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高效的生物制药用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3395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高效的生物制药用发酵罐,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罐体、冷却水总管和换热水总管,罐体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罐体内部开设有相互隔绝的水冷主腔和发酵腔;罐体周侧面分别固定连通有冷却水支管和换热水支管;冷却水支管和换热水支管一端均与水冷主腔固定连通;冷却水支管一端与冷却水总管固定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水冷主腔、第一水冷分腔和第二水冷分腔的设计,变传统发酵罐的单一外冷却模式为内外同步冷却双模式,通过内外同步冷却双模式效果的实现,继而有效提高该发酵罐的冷却速率和恒温保持效果。持效果。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高效的生物制药用发酵罐


[0001]本技术属于生物制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高效的生物制药用发酵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大部分药物中都含有有机物成份,这些成份需要经过微生物发酵才能获得,所以目前药物生产中均使用到了发酵罐,发酵罐是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能够生产抗生素、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等有机物;而微生物在发酵时需要进行搅拌,搅拌能够使空气与发酵液混合,促使氧气溶解在发酵液中,以保证供给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提高发酵罐的发酵效率。
[0003]然而现有的发酵罐均采用单向搅拌结构,因而搅拌强度和搅拌效果不够理想,且现有的发酵罐冷却时只能实现外部冷却,而不能实现内部冷却,因而冷却效率和冷却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高效的生物制药用发酵罐,通过布水内轴、冷却外轴套、水冷主腔、第一水冷分腔和第二水冷分腔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发酵罐冷却及混料效果差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稳定高效的生物制药用发酵罐,包括罐体、冷却水总管和换热水总管,所述罐体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罐体内部开设有相互隔绝的水冷主腔和发酵腔;所述罐体周侧面分别固定连通有冷却水支管和换热水支管;所述冷却水支管和换热水支管一端均与水冷主腔固定连通;所述冷却水支管一端与冷却水总管固定连通;所述换热水支管一端与换热水总管固定连通;
[0007]所述罐体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主驱动电机和充氧泵;所述罐体轴心位置设置有布水内轴;所述布水内轴底部与罐体转动连接;所述布水内轴两端分别与冷却水总管和换热水总管转动连通;所述布水内轴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透水孔;所述布水内轴周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冷却外轴套;所述冷却外轴套周侧面通过轴承与罐体转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两主动锥齿轮分别与冷却外轴套和布水内轴传动连接;
[0008]所述冷却外轴套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翻料叶片;所述螺旋翻料叶片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一水冷分腔;所述第一水冷分腔一端与冷却外轴套固定连通;所述布水内轴周侧面还固定连接有搅拌座;所述搅拌座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二水冷分腔;所述布水内轴周侧面与第二水冷分腔固定连通;所述搅拌座顶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搅拌叶片;
[0009]所述发酵腔内壁还固定连接有一组呈圆周阵列分布且通过布氧环管而相互连通的分氧管;所述充氧泵一端与布氧环管固定连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底部还固定连通有出料管;所述罐体顶部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出料管和进料管周侧面均固定设置有阀门。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分氧管表面固定连通有一组呈线性阵列分布的喷头;所述喷头轴线与罐体轴线的夹角为90
°
;所述充氧泵位于布氧环管正上方。
[0012]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内轴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锥齿轮;所述冷却外轴套周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从动锥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呈对称设置;所述主驱动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两主动锥齿轮分别与第一从动锥齿轮和第二从动锥齿轮相配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布水内轴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冷却外轴套为两端封闭的中空管状结构;所述第一水冷分腔的形状与螺旋翻料叶片的形状适配;所述螺旋翻料叶片位于搅拌座正上方。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水冷主腔、第一水冷分腔和第二水冷分腔的设计,变传统发酵罐的单一外冷却模式为内外同步冷却双模式,通过内外同步冷却双模式效果的实现,继而有效提高该发酵罐的冷却速率和恒温保持效果,通过布水内轴和冷却外轴套的设计,则变传统的单方向搅拌模式为双向搅拌模式,通过双向搅拌结构的设计,继而有效提高该装置的混料效果,同时通过布氧管的分布设计,能够使物料的布氧及发酵度均一,继而有效提高该装置的发酵速率和发酵效果。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一种稳定高效的生物制药用发酵罐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布氧环管和分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搅拌座、搅拌叶片、布水内轴和第一从动锥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5]1‑
罐体,2

冷却水总管,3

换热水总管,4

水冷主腔,5

发酵腔,6

冷却水支管,7

换热水支管,8

充氧泵,9

布水内轴,10

透水孔,11

冷却外轴套,12

螺旋翻料叶片,13

第一水冷分腔,14

搅拌座,15

第二水冷分腔,16

搅拌叶片,17

布氧环管,18

分氧管,19

出料管,20

进料管,21

喷头,22

第一从动锥齿轮,23

第二从动锥齿轮,24

主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6,本技术为一种稳定高效的生物制药用发酵罐,包括罐体1、冷却水总管2和换热水总管3,罐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发酵腔5内部的温度数据,进而与冷却水供入机构构成反馈,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S18B20,控制器为普通型号的PLC控制器;冷却水总管2和换热水总管3工作时与冷却水供入设备连通;
[0028]罐体1内部开设有相互隔绝的水冷主腔4和发酵腔5;罐体1周侧面分别固定连通有冷却水支管6和换热水支管7;冷却水支管6和换热水支管7一端均与水冷主腔4固定连通;冷却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高效的生物制药用发酵罐,包括罐体(1)、冷却水总管(2)和换热水总管(3),所述罐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部开设有相互隔绝的水冷主腔(4)和发酵腔(5);所述罐体(1)周侧面分别固定连通有冷却水支管(6)和换热水支管(7);所述冷却水支管(6)和换热水支管(7)一端均与水冷主腔(4)固定连通;所述冷却水支管(6)一端与冷却水总管(2)固定连通;所述换热水支管(7)一端与换热水总管(3)固定连通;所述罐体(1)顶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主驱动电机(24)和充氧泵(8);所述罐体(1)轴心位置设置有布水内轴(9);所述布水内轴(9)底部与罐体(1)转动连接;所述布水内轴(9)两端分别与冷却水总管(2)和换热水总管(3)转动连通;所述布水内轴(9)周侧面开设有若干组呈圆周阵列分布的透水孔(10);所述布水内轴(9)周侧面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冷却外轴套(11);所述冷却外轴套(11)周侧面通过轴承与罐体(1)转动连接;所述主驱动电机(24)输出轴的一端通过两主动锥齿轮分别与冷却外轴套(11)和布水内轴(9)传动连接;所述冷却外轴套(11)周侧面固定连接有螺旋翻料叶片(12);所述螺旋翻料叶片(12)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一水冷分腔(13);所述第一水冷分腔(13)一端与冷却外轴套(11)固定连通;所述布水内轴(9)周侧面还固定连接有搅拌座(14);所述搅拌座(14)内部固定开设有第二水冷分腔(15);所述布水内轴(9)周侧面与第二水冷分腔(15)固定连通;所述搅拌座(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泽良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光大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