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读/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9529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盘读/写装置包括机架、可滑动地承载于机架上的光学读/写头模组以及在机架与光学读/写头模组之间传递驱动力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螺杆、支承电机与螺杆的电机座及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部、与固定部相对而设的且与螺杆啮合的啮合部、以及连接固定部和啮合部的连接部。机架上设有止挡部,啮合部连接有限位部,限位部位于螺杆与止挡部之间并可随啮合部以连接部与啮合部的连接处为中心旋转,以从与止挡部分离的位置旋转到被止挡部止挡的位置。所述止挡部可止挡限位部的转动,即便啮合部受到螺杆的作用力过大,也不会失去对啮合部的限位,可以有效避免跳齿现象,确保光学读/写头资料读/写操作的稳定性与精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盘读/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传动稳定、精确性较高的光学读/写头。技术背景光盘读/写装置是影音设备上重要的设备之一,可用于从光盘中读取、读写各种图文、 声音与影像资料,因此,除要求具备一定的读写速度外,资料读写的精确性也是衡量光盘读 /写装置品质的重要指标,而资料读写的精确性则受到传输光学读/写头的传动机构运作的稳 定性与精确性的较大影响。目前常用光学读/写头之传动机构置于光盘读/写装置中,其包括一步进电机、 一螺杆以 及一与螺杆啮合的连接件。步进电机与螺杆相连接,并带动螺杆作正反转运动。螺杆上设有 螺形凹槽。连接件一端为固定端,固定在承载光学读/写头的滑座上,该固定端垂直延伸而 成一竖直挡板,挡板上具弧形凸齿,可嵌合于螺形凹槽中。步进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进而通 过该连接件带动滑座,从而带动光学读/写头作前后移动以读取光盘。但是,上述光学读/写头传动机构带动光学读/写头移动读取光盘时,因为螺杆会作正反 转动,螺杆作用于连接件挡板上的弧形凸齿上的径向分力会使弧形凸齿产生跳齿现象,如此 容易造成光学读/写头震动及资料搜寻失误,在读取资料时,会降低光盘读/写装置读取资料 的精确性,而且在可写入式光盘读/写装置上写入资料时,也会造成写入错误。因此,为减少光盘读/写装置读/写资料时造成的错误,提高光学读/写头的传动稳定性 与精确性,应当防止此种跳齿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传动稳定、精确性较高的光盘读/写装置。一种光盘读/写装置,包括机架、可滑动地承载于机架上的光学读/写头模组以及在机 架与光学读/写头模组之间传递驱动力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螺 杆、支承电机与螺杆的电机座及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部、与固定部相对而设的且与 螺杆啮合的啮合部、以及连接固定部和啮合部的连接部。机架上设有止挡部,啮合部连接有 限位部,限位部位于螺杆与止挡部之间并可随啮合部以连接部与啮合部的连接处为中心旋转 ,以从与止挡部分离的位置旋转到被止挡部止挡的位置。所述止挡部可止挡限位部的转动,即便啮合部受到螺杆的作用力过大,也不会失去对啮合部的限位,可以有效避免跳齿现象,提高传动机构传动的稳定性与精确性,如此也可以确 保光学读/写头资料读/写操作的稳定性与精确性。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光盘读/写装置组合翻转后的立体图。图2是图l光盘读/写装置组合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的传动机构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的传动机构作用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 一较佳实施例的光盘读/写装置10包括机架20、可滑动地承载于机架 20上的光学读/写头模组30、在机架20与光学读/写头模组30之间传递驱动力的传动机构40以 及设于机架20上的主轴电机60 。机架20具有一基本成长方形的基板22、第一导杆24a以及第二导杆24b,基板22中心开设 有基本成长方形的开口26,第一导杆24a、第二导杆24b彼此平行且分别设置于开口26的长边 两侧。光学读/写头模组30、传动机构40及主轴电机60均置于基板22上,主轴电机60驱动光 盘(图未示)高速旋转,传动机构40驱动光学读/写头模组30在开口26提供的空间内移动以读 取光盘。光学读/写头模组30主体基本成长方形,包括滑座32,分别凸设于滑座32两侧的用以可 滑动地套设在第一导杆24a上的套筒型的第一卡勾部34以及用以可滑动地卡设在第二导杆 24b的C型的第二卡勾部36。传动机构40设于基板22上,包括步进电机44、螺杆46、支承步进电机44与螺杆46的电机 座48以及连接件50。步进电机44、螺杆46和电机座48设于第一导杆24a同侧。螺杆46从步进电机44延伸出来 且平行于第一导杆24a设置,螺杆46上设螺旋凹槽460。电机座48包括间隔设于螺杆46相对两 端的第一支承部480、第一支承部482以及连接第一支承部480和第一支承部482的第三支承部 484。第一支承部480基本垂直地连接第三支承部484的一端以支承步进电机44,第二支承部 484基本垂直地连接第三支承部484的另一端以支承承螺杆46,第三支承部484基本平行地固 定于基板22上。螺杆46可由步进电机44驱动作正反转运动,从而可将步进电机44的旋转输出 转换为线性输出。