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908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属于称重传感器技术领域。该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第一定位槽,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一紧固结构,第二紧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第一紧固结构一端贯穿于第一安装槽并固定于叉车升降机构另一端、将第二紧固结构一端贯穿于第二安装槽并固定于叉车悬臂,便于将弹性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叉车升降机构和叉车悬臂,便于将称重传感器安装于叉车上,在称重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分别调节第一紧固结构和第二紧固结构,从而使得称重传感器的两端分别和叉车升降机构和叉车悬臂分离,便于将称重传感器从叉车上拆卸下来,安装简便。安装简便。安装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称重传感器
,具体涉及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悬臂叉车是一种带前伸悬臂的搬运用车,通常用于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也有货车或工程车通过加装前伸悬臂翻转机构后,用于插取物品后装运至车斗。悬臂叉车在通过前伸悬臂举托、搬运物品时,根据悬臂叉车规格,通常会有额定起重量的要求,通过对举托、搬运的物品进行称重,可以防止出现超额起重搬运,避免出现安全隐患。在一些应用场合里,也可以对每次搬运的物品进行称重以便进行相关的管理工作。目前悬臂叉车上的称重传感器的安装步骤繁琐,并且在称重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不方便更换。
[0003]中国专利CN203965006U、公开日2014

11

26公开了一种称量精度高的叉车秤,具有叉车腿和舵体以及显示器,所述的叉车腿上均设置有称重传感器,称重传感器与显示器连接,舵体与叉车腿连接,叉车腿上设置有显示器,叉车腿的表面上喷涂有耐磨层,叉车腿和舵体上均经过喷塑处理。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不易产生较大误差,同时叉车表面经过喷塑处理,采用高碳钢折弯焊接成型,延长叉车的使用寿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上述专利中称重传感器固定设置于叉车腿上,在称重传感器发生故障时,不方便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
[0005]本技术提出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包括用以作为传感器受力主体的弹性体,设置于弹性体一端、用以在其抵接于叉车升降机构一端时以给弹性体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槽,设置于弹性体上靠近第一定位槽一端的第一安装槽,设置于弹性体远离第一定位槽一端的第二安装槽,用以一端贯穿于第一安装槽并固定于叉车升降机构另一端的第一紧固结构,用以一端贯穿于第二安装槽并固定于叉车悬臂的第二紧固结构。
[0006]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体为矩形弹性体,所述第一定位槽为设置于矩形弹性体一端、其中心线和矩形弹性体的第一中心线重合的半圆形定位槽。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弹性体中部、其中心线和弹性体的第二中心线重合的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对称设置于第二定位槽的两侧。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包括第一圆形固定槽,其中心线和第一圆形固定槽的中心线重合、设置于第一圆形固定槽底端的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紧固结构包括底端抵接于第一圆形固定槽底端的第一固定块,固定于第一固定块底端、螺接于第一螺纹槽的第一螺杆,所述第二安装槽包括第二圆形固定槽,其中心线和第二圆形固定槽的中心线重合、设置于第二圆形固定槽底端的第二螺纹槽,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包括顶端抵接于第二圆形固定槽顶端的第二固定块,固定于第二固定块顶端、螺接于第二螺纹槽的第二螺杆。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高度小于第一圆形固定槽顶端至底端的距离,所述第二固定块的高度小于第二圆形固定槽顶端至底端的距离。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结构还包括用以在其套接于第一固定块时使得第一固定块与第一圆形固定槽过盈配合的第一弹性橡胶块,所述第一弹性橡胶块在其套接于第一固定块时第一橡胶块顶端与弹性体顶端保持齐平。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紧固结构还包括用以在其套接于第二固定块时使得第二固定块与第二圆形固定槽过盈配合的第二弹性橡胶块,所述第二弹性橡胶块在其套接于第二固定块时第二橡胶块底端与弹性体底端保持齐平。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为关于弹性体的第一中心线对称设置的4个,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数量和第一安装槽的数量相等。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紧固结构还包括螺接于第一螺杆上凸出于叉车升降机构另一端的部分的第一紧固螺母。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紧固结构还包括螺接于第二螺杆上凸出于叉车悬臂一端的部分的第二紧固螺母。
[0015]本技术的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弹性体作为传感器受力主体,将弹性体上的第一定位槽抵接于叉车升降机构一端,便于将第一安装槽对准叉车升降机构另一端和将第二安装槽对准叉车悬臂,再将第一紧固结构一端贯穿于第一安装槽并固定于叉车升降机构另一端、将第二紧固结构一端贯穿于第二安装槽并固定于叉车悬臂,便于将弹性体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叉车升降机构和叉车悬臂,便于将称重传感器安装于叉车上,在称重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只需要分别调节第一紧固结构和第二紧固结构,从而使得称重传感器的两端分别和叉车升降机构和叉车悬臂分离,便于将称重传感器从叉车上拆卸下来,安装简便;
[0017]2、将第一螺杆对准第一螺纹槽,转动第一固定块至第一固定块底端抵接于第一圆形固定槽底端,使得第一螺杆螺接于第一螺纹槽,第一固定块可以给第一螺杆螺接位置进行限位,同时将第一紧固螺母螺接于第一螺杆上凸出于叉车升降机构另一端的部分,提高第一紧固结构分别连接于弹性体一端、叉车升降结构的稳定性, 将第一螺杆对准第二螺纹槽,转动第二固定块至第二固定块顶端抵接于第二圆形固定槽顶端,使得第二螺杆螺接于第二螺纹槽,第二固定块可以给第二螺杆的螺接位置进行限位,同时将第二紧固螺母螺接于第二螺杆上凸出于叉车悬臂一端的部分,提高第二紧固结构分别连接于弹性体另一端、叉车悬臂的稳定性,安装和拆卸简便;
[0018]3、第一固定块的高度小于第一圆形固定槽顶端至底端的距离,第二固定块的高度小于第二圆形固定槽顶端至底端的距离,使得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均设置于弹性体内、未凸出于弹性体外侧,不影响弹性体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中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中的第一弹性橡胶块套接于第一固定块、第一紧固螺母螺接于第一螺杆时的第一紧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中的第二弹性橡胶块套接于第二固定块、第二紧固螺母螺接于第二螺杆时的第二紧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

