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对粉体进行萃取的索氏抽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26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对粉体进行萃取的索氏抽提器,其特征在于在抽提筒底部设有一层砂芯板,其高度超过虹吸管进液口的上边缘,在砂芯板上连接一根透气管,透气管的下端管壁与砂芯板密封连接在一起,透气管上端高于虹吸管最高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因粉体粒径小,在完成第一次虹吸后粉体堆积紧实,气体不能穿过粉体层从虹吸管进液口进入虹吸管,虹吸管中的液体不能被气体压入蒸馏烧瓶中,导致虹吸管中一直充满液体,后续经冷凝管冷凝的液体滴下后随即虹吸入烧瓶中,造成抽提筒中一直没有新鲜凝液积存,无法实现循环抽提的问题;同时解决了粉体随液体回流到烧瓶中,导致抽提失败的问题;具有使用方便、抽提效率高的优势。高的优势。高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对粉体进行萃取的索氏抽提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处理粉体的索氏抽提器,属于提取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索氏抽提装置是一种固体化合物萃取和含量测定常用实验装置,其基本操作过程为:将固体样品包裹于滤纸内,放入抽提筒中;在与抽提筒连接的烧瓶中加入溶剂,加热烧瓶蒸发溶剂,溶剂蒸汽沿着蒸汽导管进入冷凝管冷凝,凝液滴入抽提筒以萃取固体样品中的可溶物;当抽提筒中溶剂液面高于虹吸管最高处内沿时发生虹吸,溶剂携带溶解的物质一起回流至烧瓶中,抽提筒中液体全部回流入烧瓶后,气体进入虹吸管,完成一次虹吸抽提;烧瓶中的溶剂继续蒸发,经多次循环,直至固体样品中的可溶物被抽提完全。
[0003]传统索氏抽提器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每次虹吸很难把滤纸筒内的抽提液一次吸完,一般只能吸完滤纸筒与抽提筒壁间的液体,而滤纸筒内的液体只能待下次虹吸时慢慢渗出,使抽提效率降低。杨光红等.索氏提取法抽提筒使用改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9(4):22~24. 针对以上不足,去掉了滤纸筒,同时通过在抽提筒下端虹吸口处垫加约1cm高度的脱脂棉板或在抽提筒距离底部约0.5cm处固定一层孔径为20~30μm的砂芯板的方法,使该问题得到解决,并避免了去掉滤纸筒后小颗粒固体随着溶剂回流入烧瓶的问题。但在使用该改进方法对小粒径粉体进行抽提时,仍存在因粉体粒径小,在完成第一次虹吸后,粉体堆积紧实,气体无法穿过粉体底部进入虹吸管中,使得虹吸管中始终充满液体,导致后续蒸发的溶剂一经冷凝就会直接虹吸回流到烧瓶中,凝液无法在抽提筒中积存,从而不能正常进行后续循环抽提操作的问题。虽然专利CN200920211087.1、CN201120355389.3、CN201420065872.1、CN201420595950.9、CN201821521490.X等对索氏抽提器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进,使之应用性能得到提升,但都没有解决上述抽提粉体时,在完成第一次抽提后,因粉体堆积紧实,气体不能穿过粉体层从虹吸管进液口进入虹吸管,使得虹吸管中始终充满液体,导致后续循环抽提无法正常进行的问题。专利CN201721864080.0采用提高虹吸管进液口位置的方法,虽然改善了粉体与液体一起回流到烧瓶的问题,解决了虹吸后气体不能进入虹吸管的问题,但其缺点是虹吸管进液口下方的液体在每次虹吸中都不能回流到烧瓶中,该部分液体与下次抽提的新鲜凝液返混,大大降低了抽提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砂芯板和透气管的索氏抽提器,适用于粉体的抽提,有效解决了第一次虹吸完成后气体不能进入虹吸管的问题,使循环抽提可以正常进行;同时省去了传统的滤纸筒;并避免了粉体随液体回流到烧瓶中;且虹吸时抽提筒中的液体能全部回流到烧瓶中,大大提高了抽提效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适用于对粉体进行萃取的索氏抽提器;在抽提筒底部设有一层砂芯板,其高
度超过虹吸管进液口的上边缘,在砂芯板上连接一根透气管,透气管的下端管壁与砂芯板密封连接在一起,透气管上端高于虹吸管最高处。
[0007]所述的砂芯板与抽提筒契合连接。
[0008]所述的砂芯板的圆周外缘与抽提筒的内壁烧结在一起。
[0009]所述的砂芯板与抽提筒契合连接时,抽提筒的上口内径不小于砂芯板的外径,砂芯板能从抽提筒中取出,并可在多个抽提筒之间通用。
[0010]所述砂芯板的孔径小于所处理粉体的粒径,砂芯板孔径范围为0.1~500μm。
[0011]所述的砂芯板的高度超过虹吸管进液口上边缘1~10mm。
