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烟气回收的炭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394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烟气回收的炭化炉,包括炭化炉外壳,所述炭化炉外壳外部的上表面设有气压表一,所述炭化炉外壳的前表面设有门板一,所述炭化炉外壳的内部设有环形支撑座,所述环形支撑座的环形口内部设有丝网,所述炭化炉外壳内部的底面上设有气体燃烧器,所述气体燃烧器位于所述环形支撑座的下方,所述环形支撑座的上表面架设有内胆箱,所述处理液可以与烟气进行反应,使烟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凝结成絮状物沉入处理箱内部的底面上,避免有害气体排入空气中,所述出气管的设置可便于将反应后的洁净气体排出处理箱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成本低,可推广使用。可推广使用。可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烟气回收的炭化炉


[0001]本技术涉及炭化炉
,具体领域为一种具有烟气回收的炭化炉。

技术介绍

[0002]在制作木炭时,需要将原木材放入炭化炉中,原木材在炉内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形成木炭。
[0003]在使用炭化炉的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大多通过喷淋净化后排出到外界,但是无法回收利用烟气中的热量,造成了热能浪费,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具有烟气回收的炭化炉,以解决上述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烟气回收的炭化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烟气回收的炭化炉,包括炭化炉外壳,所述炭化炉外壳外部的上表面设有气压表一,所述炭化炉外壳的前表面设有门板一,所述炭化炉外壳的内部设有环形支撑座,所述环形支撑座的环形口内部设有丝网,所述炭化炉外壳内部的底面上设有气体燃烧器,所述气体燃烧器位于所述环形支撑座的下方,所述环形支撑座的上表面架设有内胆箱,所述内胆箱的前表面设有门板二,贯穿所述炭化炉外壳外部的一侧壁穿设有热交换通道,且所述热交换通道的一端面与所述炭化炉外壳的内部相连通,贯穿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另一端面穿设有进气管,且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另一端面位于所述炭化炉外壳的外部,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内部,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设有气泵,且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热交换通道的外部,所述炭化炉外壳外部的一侧设有换热箱,所述换热箱外部的上表面设有气压表二,所述炭化炉外壳外部的另一侧壁与所述换热箱外部的一侧壁之间穿设有连通管,且所述炭化炉外壳的内部和所述换热箱的内部均与所述连通管的内部相连通,位于所述炭化炉外壳外部和所述换热箱外部的所述连通管上设有电磁阀一,贯穿所述换热箱外部的另一侧壁穿设有排气管,且所述排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换热箱的内部,所述换热箱的内部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位于所述连通管和所述排气管的下方,贯穿所述换热箱外部的一侧壁穿设有进水管,贯穿所述换热箱外部的另一侧壁穿设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隔板的下方,贯穿所述换热箱内部的底面穿设有排液管,位于所述换热箱外部的所述排液管上设有电磁阀二,贯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导热管。
[0006]优选的,所述换热箱的另一侧设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上表面扣设有盖板,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且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处理箱内部的底面设置,贯穿所述盖板的上表面设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处理箱的内部,且所述出气管的一端靠近所述处理箱内部的上表面设置,所述处理箱的内部装置有处理液。
[0007]优选的,位于所述换热箱外部和所述处理箱外部的所述排气管上设有电磁阀三,
位于所述换热箱外部的所述进水管上设有电磁阀四,位于所述换热箱外部的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电磁阀五。
[0008]优选的,所述气泵、所述气体燃烧器、所述气压表一、所述气压表二、所述电磁阀一、所述电磁阀二、所述电磁阀三、所述电磁阀四和所述电磁阀五分别与电源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炭化炉外壳外部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四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均设有底座,所述换热箱的外部架设有架设板,所述架设板的下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支撑杆,且若干所述支撑杆位于所述换热箱的外侧,若干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设有底板。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具有烟气回收的炭化炉,所述气压表一的设置可通过直观的数据显示炭化炉外壳内部的气压变化,便于装置的后续运行,所述门板一的后表面绕设有密封垫,通过门板一和密封垫的配合使用,可增强炭化炉外壳内部的气密性,便于气体燃烧器对内胆箱的加热,所述环形支撑座的设置一是可便于支撑和固定所述内胆箱,二是便于气体燃烧器对内胆箱进行加热,所述丝网的设置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气体燃烧器直接对内胆箱进行加热,导致内胆箱损坏,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气体燃烧器的设置可便于对内胆箱进行加热,所述内胆箱的设置可便于将物料生成生物炭,将木屑、稻壳、花生壳、植物秸秆、树皮等含碳的木质物料放入内胆箱,通过对内胆箱的加热,使内胆箱内部的温度急剧升高,木质材料急剧地进行热分解,同时生成了大量的醋酸、甲醇和木焦油等液体产物,此外还产生了甲烷、乙烯等可燃性气体,这些可燃性气体在炉内燃烧,热分解和气体燃烧产生了大量的热,使炉温升高,木质材料在高温下干馏、无氧炭化,生成所需的产物,即生物炭,所述门板二的后表面绕设有所述密封垫,通过门板二和密封垫的配合使用,可增强内胆箱内部的气密性,便于木质材料在高温下干馏、无氧炭化,所述热交换通道的设置可便于增强炭化炉外壳内部的热交换效果,通过气体燃烧器对内胆箱进行加热时,会产生高温的烟气,在电磁阀一不打开的情况,高温的烟气会流入热交换通道的内部,当气泵工作时,外部的空气经气泵的作用下,从进气管进入到热交换通道的内部,高温的烟气与刚进入的空气相混合,使刚进入的空气温度迅速提高,从而提高了气体燃烧器对内胆箱的加热效果,增强了物料转为生物炭的效率,所述换热箱外部的前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换热箱的设置可便于对烟气的回收利用,增强了装置使用效果,所述气压表二的设置通过直观的数据显示炭化炉外壳内部的气压变化,便于装置的运行,所述连通管的设置可便于将炭化炉外壳的内部烟气排放至换热箱的内部,所述电磁阀一的设置可便于控制炭化炉外壳内部的烟气是否排放至换热箱的内部,所述排气管的设置可便于将换热箱内部的烟气排出换热箱的内部,所述隔板的设置起到分割的效果,便于换热箱内部添加水源,且水源位于隔板的下方,便于对废气烟气的回收利用,增强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进水管的设置可便于向换热箱的内部添加水源,所述出水管的设置可便于将加热后的水源排出换热箱的内部,水源内部会产生水垢,水垢会沉积在换热箱内部的底部上,通过排液管可将换热箱内部底部上的水垢排出换热箱的内部,此设置不仅保证出水质量,而且方便水垢的清理,所述导热管的设置可便于传热,导热管有很好的热传递性能,可将一端的热量迅速传递到另一端,实现了一个最佳的热转换过程,便于通过高温的烟气对水源进行加热,增强了烟气回收的使用效果,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靠近所述处理箱内部的底面设置,此设置可便于烟气与处理液进行充分的反应,避免残留的烟气排入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所述处理箱的设置可便于烟气进行处理,避免有害气体直接排入空气中,通过盖板的拆卸一是可便于
向处理箱的内部添加处理液,二是可以对处理箱的内部进行清洗,保证装置的使用效果,所述处理液可以与烟气进行反应,使烟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凝结成絮状物沉入处理箱内部的底面上,避免有害气体排入空气中,所述出气管的设置可便于将反应后的洁净气体排出处理箱的外部,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成本低,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3]图中:1