弹性体,11

第一定位槽,12

第二定位槽,2

第一安装槽,21

第一圆形固定槽,22

第一螺纹槽,3

第二安装槽,31

第二圆形固定槽,3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作为传感器受力主体的弹性体(1),设置于弹性体(1)一端、用以在其抵接于叉车升降机构一端时以给弹性体(1)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槽(11),设置于弹性体(1)上靠近第一定位槽(11)一端的第一安装槽(2),设置于弹性体(1)远离第一定位槽(11)一端的第二安装槽(3),用以一端贯穿于第一安装槽(2)并固定于叉车升降机构另一端的第一紧固结构,用以一端贯穿于第二安装槽(3)并固定于叉车悬臂的第二紧固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1)为矩形弹性体(1),所述第一定位槽(11)为设置于矩形弹性体(1)一端、其中心线和矩形弹性体(1)的第一中心线重合的半圆形定位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弹性体(1)中部、其中心线和弹性体(1)的第二中心线重合的第二定位槽(12),所述第一安装槽(2)、第二安装槽(3)对称设置于第二定位槽(12)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臂叉车用称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2)包括第一圆形固定槽(21),其中心线和第一圆形固定槽(21)的中心线重合、设置于第一圆形固定槽(21)底端的第一螺纹槽(22),所述第一紧固结构包括底端抵接于第一圆形固定槽(21)底端的第一固定块(41),固定于第一固定块(41)底端、螺接于第一螺纹槽(22)的第一螺杆(42),所述第二安装槽(3)包括第二圆形固定槽(31),其中心线和第二圆形固定槽(31)的中心线重合、设置于第二圆形固定槽(31)底端的第二螺纹槽(32),所述第二紧固结构包括顶端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亮亮嵇治刚王思扬徐天成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南洋浙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