[0012]所述的透气管的下端管壁与砂芯板密封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契合连接、粘合连接或烧结连接中的任意一种连接方式。
[0013]所述的透气管的外径≤抽提筒内径的1/5。
[0014]本专利技术提出带有砂芯板和透气管的索氏抽提器;包括烧瓶1,抽提筒5,冷凝管7,抽提筒5设有支管3和虹吸管4,冷凝管7和抽提筒5之间以第二磨口6契合连接,烧瓶1和抽提筒5之间以第一磨口2契合相连,抽提筒5底部设有一层砂芯板9,砂芯板 9的高度超过虹吸管4进液口的上边缘,在砂芯板9上连接一根透气管8,抽提操作时粉体直接装入抽提筒中透气管以外的空间,粉体装填高度低于虹吸管上端。
[0015]采用上述方案的索氏抽提器进行抽提操作时,粉体直接装入抽提筒中透气管以外的空间,粉体高度低于虹吸管上端,由于透气管上端高于虹吸管,因此透气管中始终没有粉体,只有液体。当第一次虹吸完成后,气体会进入透气管中,因为透气管下端管壁与抽提筒底部的砂芯板密封连接,所以透气管中的气体直接通过砂芯板进入虹吸管中,将虹吸管中的液体全部压入烧瓶中。这样,后续蒸发的溶剂冷凝后会再次在抽提筒中积存,直至液面达到虹吸管最高处后实现下一次虹吸,如此循环,正常进行后续循环抽提操作。
[0016]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其最显著的优势是有效解决了粉体抽提过程中,第一次虹吸完成后气体不能进入虹吸管,导致无法进行后续循环抽提的问题;同时本技术可以不用滤纸筒,解决了使用滤纸筒时很难在每次虹吸后把滤纸筒内的抽提液虹吸完全的问题;解决了粉体随液体回流到烧瓶中的问题;避免了以往专利提高虹吸管进液口高度,造成抽提液虹吸回流不完全,导致抽提效率降低的问题;而且可以实现砂芯板和透气管在多个抽提筒之间通用,这样购买一组孔径不同的砂芯板,就可以实现不同粒径粉体的抽提,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
[0018]其中1:烧瓶,2:第一磨口,3:支管,4:虹吸管,5:抽提筒,6:第二磨口,7:冷凝管,8:透气管,9:砂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20]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砂芯板和透气管的索氏抽提器,包括烧瓶1,抽提筒5,冷凝管7,抽提筒5设有支管3和虹吸管4,冷凝管7和抽提筒5之间以第二磨口6契合连接,烧瓶1和抽
提筒5之间以第一磨口2契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抽提筒5底部设有一层砂芯板9,砂芯板9的高度超过虹吸管4进液口的上边缘,在砂芯板9上连接一根透气管8。
[0021]所述砂芯板9的外缘与抽提筒5的内壁相契合或烧结在一起;所述砂芯板9外缘与抽提筒5的内壁契合连接时,抽提筒5的上口内径不小于砂芯板9的外径,砂芯板9可以从抽提筒5中取出,不但方便清洗,而且可以在多个抽提筒5之间通用;所述砂芯板 9的孔径小于所处理粉体的粒径,砂芯板孔径范围为0.1~500μm;所述砂芯板9的高度超过虹吸管4进液口的上边缘1~10mm,以防止粉体随液体回流到烧瓶1中。
[0022]所述透气管8的下端管壁与砂芯板9密封连接,可以采用螺纹连接、契合连接、粘合连接或烧结连接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透气管8的上端高度超过虹吸管4最高处,以保证气体入口高于粉体高度,使得虹吸完成后气体能够顺利进入透气管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对粉体进行萃取的索氏抽提器,其特征是在抽提筒底部设有一层砂芯板,其高度超过虹吸管进液口的上边缘,在砂芯板上连接一根透气管,透气管的下端管壁与砂芯板密封连接在一起,透气管上端高于虹吸管最高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氏抽提器,其特征是砂芯板与抽提筒契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氏抽提器,其特征是砂芯板的圆周外缘与抽提筒的内壁烧结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索氏抽提器,其特征是所述抽提筒的上口内径不小于砂芯板的外径,砂芯板可从抽提筒中取出,并可在多个抽提筒之间通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氏抽提器,其特征是所述砂芯板的孔径小于所处理粉体的粒径,砂芯板孔径范围为0.1~500μ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索氏抽提器,其特征是砂芯板的高度超过虹吸管进液口上边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凤霞李军段大勇陈玮娜于强赵克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