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负反馈的驱动电路及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5075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双负反馈的驱动电路及驱动系统。该基于双负反馈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流负反馈模块,电流负反馈模块与工作负载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反馈工作负载关联的第一反馈信号;电压负反馈模块,电压负反馈模块与工作负载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反馈工作负载关联的第二反馈信号;驱动模块,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处理器电连接,驱动模块的反馈输入端与电流负反馈模块和电压负反馈模块电连接,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工作负载电连接,用于接收处理器发送的不同驱动信号,并基于接收的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对驱动信号处理以生成用于驱动工作负载进行工作的目标驱动信号。实现提高驱动的响应速度。该驱动系统包括该驱动电路。动电路。动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负反馈的驱动电路及驱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双负反馈的驱动电路及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驱动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提高驱动的响应速度也越来越重要。
[0003]目前,在一些驱动电路中,为了提高驱动工作负载工作的准确性,例如驱动雕刻头雕刻的准确性,会在驱动电路中设置电流负反馈,从而提高驱动工作负载工作的准确性。
[0004]然而,雕刻头包括有电感线圈,因此电流负反馈在不同的频率的输入电流驱动下的增益却相差比较大,驱动电路的频响曲线不再平直,导致驱动的响应速度变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提高驱动的响应速度的基于双负反馈的驱动电路及驱动系统。
[0006]一种基于双负反馈的驱动电路,包括:
[0007]电流负反馈模块,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与工作负载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反馈所述工作负载关联的第一反馈信号;
[0008]电压负反馈模块,所述电压负反馈模块与所述工作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反馈所述工作负载关联的第二反馈信号;
[0009]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反馈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电压负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工作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不同驱动信号,并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对所述驱动信号处理以生成用于驱动所述工作负载进行工作的目标驱动信号。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包括:
[0011]电流采样单元,所述电流采样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工作负载串联,所述电流采样单元的另一端接地,用于采集与所述工作负载串联的电流信号,并将串联的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转化的电压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反馈信号;
[0012]第一反馈单元,所述第一反馈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和所述工作负载的连接端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反馈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反馈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反馈至所述驱动模块。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包括m个电流采样电阻,所述多个电流采样电阻中每n个电流采样电阻相互并联为合并支路,合并支路之间依次串联;
[0014]其中,m为n的整数倍,n≥2。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流采样电阻为康铜丝门型电阻。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负反馈模块包括:
[0017]电压采样单元,所述电压采样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作负载关联的电压信号分压,分压后的电压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反馈信号;
[0018]第二反馈单元,所述第二反馈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馈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反馈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反馈至所述驱动模块。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0]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用于对所述驱动电路散热。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0022]至少一个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的信号输入端作为所述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反馈输入端作为所述驱动模块的反馈输入端分别与电流负反馈模块、电压负反馈模块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均流电阻与工作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从所述处理器接收所述驱动信号,并基于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分别对所述驱动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后作为所述目标驱动信号传输给所述工作负载,以驱动所述工作负载工作。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芯片为多个,多个驱动芯片包括:
[0024]主驱动芯片,被配置有信号输入引脚、反馈输入引脚和至少一运放输出引脚,所述信号输入引脚用于接收所述驱动信号,所述反馈输入引脚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以基于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对所述驱动信号进行运放处理,并对运放处理后的驱动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
[0025]至少一个从驱动芯片,至少一个从驱动芯片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主驱动芯片的运放输出引脚电连接,每个所述从驱动芯片用于从所述主驱动芯片接收所述运放处理后的驱动信号,并对所述运放处理后的驱动信号功率放大处理;
[0026]其中,所述主驱动芯片输出的功率放大后的驱动信号以及每个所述从驱动芯片输出的功率放大后的驱动信号合并至所述工作负载的输入端。
[002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驱动芯片包括:
[0028]运放集成单元,所述运放集成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驱动信号,所述运放集成单元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以及所述电压负反馈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电流反馈信号和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并基于所述电流反馈信号和所述电压反馈信号对所述驱动信号进行运放处理;
[0029]第一放大集成单元,所述第一放大集成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运放集成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对所述运放处理后的驱动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
[0030]每个所述从驱动芯片包括:
[0031]第二放大集成单元,所述第二放大集成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运放集成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运放处理后的驱动信号,并对所述运放处理后的驱动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处理;
[0032]其中,所述第一放大集成单元输出的功率放大后的驱动信号以及每个所述第二放大集成单元输出的功率放大后的驱动信号合并至所述工作负载的输入端。
[0033]一种基于双负反馈的驱动系统,包括如上述的驱动电路。
[0034]上述的基于双负反馈的驱动电路,包括电流负反馈模块,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与工作负载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反馈所述工作负载关联的第一反馈信号;电压负反馈模块,所述电压负反馈模块与所述工作负载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反馈所述工作负载关联的第二反馈信号;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反馈输入端与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和所述电压负反馈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工作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不同驱动信号,并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对所述驱动信号处理以生成用于驱动所述工作负载进行工作的目标驱动信号,由于工作负载包括有电感元件,而电压不受电感元件的影响,通过在电流负反馈的基础上增加电压负反馈,实现提高驱动的响应速度。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负反馈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流负反馈模块,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与工作负载的输出端电连接,用于反馈所述工作负载关联的第一反馈信号;电压负反馈模块,所述电压负反馈模块与所述工作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反馈所述工作负载关联的第二反馈信号;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反馈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电压负反馈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工作负载的输入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处理器发送的不同驱动信号,并基于接收的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对所述驱动信号处理以生成用于驱动所述工作负载进行工作的目标驱动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负反馈模块包括:电流采样单元,所述电流采样单元的一端与所述工作负载串联,所述电流采样单元的另一端接地,用于采集与所述工作负载串联的电流信号,并将串联的电流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电流信号转化的电压信号作为所述第一反馈信号;第一反馈单元,所述第一反馈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和所述工作负载的连接端点电连接,所述第一反馈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模块的反馈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反馈至所述驱动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包括m个电流采样电阻,所述m个电流采样电阻中每n个电流采样电阻相互并联为合并支路,合并支路之间依次串联;其中,m为n的整数倍,n≥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样电阻为康铜丝门型电阻。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负反馈模块包括:电压采样单元,所述电压采样单元包括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压采样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作负载关联的电压信号分压,分压后的电压信号作为所述第二反馈信号;第二反馈单元,所述第二反馈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反馈单元的另一端和所述驱动模块的反馈输入端电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二反馈信号反馈至所述驱动模块。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模块,所述散热模块用于对所述驱动电路散热。7.如权利要求1

6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承刚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