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838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该光盘装置包含有:旋转模块,用来旋转多片光盘;多个承载盘,至少包含第一承载盘和第二承载盘,用来承载多片光盘;滑橇导引杆,设置在直线上的第一承载盘和第二承载盘之间;光学读写单元,用来读写多片光盘;滑橇马达,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滑橇导引杆上,用来承载光学读写单元并驱动光学读写单元沿着滑橇导引杆移动以存取位于多个承载盘上的多片光盘中的每一片光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仅需使用一个读写单元就能够同时存取至少两片光盘的光盘装置及其操作方法,能够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同时用至少两片光盘播放及录制多媒体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尤指一种仅需使用一个读写单元 就能够同时存取至少两片光盘的。
技术介绍
数码录像机(digital video recorder, DVR)是目前最普遍的电子装置之一,较为典型的有两种第一种为可以录放多媒体数据的可录式数码录像机;第二种则是当录/放多媒体数据时,通过一个额外的硬盘机来储存数据的可录式数码录像机。第一种数码录像机是由一个光学读写单元(opticalpick-up unit)、 一个托盘(tray)、 一个承载盘(holdingplate)、一个转轴(spindle) 及一个滑橇(sled)所构成,因此由第一种数码录像机的结构可知,其仅能 放入一片光盘,然后将数据存入该光盘或是由该光盘中播放数据,即一次(即 同时间) 一片光盘,这对于需要同时播放和录制多媒体数据的使用者而言相 当不方便。从另一方面来说,第二种可录式数码录像机除了多了一个硬盘机以外, 与第一种可录式数码录像机大致相同。当第二种可录式数码录像机在播放多 媒体数据时,那个额外的硬盘机就能在同一时间提供多媒体数据;或是当第 二种可录式数码录像机在录制多媒体数据时,那个额外的硬盘机也能在同一 时间储存多媒体数据。尽管第二种可录式数码录像机由于多了一个硬盘机而 具有同时录放的功能,然而额外的硬盘机也增加了第二种可录式数码录像机 的成本,此外,要控制第二种可录式数码录像机的操作, 一般是通过使用者 界面(userinterface, UI),这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同时播放和录制多媒体数据,并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仅需 使用一个读写单元就能够同时存取至少两片光盘的。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盘装置,该光盘装置包含有旋转模块, 用来旋转多片光盘;多个承载盘,至少包含第一承载盘及第二承载盘,用来 承载多片光盘;滑橇导引杆,设置在直线上的第一承载盘及第二承载盘之间;光学读写单元,用来存取多片光盘;及滑橇马达,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在该滑橇导引杆上,用来承载光学读写单元并驱动光学读写单元沿着滑橇导引杆 移动以存取位于多个承载盘上的每一光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也提供一种用来操作光盘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含有启动第一光盘,并将第一界面与伺服相关参数回存入寄存器;针对第一光盘执行驱动马达输出(driver motor output, DMO)维持操作或是开回路数字 /模拟转换(open loop DAC)操作;启动第二光盘;将第二界面与伺服相 关参数回存入该寄存器;在第二转轴驱动器上执行驱动马达输出维持操作或 幵回路数字/模拟转换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也提供一种用来操作光盘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含 有当存取第二光盘时,接收用来存取第一光盘的界面指令;针对第二光盘而执行驱动马达输出维持操作或是开回路数字/模拟转换操作;进行切换以 存取第一光盘;将第一界面与伺服相关参数由寄存器中重新加载,并存取第 一光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仅需使用一个读写单元就能够同时存取至少两片光 盘的,能够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同时用至少两片光 盘播放和录制多媒体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操作图1所示的光盘装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光盘装置在进行单工操作时的时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两光盘间切换数据存取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光盘装置在进行多任务操作时的时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光盘装置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操作图6所示的光盘装置的方法流程图。 图9为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数字视频光盘与第二数字视频光盘间切 换数据存取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组件。