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867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测试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正面与拉门通过合页铰接,所述机箱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口,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且机箱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夹紧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冲击机构;所述冲击机构包括安装柱、冲击块、U型块、连接杆、微型电机、第一齿轮、第一连接轴、连接块、柱形杆、圆形板;所述微型电机设置在机箱内。该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可以使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同时转动,从而可以使两个弧形夹块与U型块同步移动,最后可以实现夹紧时便可以进行冲击测试工作,达到省时目的。达到省时目的。达到省时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


[0001]本技术涉及测试台
,具体为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

技术介绍

[0002]瞄准镜,或称光学瞄准装置,其起源已经很难考证。据说至少在16世纪的欧洲,就已经有人尝试过在枪托上固定眼镜镜片。有文字记载,在19世纪以前,火器上已经有了望远镜式的瞄准装置,可用于在弱光条件下的瞄准。瞄准镜可以分为全息瞄准镜、内红绿点瞄准镜、激光瞄准镜。到了19世纪40年代,一些美国枪械技工就开始制造带光学瞄准装置的枪械。1848年纽约州的摩根
·
詹姆斯设计了一种与枪管同样长度的管形瞄准装置,该装置的后半部安装了玻璃透镜,并有2条用于瞄准的十字线。后来,类似的瞄准装置在美国内战中得到应用。但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瞄准镜,则诞生在1904年,由德国的卡尔蔡司研制,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瞄准镜开始发展成熟,在瞄准镜的生产后,需要用到冲击测试台来检测其遭受一定冲击力的表现状况,现有的测试台需要对瞄准镜进行夹紧后,再进行冲击测试,步骤繁琐,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解决了上述背景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正面与拉门通过合页铰接,所述机箱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口,所述机箱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且机箱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夹紧机构的上方设置有冲击机构;
[0005]所述冲击机构包括安装柱、冲击块、U型块、连接杆、微型电机、第一齿轮、第一连接轴、连接块、柱形杆、圆形板;
[0006]所述微型电机设置在机箱内,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的顶部与第一连接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的顶部依次贯穿承载板的底部、机箱内壁的顶部延伸至与圆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柱形杆固定安装在圆形板上,所述连接块活动套设在柱形杆的外壁上,所述柱形杆的一端与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销活塞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安装在U型块的一侧。
[0007]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的顶部与机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垫的数量为四个,通过在机箱的底部安装四个防滑垫可以在瞄准镜冲击测试时起到防滑的作用,避免在冲击测试时出现偏移。
[0008]优选的,所述微型电机的底部与减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减振板的右侧与机箱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安装的减振板可以对微型电机减振,降低微型电机产生的振动幅度。
[0009]优选的,所述U型块活动套设在安装柱的外壁上,所述冲击块活动套设在安装柱的
外壁上,所述冲击块的底部与U型块的顶部接触,通过设置的冲击块对瞄准镜进行冲击测试。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柱的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固定板上,所述L型固定板的一端与机箱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L型固定板可以对安装柱固定支撑。
[0011]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第二连接轴、第二齿轮、第三连接轴、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连接轴的外壁上,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三连接轴的外壁上,通过设置的夹紧机构可以对瞄准镜夹紧。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的底部均与固定板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两端与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的顶部贯穿承载板的底部延伸至与弧形夹具固定安装,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且承载板的两端与机箱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的承载板可以有效使瞄准镜完成冲击测试工作。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该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该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通过启动微型电机可以使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连接轴、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同时转动,从而可以使两个弧形夹块与U型块同步移动,最后可以实现夹紧时便可以进行冲击测试工作,达到省时目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图1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图1平面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机箱、2拉门、3防滑垫、4L型固定板、5冲击机构、501安装柱、502冲击块、503U型块、504连接杆、505微型电机、506第一齿轮、507第一连接轴、508连接块、509柱形杆、510圆形板、6减振板、7夹紧机构、701第二连接轴、702第二齿轮、703第三连接轴、704第三齿轮、8固定板、9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包括机箱1,机箱1的正面与拉门2通过合页铰接,机箱1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口,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7,且机箱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3,防滑垫3的顶部与机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防滑垫3的数量为四个,其特征在于:夹紧机构7的上方设置有冲击机构5;
[0024]冲击机构5包括安装柱501、冲击块502、U型块503、连接杆504、微型电机505、第一齿轮506、第一连接轴507、连接块508、柱形杆509、圆形板510;
[0025]微型电机505的底部与减振板6的顶部固定连接,减振板6的右侧与机箱1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微型电机505为正反转电机,微型电机505设置在机箱1内,微型电机505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506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齿轮506的顶部与第一连接轴507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507的顶部依次贯穿承载板9的底部、机箱1内壁的顶部延伸至与圆形板510的底部固定连接,柱形杆509固定安装在圆形板510上,连接块508活动套设在柱形杆509的外壁上,柱形杆509的一端与连接杆504的一端通过销活塞连接,连接杆504的另一端安装在U型块5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包括机箱(1),所述机箱(1)的正面与拉门(2)通过合页铰接,所述机箱(1)的底部开设有圆形口,所述机箱(1)的内部设置有夹紧机构(7),且机箱(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7)的上方设置有冲击机构(5);所述冲击机构(5)包括安装柱(501)、冲击块(502)、U型块(503)、连接杆(504)、微型电机(505)、第一齿轮(506)、第一连接轴(507)、连接块(508)、柱形杆(509)、圆形板(510);所述微型电机(505)设置在机箱(1)内,所述微型电机(505)的输出端与第一齿轮(50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06)的顶部与第一连接轴(50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507)的顶部依次贯穿承载板(9)的底部、机箱(1)内壁的顶部延伸至与圆形板(51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柱形杆(509)固定安装在圆形板(510)上,所述连接块(508)活动套设在柱形杆(509)的外壁上,所述柱形杆(509)的一端与连接杆(504)的一端通过销活塞连接,所述连接杆(504)的另一端安装在U型块(50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3)的顶部与机箱(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垫(3)的数量为四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瞄准镜测试的冲击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电机(505)的底部与减振板(6)的顶部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同海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奥泰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