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墨装置,包括墨条、砚石磨台、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立柱、与立柱转动连接且用于夹持所述墨条的夹持机构、设置于基座内部的托盘和音乐播放器、与托盘连接且用于驱动托盘带动所述砚石磨台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于托盘上的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砚石磨台设置于托盘上,砚石磨台具有让第一定位轴插入的第一定位孔和让第二定位轴插入的第二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研墨装置,通过电机带动砚石磨台与墨条进行研磨,生成墨汁,研墨效率高,而且带有音乐播放器,研墨的同时可以播放音乐,使研墨过程变得有趣味性,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行为习惯。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行为习惯。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行为习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研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研墨装置
,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研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砚石磨台和墨条是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之一,通过手持墨条加少量水旋转研磨获得墨汁,用毛笔蘸取用以书写。在历史上砚有多种形态,由多种材料制成,其功能除研墨之外,亦可作摆设欣赏之用,提高书写绘画的雅趣。
[0003]现有研墨方式是通过手持墨条,在砚石磨台中进行旋转研墨,操作过程费时费力,而且研墨过程较枯燥,趣味性不足,不能契合当代年轻人的行为习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研墨装置,目的是提高研墨过程的趣味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研墨装置,包括墨条、砚石磨台、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立柱、与立柱转动连接且用于夹持所述墨条的夹持机构、设置于基座内部的托盘和音乐播放器、与托盘连接且用于驱动托盘带动所述砚石磨台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于托盘上的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砚石磨台设置于托盘上,砚石磨台具有让第一定位轴插入的第一定位孔和让第二定位轴插入的第二定位孔。
[0006]所述第一定位孔设置于所述砚石磨台的中心处,所述第一定位轴设置于所述托盘的中心处。
[0007]所述第二定位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定位轴设置两个,各个第二定位轴分别插入一个第二定位孔中。
[0008]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的旋转杆、与旋转杆为螺纹连接的螺杆和与螺杆连接且与旋转杆相配合夹持所述墨条的夹紧块。
[0009]本技术的研墨装置,通过电机带动砚石磨台与墨条进行研磨,生成墨汁,研墨效率高,而且带有音乐播放器,研墨的同时可以播放音乐,使研墨过程变得有趣味性,更加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行为习惯。
附图说明
[0010]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0011]图1是本技术研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技术研墨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3]图中标记为:1、砚石磨台;2、基座;3、立柱;4、旋转杆;5、螺杆;6、夹紧块;7、托盘;8、驱动电机;9、第一定位轴;10、第二定位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15]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和“第二”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研墨装置,包括墨条、砚石磨台1、基座2、设置于基座2上的立柱3、与立柱3转动连接且用于夹持所述墨条的夹持机构、设置于基座2内部的托盘7和音乐播放器、与托盘7连接且用于驱动托盘7带动所述砚石磨台1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8以及设置于托盘7上的第一定位轴9和第二定位轴10,砚石磨台1设置于托盘7上,砚石磨台1具有让第一定位轴9插入的第一定位孔和让第二定位轴10插入的第二定位孔。
[0017]具体地说,如图1和图2所示,基座2为方形壳体结构,基座2内部中空,音乐播放器设置在基座2的内腔体中,基座2的侧壁设置多个通孔,使得音乐播放器播放的音乐能够传播到外界环境中。驱动电机8(该电机的型号为TSB系列电动机)固定设置在基座2的内腔体中,且驱动电机8位于基座2的中心处,驱动电机8的电机轴是在托盘7的中心处与托盘7固定连接。基座2的内腔体中设置对音乐播放器和驱动电机8提供电能的蓄电池,音乐播放器和驱动电机8与蓄电池电连接,音乐播放器设置成在砚石磨台1旋转后开始播放音乐,体验效果更佳。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砚石磨台1和托盘7均为圆盘状结构,砚石磨台1与托盘7为同轴设置,基座2的中心位于砚石磨台1的轴线上,砚石磨台1的轴线为竖直线,基座2的顶面设置容纳砚石磨台1的容置孔,砚石磨台1的外直径大于托盘7的外直径。第一定位孔设置于砚石磨台1的中心处,第一定位孔为圆孔,第一定位轴9设置于托盘7的中心处,第一定位轴9为圆柱体且第一定位轴9与托盘7为同轴固定连接,第一定位轴9朝向托盘7的上方延伸。砚石磨台1具有容纳墨汁的墨池,该墨池为圆环形腔体,且墨池为从砚石磨台1的顶面开始向下朝向砚石磨台1内部延伸形成的腔体,墨池具有一定的深度,避免墨汁洒落。墨池的内底面为与墨条的下端相接触的研磨面,墨条为竖直设置,墨条的上端由夹持机构夹持。
[0019]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定位孔设置两个,第二定位轴10设置两个,各个第二定位轴10分别插入一个第二定位孔中。第二定位轴10为圆柱体,第二定位轴10的轴线与第一定位轴9的轴线相平行,第二定位轴10的下端与托盘7固定连接,第二定位孔为圆孔,第二定位轴10的直径与第二定位孔的直径大小相同,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为从砚石磨台1的底面开始向上朝向砚石磨台1内部凹入形成,两个第二定位轴10是以第一定位轴9的轴线为中心线沿周向均匀分布。砚石磨台1的顶面的高度大于基座2的顶面的高度,砚石磨台1朝向基座2上方伸出一部分,便于从容置孔中取出砚石磨台1后进行清洗。驱动电机8运转后,带动托盘7绕其轴线旋转,托盘7通过第二定位轴10带动砚石磨台1同步旋转。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夹持机构包括与立柱3转动连接的旋转杆4、与旋转杆4为螺纹连接的螺杆5和与螺杆5连接且与旋转杆4相配合夹持所述墨条的夹紧块6。立柱3为竖直设置,立柱3的下端与基座2固定连接,立柱3朝向基座2的上方伸出,旋转杆4位于砚石磨台1的上方,旋转杆4与立柱3转动连接,旋转杆4的旋转中心线与砚石磨台1的轴线在空间上相垂直,旋转杆4在外力作用下可以相对于立柱3进行上下旋转,控制墨条与砚石磨台1接触或分离。
螺杆5为水平设置,螺杆5的轴线与砚石磨台1的轴线在空间上相垂直,旋转杆4的一端设置让螺杆5插入的内螺纹孔,螺杆5外圆面设置外螺纹。夹紧块6与螺杆5的长度方向上的一端固定连接,墨条位于夹紧块6与旋转杆4之间,通过旋转夹紧块6,带动螺杆5进行旋转,夹紧块6与旋转杆4之间的距离增大或减小。在需要固定墨条时,旋转夹紧块6,使夹紧块6朝向靠近旋转杆4的位置处移动,最终使夹紧块6与旋转杆4配合夹紧墨条的上端,固定住墨条。墨条的下端位于墨池中,墨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下方的砚石磨台1的研磨面始终保持接触。需要取下墨条时,将旋转杆4向上抬起,使墨条与砚石磨台1分离,然后旋松夹紧块6,最后可以取下墨条。
[0021]研磨停止后,使用时,直接从墨池中蘸取墨汁。
[002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研墨装置,包括墨条和砚石磨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设置于基座上的立柱、与立柱转动连接且用于夹持所述墨条的夹持机构、设置于基座内部的托盘和音乐播放器、与托盘连接且用于驱动托盘带动所述砚石磨台进行旋转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于托盘上的第一定位轴和第二定位轴,砚石磨台设置于托盘上,砚石磨台具有让第一定位轴插入的第一定位孔和让第二定位轴插入的第二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元,席龙,单文欢,韩秋月,张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宣城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