炭化炉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烟气回收的炭化炉,包括炭化炉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炭化炉外壳(1)外部的上表面设有气压表一(2),所述炭化炉外壳(1)的前表面设有门板一(3),所述炭化炉外壳(1)的内部设有环形支撑座(4),所述环形支撑座(4)的环形口内部设有丝网(5),所述炭化炉外壳(1)内部的底面上设有气体燃烧器(6),所述气体燃烧器(6)位于所述环形支撑座(4)的下方,所述环形支撑座(4)的上表面架设有内胆箱(7),所述内胆箱(7)的前表面设有门板二(8),贯穿所述炭化炉外壳(1)外部的一侧壁穿设有热交换通道(9),且所述热交换通道(9)的一端面与所述炭化炉外壳(1)的内部相连通,贯穿所述热交换通道(9)的另一端面穿设有进气管(10),且所述热交换通道(9)的另一端面位于所述炭化炉外壳(1)的外部,所述进气管(10)的一端位于所述热交换通道(9)的内部,所述进气管(10)的另一端设有气泵(11),且所述进气管(1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热交换通道(9)的外部,所述炭化炉外壳(1)外部的一侧设有换热箱(12),所述换热箱(12)外部的上表面设有气压表二(13),所述炭化炉外壳(1)外部的另一侧壁与所述换热箱(12)外部的一侧壁之间穿设有连通管(14),且所述炭化炉外壳(1)的内部和所述换热箱(12)的内部均与所述连通管(14)的内部相连通,位于所述炭化炉外壳(1)外部和所述换热箱(12)外部的所述连通管(14)上设有电磁阀一(15),贯穿所述换热箱(12)外部的另一侧壁穿设有排气管(16),且所述排气管(16)的一端位于所述换热箱(12)的内部,所述换热箱(12)的内部设有隔板(17),且所述隔板(17)位于所述连通管(14)和所述排气管(16)的下方,贯穿所述换热箱(12)外部的一侧壁穿设有进水管(18),贯穿所述换热箱(12)外部的另一侧壁穿设有出水管(19),所述进水管(18)和所述出水管(19)位于所述隔板(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鄂洋刘燕翔孟军李彩斌蔡何青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烟草公司毕节市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