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822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包括主轴、外转式驱动器、制动式输出机构以及用于制动所述主轴的第一制动机构;所述外转式驱动器包括内定子和外转子;所述主轴端部设有具有内齿圈的内齿中心轮;所述制动式输出机构包括行星架A、驱动环、内环件和外环件;所述行星架A上设有同芯的输出轴和若干行星轮A;所述驱动环和所述内环件依次套接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内环件上设有太阳轮A;所述外环件和所述内环件形成滚子式单向离合结构;所述驱动环上设有驱动插件;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环件保持固定而不转动。并通过主轴、外转式驱动器和外环件共同负载升降物的扭力,避免外转式驱动器承担太大负荷,有效确保所述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有效确保所述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有效确保所述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驱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驱动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升降设备一般包括电机、由电机驱动的绕绳轴以及缠绕在绕绳轴上的绳索;通过绕绳轴转动以收放绳索,实现人或物的升降;然而现有的升降设备在需要刹停升降位置时,要么是使电机停止工作,要么是通过制动机构直接制动绕绳轴;然而电机通过自身输出轴的锁定以承担升降物带来的扭力,电机负荷太大,容易损坏,从而引发升降物坠落的意外事故;另外,制动机构直接制动绕绳轴所需要的制动力较大,使得制动效果不够好,制动反应不够迅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可以解决现有升降器上的电机负荷大、容易损坏的问题。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包括主轴、外转式驱动器、制动式输出机构以及用于制动所述主轴的第一制动机构;
[0006]所述外转式驱动器包括套接在所述主轴上的内定子和套接在所述内定子外周的外转子;所述内定子与所述主轴可相对转动;
[0007]所述主轴穿过所述内定子的端部设有具有内齿圈的内齿中心轮;
[0008]所述制动式输出机构包括与所述主轴同芯设置的行星架A、驱动环、内环件和外环件;所述行星架A背向于所述主轴的端面上设有同芯的输出轴和沿所述输出轴周向设置的若干行星轮A;所述驱动环和所述内环件依次套接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内环件相向于所述行星轮A的端面上设有穿过所述驱动环的太阳轮A,所述太阳轮A、所述的若干个行星轮A和所述内齿中心轮形成行星轮系结构;所述外环件嵌合在所述内环件外周并与之形成滚子式单向离合结构;所述驱动环与所述外转子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环相向于所述内环件的端面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外环件和所述内环件解除锁定并能驱动所述内环件转动的驱动插件;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环件保持固定而不转动。
[0009]作为所述新型驱动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主轴上相对于所述内齿中心轮所在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刹盘,所述第一制动机构制动所述刹盘以实现制动所述主轴。
[0010]作为所述新型驱动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内环件的外圆周表面上设有沿圆周方向以规定的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凹部,所述凹部的底面设置有沿圆周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外环件的嵌合面形成一定的楔角;在所述凹部内收容有滚子和将该滚子顶推到楔角的狭小方向的弹性推件;所述驱动环上的驱动插件与所述凹部一一对应,所述驱动插件插入所述凹部内,且所述驱动插件位于所述滚子和所述凹部靠近于楔角的狭小方向的一侧之间。
[0011]作为所述新型驱动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内环件的端部连接有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连接有减速机构。
[0012]作为所述新型驱动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还包括外筒件,所述外筒件轴向中空,所述主轴、所述外转式驱动器和所述制动式输出机构设于所述外筒件内,所述外环件与所述外筒件固定连接。
[0013]作为所述新型驱动装置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内定子一端设有固定端盖,所述外筒件与所述固定端盖固定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有:使用外转式驱动器,并通过主轴、所述外转式驱动器和所述外环件共同负载升降物的扭力,避免外转式驱动器承担太大负荷,有效确保所述驱动装置的使用寿命,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一种新型升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隐藏机架和安全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绕绳轴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0019]图4为绕绳轴的剖视图;
[0020]图5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所述驱动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22]图7为所述内定子和所述主轴的爆炸示意图;
[0023]图8为所述外筒件的剖视图;
[0024]图9为所述制动式输出机构的爆炸示意图;
[0025]图10为所述驱动环、内环件和外环件配合后的剖视图;
[0026]图11为所述第一制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所述驱动摇臂和所述从动转杆连接处的爆炸示意图;
[0029]图14为所述提拉手柄和所述拉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图15为所述驱动摇臂和所述从动转杆连接处的剖视图;
[0031]图16为所述排绳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7为所述排绳器的爆炸图;
[0033]图18为所述紧绳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9为所述紧绳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20为所述紧绳器的爆炸图;
[0036]图中:1、机架;11、安装板;2、绕绳轴;21、隔板;22、从动环;3、驱动装置;31、主轴;311、内齿中心轮;32、外转式驱动器;321、内定子; 322、外转子;33、制动式输出机构;331、行星架A;3311、输出轴;3312、行星轮A;3313、输出齿轮;332、驱动环;3321、驱动插件;333、
内环件;3331、太阳轮A;3332、滚子;3333、第一弹性推件;3334、凹部;34、减速机构;35、固定端盖;36、外筒件;361、外环件;37、第一制动机构;371、刹盘;372、刹块;373、第二弹性推件;374、第一拨动杆;4、第二制动机构; 41、鼓刹片;42、刹臂;43、第三弹性推件;5、控制装置;51、驱动摇臂; 52、从动转杆;521、第一拨片;522、第二拨片;53、转接件;531、第一卡齿;54、卡块;541、第二卡齿;55、转轴;56、顶块;57、第一弹性件;58、拉杆;59、提拉手柄;6、绳索控制装置;61、排绳器;611、往复丝杆;6111、螺纹槽;612、滑台;6121、拨块;613、导绳机构;6131、导绳架;6132、第一导轮;6133、导杆;62、紧绳器;621、主动轴;6211、主动滑轮;622、从动轴;6221、从动滑轮;623、电机;6231、太阳轮B;624、保险式输出机构; 6241、摩擦固定环;6242、翼沿;6243、行星架B;6244、行星轮B;6245、摩擦片;
[0037]a、第一方向;b、第二方向;L、串连传动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轴、外转式驱动器、制动式输出机构以及用于制动所述主轴的第一制动机构;所述外转式驱动器包括套接在所述主轴上的内定子和套接在所述内定子外周的外转子;所述内定子与所述主轴可相对转动;所述主轴穿过所述内定子的端部设有具有内齿圈的内齿中心轮;所述制动式输出机构包括与所述主轴同芯设置的行星架A、驱动环、内环件和外环件;所述行星架A背向于所述主轴的端面上设有同芯的输出轴和沿所述输出轴周向设置的若干行星轮A;所述驱动环和所述内环件依次套接在所述输出轴上,所述内环件相向于所述行星轮A的端面上设有穿过所述驱动环的太阳轮A,所述太阳轮A、所述的若干个行星轮A和所述内齿中心轮形成行星轮系结构;所述外环件嵌合在所述内环件外周并与之形成滚子式单向离合结构;所述驱动环与所述外转子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环相向于所述内环件的端面上设有用于使所述外环件和所述内环件解除锁定并能驱动所述内环件转动的驱动插件;所述内定子和所述外环件保持固定而不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上相对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晓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