内周)边缘的至少一处和外周边缘的至少一处。端的附近是指:考虑到实际运用上需要的设备等的尺寸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认为是凹槽的端的范围的区域。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使用长方形凹槽。
[0046]作为能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以及处理方法的湿式涂装室,例如,可举出由水膜状循环水捕集剩余涂料的水流板式(水膜式)涂装室、由喷淋状循环水捕集剩余涂料的喷淋式涂装室、将水膜式与喷淋式组合的水膜—喷淋式涂装室、将因旋涡室中的离心力而分离的剩余涂料捕集于水膜状循环水中的文丘里式涂装室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湿式涂装室循环水的处理装置,其中,具有:用于使循环水从湿式涂装室流向凹槽的排出通道、凹槽、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以及用于使循环水从凹槽流向湿式涂装室的供给通道,排出通道的出口设置于凹槽的一端或其附近,供给通道的入口设置于凹槽的另一端或其附近,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的微纳米气泡排出口设置于从由在排出通道内流通循环水的位置、在排出通道的出口与积存在凹槽内的循环水之间流通循环水的位置、以及在凹槽内且从排出通道的出口排出的循环水与积存在凹槽内的循环水混合的位置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个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中,微纳米气泡产生装置的微纳米气泡排出口的设置位置,是由循环水流动而产生的剪切速度为0.5~50s
‑1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松道雄吉田恒行饭村晶寺嵨光春
申请(专利权)人:栗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