连接件50连接螺杆46与光学读/写头模组30用以将螺杆46输出的驱动力传递至光学读/写 头模组30。请一同参阅图3及图4,连接件50包括固定部52、与固定部52相对而设的啮合部54、从啮合部54端缘弯折延伸而成的限位部55、连接固定部52和啮合部54的连接部56以及弹 性抵顶固定部52和啮合部54的弹簧58。固定部52包括与滑座32固定连接的固定板520、从固定板520弯折一定角度(本实施例优 选的角度为90度)延伸而成的安装板522以及在沿螺杆46轴线0-0的方向上较固定板520突出的 制动板524。安装板522上向啮合部54方向凸设有供弹簧58—端套设其上的第一凸柱(未标示 )。 一旦光学读/写头模组30移动至光盘内侧数据轨道时,制动板524与基板22的内缘220接触 ,起到对光学读/写头模组30的辅助定位作用,防止滑座32与主轴电机60直接触碰、避免损 坏光学读/写头模组30。啮合部54包括与安装板522基本平行的啮合板540、设于啮合板540上的一对凸齿542、供 弹簧58套设的第二凸柱(未标示),凸齿542与第二凸柱分别设置于啮合板540的相对连侧面上 。限位部55成对、并排地连接啮合部54的端部,从而限位部55作为悬臂与啮合部54构成L 形状。每个限位部55包括与啮合部54连接的固定端550、与固定端550相对的自由端552以 及与凸齿542相背离的外缘面554。连接部56包括连接固定部52与啮合板540的连接臂560以及开设于连接臂560上的用以将 连接件50从模具中脱离出来的脱模孔562 。一般而言,步进电机44、螺杆46以及电机座48预先即已组合在一起作为一个部件与其他 部件装配。因此,直接将电机座48的第三支承部484固定于紧靠第一导杆24a—侧的基板22上 ,即可固定步进电机44与螺杆46。将限位部55插设于螺杆46与电机座58的第三支承部484之 间,使限位部55的外缘面554与电机座58的第三支承部484相对。弹簧58卡于安装板522与啮 合板540之间,弹簧58弹力迫使啮合板540推动其上的凸齿542与螺杆46上的凹槽460保持啮合 状态。将固定部52的固定板520固定于滑座32上。将滑座32的第一卡勾部34套装于第一导杆 24a上,第二卡勾部36勾挂于第二导杆42b上,将载有滑座32之第一导杆24a、第二导杆24b分 别固定于基板22上的开口26长边的两侧。在此之间,需调节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位置,特别 是调整限位部55的外缘面554与电机座58的第三支承部484之间间隙546的大小H以使电机座 48的第三支承部484 (作为止挡部)与阻止限位部55的过度旋转,防止啮合部54受到螺杆46径 向分力后旋转过大角度而造成啮合部54上的凸齿542与螺杆46上的凹槽460分离,防止跳齿。也就是说,为使凸齿542与凹槽460保持啮合,防止跳齿,需要满足0〈2XRlX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读/写装置,包括:机架、可滑动地承载于所述机架上的光学读/写头模组以及在所述机架与所述光学读/写头模组之间传递驱动力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螺杆、支承所述电机与螺杆且设置于机架上的电机座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相对而设的且与所述螺杆啮合的啮合部、以及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啮合部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止挡部,所述啮合部连接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螺杆与所述止挡部之间并可随所述啮合部以所述连接部与啮合部的连接处为中心旋转,以从与所述止挡部分离的位置旋转到被所述止挡部止挡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光盘读/写装置,包括机架、可滑动地承载于所述机架上的光学读/写头模组以及在所述机架与所述光学读/写头模组之间传递驱动力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电机、由所述电机驱动的螺杆、支承所述电机与螺杆且设置于机架上的电机座及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相对而设的且与所述螺杆啮合的啮合部、以及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啮合部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设有止挡部,所述啮合部连接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螺杆与所述止挡部之间并可随所述啮合部以所述连接部与啮合部的连接处为中心旋转,以从与所述止挡部分离的位置旋转到被所述止挡部止挡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盘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包 括支承所述电机的第一支承部以及支承所述螺杆的第二支承部,所述第一支承部与第二支承 部间隔设置于所述螺杆两端,所述止挡部位于所述第一支承部与第二支承部之间并且连接所 述第一支承部与第二支承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读/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承 部与第二支承部固设于机架上,所述限位部为所述机架本身所有的与所述螺杆对应的部分区 域。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宏明戴喜平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