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排废装置和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9223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排废装置和设备,所述分体式排废装置包括:排水渠,用于接收设备主体排出的废水并将废水导流至蓄水箱中;蓄水箱,包括箱体、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入水口处,所述第二过滤网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箱体中,所述第一过滤网用于对排水渠导流出的废水进行一次过滤并收集一次过滤后产生的废渣,所述第二过滤网用于对废水进行二次过滤。操作人员可直观地察废料堆积情况,并及时清理废料,有效避免废料过多,保证正常排废过程。保证正常排废过程。保证正常排废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排废装置和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设备主体排废和水循环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分体式排废装置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精密雕刻机的水循环箱体位于精密雕刻机内部,且是“过滤废料+水循环一体式设计”,而且废料过滤装置是“抽屉式”的,存在严重的设计缺陷,操作人员无法直接看到设备主体切削加工的废渣是否堆积过多,导致废料过多时,水无法及时渗漏回流到水箱,并溢水弄湿车间,存在生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便于观察废料堆积情况和及时清理废料。
[0005](二)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分体式排废装置,所述分体式排废装置包括:
[0008]排水渠,用于接收设备主体排出的废水并将废水导流至蓄水箱中;
[0009]蓄水箱,包括箱体、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入水口处,所述第二过滤网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箱体中,所述第一过滤网用于对排水渠导流出的废水进行一次过滤并收集一次过滤后产生的废渣,所述第二过滤网用于对废水进行二次过滤。
[0010]优选地,所述排水渠包括引流槽和若干高度依次降低的支撑脚,所述引流槽倾斜地设置于若干所述支撑脚上,所述引流槽的出水端位于所述箱体的入水口上方。
[0011]优选地,所述引流槽的底部的高度自两侧边缘朝中心依次递减形成V型排水槽。
[0012]优选地,所述支撑脚包括支撑架和滚轮,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引流槽的侧板上,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滤网托盘和至少两个第一提拉把手,所述滤网托盘的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悬挂部,所述第一悬挂部悬挂于所述箱体的侧板边缘,所述第一提拉把手固定于所述第一悬挂部上。
[0014]优选地,所述滤网托盘包括第一过滤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板四周的侧挡板,所述第一悬挂部设置于所述侧挡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悬挂部朝着所述滤网托盘的外侧延伸。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网包括第二过滤板、第二悬挂部和第二提拉把手,所述第二悬挂部固定于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提拉把手固定于所述第二悬挂部上,所述箱体还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固定所述箱体的侧板上,所述第二悬挂部悬挂于所述支撑条上,所述第二过滤板位于所述箱体中。
[0016]优选地,所述蓄水箱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箱体的出水口,且所述盖板设置有水泵安装位。
[0017]优选地,所述蓄水箱还包括若干所述滚轮组件,若干所述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外侧。
[0018]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上述的分体式排废装置。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分体式排废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1]操作人员可直观地察废料堆积情况,并及时清理废料,有效避免废料过多,保证正常排废过程。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体式排废装置与设备主体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分体式排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蓄水箱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7]在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具体方案之前,先简单描述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构思:现有技术中水循环箱体设置于设备主体内部,难以观察废料堆积情况,从而无法及时排除废料,本申请通过设置与设备主体分离的排废装置,其中排水渠和蓄水箱均位于设备主体外侧,利用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依次对设备主体排出的废水进行过滤,并且利用第一过滤网收集大粒径的废渣,这样操作人员在方便观察废料堆积情况,并及时清理废料,保证正常排废过程。
[0028]具体来说,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一的分体式排废装置包括排水渠10和蓄水箱20,排水渠10用于接收设备主体排出的废水并将废水导流至蓄水箱20中;蓄水箱20包括箱体21、第一过滤网22和第二过滤网23,所述第一过滤网22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箱体21的入水口上方,所述第二过滤网23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箱体21中,所述第一过滤网22用于对排水渠10导流出的废水进行一次过滤并收集一次过滤后产生的废渣,所述第二过滤网23用于对废水进行二次过滤。
[0029]具体地,所述排水渠10包括引流槽11和若干高度依次降低的支撑脚12,所述引流槽11倾斜地设置于若干所述支撑脚12上,所述引流槽11的出水端11a位于所述箱体21的入水口上方。引流槽11整体位于设备主体的排废口下方,且引流槽11从一端沿着朝向出水端11a的方向倾斜,这样引流槽11接收到的废水在重力作用下从出水端11a流向蓄水箱20。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槽11的底部11b的高度自两侧边缘朝中心依次递减形成V型排水槽,使得
从设备主体漏料口下来的废料冲刷更加顺畅,有效避免废杂堆积在水槽里。
[0030]作为优选实施例支撑脚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脚12间隔设置,且高度较低的支撑脚12靠近于出水端11a。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12包括支撑架12a和滚轮12b,所述支撑架12a固定于所述引流槽11的侧板11c上,所述滚轮12b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2a上。这样方便移动排水渠10,以适应不同的设备主体。
[0031]作为优选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箱体21为长方体形箱体,包括底板21a以及设置于底板21a四周的侧板21b。所述第一过滤网22包括滤网托盘220和至少两个第一提拉把手221,所述滤网托盘220的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悬挂部222,所述第一悬挂部222悬挂于所述箱体21的侧板21b边缘,所述第一提拉把手221固定于所述第一悬挂部222上。利用滤网托盘220对引流槽11排出废水进行一次过滤,并利用滤网托盘220收集废水中的大粒径废渣,当废渣堆积较多时,利用第一提拉把手221提拉滤网托盘220,以便及时清理废渣。
[0032]作为优选实施例,滤网托盘220为长方体形托盘,包括第一过滤板220a和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板220a四周的侧挡板220b,所述第一悬挂部222设置于所述侧挡板220b的远离所述第一过滤板220a的一端,且所述第一悬挂222部朝着所述滤网托盘220的外侧延伸。通过第一悬挂部222与箱体21的侧板21b相互配合,有利于收集废水中的废渣,并利用第一提拉把手221可方便地倒掉堆积的废渣。
[003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网23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排废装置包括:排水渠,用于接收设备主体排出的废水并将废水导流至蓄水箱中;蓄水箱,包括箱体、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箱体的入水口处,所述第二过滤网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箱体中,所述第一过滤网用于对排水渠导流出的废水进行一次过滤并收集一次过滤后产生的废渣,所述第二过滤网用于对废水进行二次过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渠包括引流槽和若干高度依次降低的支撑脚,所述引流槽倾斜地设置于若干所述支撑脚上,所述引流槽的出水端位于所述箱体的入水口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槽的底部的高度自两侧边缘朝中心依次递减形成V型排水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包括支撑架和滚轮,所述支撑架固定于所述引流槽的侧板上,所述滚轮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包括滤网托盘和至少两个第一提拉把手,所述滤网托盘的边缘设置有若干第一悬挂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明智甘小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佰瑞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