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57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及空调器,空调器具有出风口,散风组件包括:第一散流板,第一散流板上设有散风孔;第一静叶部,第一静叶部设在散风孔内;第二静叶部,第二静叶部设在散风孔内,第二静叶部的一端与散风孔的内壁连接,第二静叶部的另一端与第一静叶部的外壁连接;第二散流板,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第二散流板位于第一散流板的外侧,第二散流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第一散流板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第一散流板和第二散流板的中间部分间隔开以限定出导风腔,第二散流板上设有多个与导风腔连通的出风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可以避免气流直吹用户,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出风强度具有一定的冲击力,长期被空调冷风或热风直吹对身体健康有一定危害,而且出风直吹到用户时,用户体验感较差,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所述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可以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000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散风组件。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所述空调器具有出风口,所述散风组件包括:第一散流板,所述第一散流板上设有散风孔,所述第一散流板适于打开或遮挡所述出风口;用于将气流打散的第一静叶部,所述第一静叶部设在所述散风孔内;用于将气流打散的第二静叶部,所述第二静叶部设在所述散风孔内,在所述散风孔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静叶部的一端与所述散风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静叶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静叶部的外壁连接;第二散流板,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散流板位于所述第一散流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散流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散流板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散流板和所述第二散流板的中间部分间隔开以限定出导风腔,所述第二散流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导风腔连通的出风孔。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通过在第一散流板上设置散风孔,且散风孔内设置有第一静叶部和第二静叶部,当散风孔内的气流流经第一静叶部和第二静叶部时,第一静叶部和第二静叶部均可以将气流打散,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为柔和。此外,第一散流板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散流板,气流在经过第一静叶部和第二静叶部的第一次打散后,可以通过第二散流板上的出风孔后第二次进行打散,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气流的柔和性,从而可以避免气流直吹用户,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叶部包括:第一轮毂;和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静叶部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叶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轮毂的外壁连接,在所述散风孔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叶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叶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在所述第一轮毂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静叶部包括:第二轮毂,在所述散风孔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轮毂环绕在所述第一叶片的外侧;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的一端与所述散风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叶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轮毂的外壁连接,在所述散风孔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叶片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叶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叶片在所述
第二轮毂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同或相反。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的数量N1,所述第二叶片的数量为N2,且满足:2≤N2/N1≤5。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风孔为多个,多个所述散风孔在所述第一散流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开,每个所述散风孔内均设有所述第一静叶部和所述第二静叶部。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毂的中心设有枢转孔,所述散风组件还包括:多个百叶,每个所述百叶的一端具有枢转轴,所述枢转轴可转动地设在所述枢转孔内;连杆,所述连杆沿所述第一散流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杆与多个所述百叶均转动连接以使多个所述百叶同步转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流板的一端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散流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散风组件还包括:滑块,所述第一散流板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连杆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滑槽滑动配合;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滑块驱动所述连杆移动。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块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和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所述配合部可滑动地嵌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流板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沿所述第一散流板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散流板与所述第二滑槽相对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散风组件还包括:滑扣,所述滑扣的一端形成为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穿设在所述固定孔内,所述滑扣的另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二滑槽内。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静叶部、所述第二静叶部和所述第一散流板为一体成型件。
[00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上述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
[00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第一散流板上设置散风孔,且散风孔内设置有第一静叶部和第二静叶部,当散风孔内的气流流经第一静叶部和第二静叶部时,第一静叶部和第二静叶部均可以将气流打散,使得空调器的出风更为柔和。此外,第一散流板的外侧还设置有第二散流板,气流在经过第一静叶部和第二静叶部的第一次打散后,可以通过第二散流板上的出风孔后第二次进行打散,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气流的柔和性,从而可以避免气流直吹用户,进而提升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0019]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散风组件的后视图;
[0021]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3是图1中B

B处的剖视图;
[0023]图4是图1中C

C处的剖视图;
[0024]图5是图4中D处的放大图;
[0025]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散风组件的立体图;
[0026]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散风组件的爆炸图;
[0027]图8是图7中E处的放大图;
[0028]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散风组件的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
[0029]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组件的爆炸图;
[0030]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其中散风组件遮挡出风口;
[0031]图12是图11中F

F处的剖视图;
[0032]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其中散风组件打开出风口;
[0033]图14是图13中G

G处的剖视图;
[0034]图1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其中散风组件遮挡出风口;
[0035]图16是图15中H

H处的剖视图;
[0036]图1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空调器的主视图;其中散风组件打开出风口;
[0037]图18是图17中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具有出风口,所述散风组件包括:第一散流板,所述第一散流板上设有散风孔,所述第一散流板适于打开或遮挡所述出风口;用于将气流打散的第一静叶部,所述第一静叶部设在所述散风孔内;用于将气流打散的第二静叶部,所述第二静叶部设在所述散风孔内,在所述散风孔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静叶部的一端与所述散风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静叶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静叶部的外壁连接;第二散流板,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二散流板位于所述第一散流板的外侧,所述第二散流板的宽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散流板宽度方向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散流板和所述第二散流板的中间部分间隔开以限定出导风腔,所述第二散流板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导风腔连通的出风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叶部包括:第一轮毂;和第一叶片,所述第一叶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静叶部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叶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轮毂的外壁连接,在所述散风孔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叶片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叶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叶片在所述第一轮毂的周向方向间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静叶部包括:第二轮毂,在所述散风孔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轮毂环绕在所述第一叶片的外侧;第二叶片,所述第二叶片的一端与所述散风孔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叶片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轮毂的外壁连接,在所述散风孔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叶片倾斜设置,所述第二叶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叶片在所述第二轮毂的周向方向间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叶片的倾斜方向相同或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调器的散风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的数量N1,所述第二叶片的数量为N2,且满足:2≤N2/N1≤5。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