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炭炭化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竹炭制备设备
,具体为一种竹炭炭化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竹炭是以三年生以上高山毛竹为原料,经近千度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炭。现有技术在炭化过程中,所有的竹竿大多互相贴合在一起,贴合面的受热相对于其他面较少,炭化效果不够均匀,炭化速度慢。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193185U提出了一种用于竹炭烧制的立式碳化炉,通过固定板和托架的配合,竹竿与竹竿之间都留有间隙,使竹竿整体受热更加均匀,炭化速度更快,但是该种用于竹炭烧制的立式碳化炉在使用时其内部竹竿朝向固定,使得竹竿不同朝向的炭化速度不同,进而影响了竹炭制备的速度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竹炭炭化炉装置,解决了该种用于竹炭烧制的立式碳化炉在使用时其内部竹竿朝向固定,使得竹竿不同朝向的炭化速度不同,进而影响了竹炭制备的速度和效果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炭炭化炉装置,包括炭化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箱(1)的左侧和右侧分别与两组连通管(2)朝向炭化箱(1)的一端连通,所述连通管(2)的另一端与燃烧室连通,燃烧室与炭化箱(1)相向的一侧相接触,所述炭化箱(1)的前侧与电机(3)的后侧螺接,所述炭化箱(1)内设置有两组旋转板(4),两组所述旋转板(4)中位于前侧旋转板(4)的左后侧与另一组旋转板(4)的右前侧通过拨杆(5)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伸入至炭化箱(1)内并与相邻旋转板(4)的右前侧卡接,两组所述旋转板(4)中位于后侧旋转板(4)的左后方与连接轴(6)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6)的后端与炭化箱(1)的后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拨杆(5)的外表面分别与四组切轴(7)的内侧相接触,四组所述切轴(7)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转盘(8),两组所述转盘(8)相向的一侧均与四组切轴(7)固定连接,两组所述转盘(8)中位于底部的转盘(8)下表面与转轴(9)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9)的底端与炭化箱(1)的底部内壁转动连接,两组所述转盘(8)中位于顶部转盘(8)的上表面放置有炭化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炭炭化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架包括放置架(10),所述放置架(10)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8),所述定位槽(18)的顶部内壁与转盘(8)的顶部相接触,所述放置架(10)的外侧壁均匀开设有多组通气槽(11),所述放置架(10)的底部内壁分别与多组放置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放置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郴州市竹源竹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