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缸盖上水管正反料识别换向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上水管换向设备的
,尤其涉及缸盖上水管正反料识别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缸盖上水管的压装是通过设备自动化来实现的,但上水管的安装方向是有着严格要求的,如果未按工艺要求的方向装配,则会导致水管和双层水道之间阻塞不通。
[0003]压装前人工将待拆好包装的上水管放入料斗内,随后料斗内的上水管随着自动料道依次进入输料管,并预装到缸盖上水管孔口;
[0004]由于进入输料管道的上水管前后顺序是随机的,方向错误的上水管进入输料管后,压装机会直接将放反的上水管压入缸盖部件的上水管孔内,必须由人工检查才能发现,如果疏忽大意流入后序,会造成严重的质量隐患。发现压反之后,也需要花费人力物力拆卸方向错误的上水管,同时拆卸过程中,极有可能造成缸盖加工表面被划伤;
[0005]所以通过料道输送并预装在缸盖上水管孔口的上水管都需要安排固定的操作工检查后再确认压装,避免返工的情况出现,对人力的浪费较大,且由于人的不确定性,偶尔仍会有上水管压反的现象出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缸盖上水管正反料识别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旋转单元和控制模块(3),所述本体(1)上开设有输送通道(2),所述输送通道(2)内设置有通过流体压力来识别上水管的正向或反向输送的识别单元,所述旋转单元安装在本体(1)上,所述控制模块(3)与识别单元、旋转单元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模块(3)控制旋转单元驱动本体(1)对反向的上水管进行换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缸盖上水管正反料识别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包括检测结构、流体通道(4)、流体源(5)和检测元件(6),所述检测结构设置在输送通道(2)的内部,所述检测结构与上水管的外壁围设成两个检测区域,所述流体通道(4)设置有两个均开设于本体(1)上且与对应的检测区域连通,所述流体源(5)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管道与对应的流体通道(4)连通,两个所述流体通道(4)处均安装有一与控制模块(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以东,鲁文章,储召翔,储招节,郭敏,陆勇,韩伟,葛梁,黄新宇,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菱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