所属领域 中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 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 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 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的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 耦接一词在此表示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 描述第一装置耦接于第二装置,则代表第一装置可直接电气连接于第二装 置,或通过其它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气连接至第二装置。请参考图l,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光盘装置100的示意图。光 盘装置100包含有具有第一转轴马达(spindle motor)101与第二转轴马达102 的旋转模块(rotationmodule)10a、第一承载盘(holding plate) 108、第二承载 盘110、滑橇导引杆(sled guide bar)112、光学读写单元(optical pick-up unit)114、滑橇马达(sledmotor)116及托盘马达(tray motor) 1181。通过分别 控制第一转轴马达101与第二转轴马达102,可使第一转轴马达101与第二 转轴马达102分别用来旋转第一光盘122与第二光盘124;第一承载盘108与第二承载盘110分别承载第一光盘122与第二光盘124;滑橇导引杆112 设置于第一承载盘108及第二承载盘110之间,并且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 光学读写单元114用来选择性地读取第一光盘122或第二光盘124;滑橇马 达116以可移动的方式而设置在滑橇导引杆112上,用来承载光学读写单元 114并驱动光学读写单元114沿着滑橇导引杆112来读写每一片分别位于第 一、第二承载盘108、 IIO上的第一、第二光盘122与124;此外,耦接至托 盘120的托盘马达1181的作用是移动托盘120,使托盘120能将第一、第二 光盘122与124送入光盘装置100当中或是将第一、第二光盘122与124从 光盘装置100中退出,如图所示,第一、第二承载盘108、 110位于托盘120 上。依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盘装置100,第一转轴马达101与第二转轴马 达102分别由第一转轴驱动器(spindle driver) 126与第二转轴驱动器128 所驱动。托盘马达1181由托盘驱动器(tray driver) 118所驱动。滑橇马达 116可使光学读写单元114沿着滑橇导引杆112的长度Ll的方向上移动以 读写第一光盘122与第二光盘124的全部盘片区域,此外,滑橇马达116由 滑橇驱动器(sled driver) 130所驱动。如图1所示,第一转轴驱动器126、 第二转轴驱动器128、托盘驱动器118以及滑橇驱动器130均由伺服控制器 (servo controller) 140所控制,而伺服控制器140耦接至第一转轴驱动器 126与第二转轴驱动器128;在滑橇马达116将光学读写单元114由第一光 盘122的所在位置移至第二光盘124的所在位置之前,伺服控制器140可用 来对旋转第一光盘122的第一转轴马达101执行驱动马达输出(driver motor output, DMO)维持(hold)操作或是开回路数字/模拟转换操作;或是在 滑橇马达116将光学读写单元114由第二光盘124的所在位置移至第一光盘 122的所在位置之前,伺服控制器140可用来对旋转第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装置包含: 旋转模块,用来旋转多片光盘; 多个承载盘,其至少包含第一承载盘及第二承载盘,用来承载该多个光盘; 滑橇导引杆,设置在该第一承载盘及该第二承载盘之间,并位于同一直线; 光学读写单元,用来存取该多个光盘;以及 滑橇马达,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滑橇导引杆上,用来承载该光学读写单元并驱动该光学读写单元沿着该滑橇导引杆移动以存取位于该多个承载盘上每一光盘。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7-6-25 11/767,5291.一种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装置包含旋转模块,用来旋转多片光盘;多个承载盘,其至少包含第一承载盘及第二承载盘,用来承载该多个光盘;滑橇导引杆,设置在该第一承载盘及该第二承载盘之间,并位于同一直线;光学读写单元,用来存取该多个光盘;以及滑橇马达,其以可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滑橇导引杆上,用来承载该光学读写单元并驱动该光学读写单元沿着该滑橇导引杆移动以存取位于该多个承载盘上每一光盘。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模块包含 第一转轴马达,用来旋转承载于该第一承载盘的第一光盘;以及第二转轴马达,用来旋转承载于该第二承载盘的第二光盘。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盘装置另包含伺服控制器,其耦接于该第一转轴马达与该第二转轴马达,用来当该滑 橇马达驱使该光学读取单元从该第一光盘移至该第二光盘时,对旋转该第一 光盘的该第一转轴马达执行驱动马达输出维持操作或开回路数字/模拟转换 操作。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旋转模块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昆益
申请(专利权)人: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