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8234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用型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包括:上检测工装,用于与拉力机的上夹头进行连接,上检测工装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及上连接件;下检测工装,用于与拉力机的下夹头进行连接,下检测工装包括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及下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下检测工装来辅助拉力机,实现对防振锤进行试验检测,包括两个锤头与钢绞线之间的握力以及线夹与钢绞线之间的握力。检测工装结构简单,方便制造,同时也方便与防振锤进行配合连接,降低了安装及操作难度,可以避免试验过程中发生偏离、歪斜和松动现象,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另外U型锤头采用骑跨的方式卡在检测工装上,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防振锤的检测,通用性比较好。用性比较好。用性比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用型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通用型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防振锤是为了减少导线因风力扯起振动而设计的,使用时挂在导线上,能产生与导线振动相位相反的运动,使导线振动消除或减弱。防振锤通常包括两个锤头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锤头之间的钢绞线,钢绞线上固定有线夹,线夹方便将防振锤固定在导线上。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753306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防震锤,包括两端的锤头,钢绞线连接在两个锤头之间,两个锤头均呈U型,且U型开口相对设置,钢绞线从U型锤头的两个支腿的中间穿过,并与U型锤头的端部固定连接。夹头体(即线夹)上设置有供钢绞线穿过的通孔,通常会将线夹与钢绞线压接固定,以保证连接强度。
[0004]为了保证防振锤的使用效果,需要对防振锤的自身性能进行检测,包括两个锤头与钢绞线之间握力的检测以及线夹与钢绞线之间握力的检测,以掌握锤头与钢绞线之间以及线夹与钢绞线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连接失效。
[0005]目前,为了进行上述检测,需要用到拉力机,但是由于防振锤的结构比较特殊,拉力机的上夹头和下夹头无法对锤头以及线夹进行夹持,因此需要一种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以辅助拉力机来完成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辅助拉力机对防振锤进行试验检测的通用型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中的通用型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通用型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包括:
[0009]上检测工装,用于与拉力机的上夹头进行连接,上检测工装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上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下间隔且平行设置,上连接件设有两个,两个上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并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拉力机的上夹头进行连接的上连接结构,第二连接杆的宽度小于防振锤的上侧U型锤头两个支腿之间的间距,以使上侧U型锤头能够从上往下骑跨在第二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防振锤的钢绞线的上避让结构;
[0010]下检测工装,用于与拉力机的下夹头进行连接,下检测工装包括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以及下连接件,其中第四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上下间隔且平行设置,下连接件设有两个,两个下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四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并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第三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拉力机的下夹头进行连接的下连接结构,第四连接杆的宽度小于防振锤的下侧U型锤头两个支腿之间的间距,以使下侧U型锤头能够从下往上骑跨
在第四连接杆上,第四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防振锤的钢绞线的下避让结构。
[0011]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检测装置包括上检测工装和下检测工装,上检测工装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上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杆上设置的上连接结构方便与拉力机的上夹头进行连接;两个上连接件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形成稳固的框架结构;第二连接杆的宽度小于防振锤的上侧U型锤头两个支腿之间的间距,这样就使得上侧U型锤头可以从上往下骑跨在第二连接杆上,而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防振锤的钢绞线的上避让结构,这样就方便了上侧U型锤头的骑跨,实现将上侧U型锤头安装在上检测工装上。
[0012]下检测工装包括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以及下连接件,其中第三连接杆上设置的下连接结构方便与拉力机的下夹头进行连接;两个下连接件固定连接第四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形成稳固的框架结构;第四连接杆的宽度小于防振锤的下侧U型锤头两个支腿之间的间距,这样就使得下侧U型锤头可以从下往上骑跨在第四连接杆上,而第四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防振锤的钢绞线的下避让结构,这样就方便了下侧U型锤头的骑跨,实现将下侧U型锤头安装在下检测工装上。
[0013]通过上述操作,完成了防振锤的两侧U型锤头与检测装置的连接,然后控制拉力机的上夹头向上移动,使上、下检测工装分别对两个U型锤头施加相反方向的拉力,使拉力加载到一定值,观察U型锤头与钢绞线的连接情况,即完成两个U型锤头与钢绞线之间的握力的检测。
[0014]在检测线夹与钢绞线之间的握力时,只需将线夹和其中一个U型锤头置于第二连接杆或者第四连接杆的一侧,使线夹与第二连接杆或者第四连接杆在上下方向上挡止配合即可,此时通过拉力机的加载,上、下检测工装分别对U型锤头和线夹施加相反方向的拉力,使拉力加载到一定值,观察线夹与钢绞线的连接情况即可。
[0015]综上,本技术的检测装置通过上、下检测工装来辅助拉力机,能够实现对防振锤进行试验检测,包括两个锤头与钢绞线之间的握力以及线夹与钢绞线之间的握力。检测工装的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同时也方便与防振锤进行配合连接,不但安装方便,降低了安装及操作难度,而且还可以避免试验过程中发生偏离、歪斜和松动现象,保证检测过程顺利进行,提高了检测效率,可以确保检测数据的稳定性,同时也降低了检测成本。
[0016]另外,U型锤头采用骑跨的方式卡在检测工装上,即使U型锤头再大一些,也可以适用,因此本技术的检测工装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防振锤的检测,通用性比较好。
[0017]进一步的,为了检测方便,下检测工装设有两套,包括第一套下检测工装和第二套下检测工装,第一套下检测工装用于配合上检测工装检测两个U型锤头与钢绞线之间的握力,第二套下检测工装用于配合上检测工装检测线夹与钢绞线之间的握力,第二套下检测工装中第四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套下检测工装中第四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的间距。
[0018]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制造,第一套下检测工装中第四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的间距等于上检测工装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间距,第一套下检测工装与上检测工装的结构相同,且在使用时呈上下对称布置。
[0019]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检测稳定性,方便操作,第二套下检测工装中第四连接杆上的下避让结构为避让槽,避让槽为上下贯通的通槽,且避让槽的槽口朝外设置。
[0020]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制造和安装,所述上连接结构为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上的上连接轴。
[0021]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制造和安装,所述下连接结构为固定在第三连接杆上的下连接轴。
[0022]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形成上避让结构,第二连接杆包括分体的两段,两段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上避让结构由两段之间的间隔形成。
[0023]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形成下避让结构,第四连接杆包括分体的两段,两段之间间隔设置,所述下避让结构由两段之间的间隔形成。
[0024]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上连接件的加工和安装,上连接件为上螺杆,上螺杆通过螺母与第一连接杆和/或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
[0025]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下连接件的加工和安装,下连接件为下螺杆,下螺杆通过螺母与第四连接杆和/或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通用型防振锤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通用型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检测工装,用于与拉力机的上夹头进行连接,上检测工装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上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下间隔且平行设置,上连接件设有两个,两个上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并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拉力机的上夹头进行连接的上连接结构,第二连接杆的宽度小于防振锤的上侧U型锤头两个支腿之间的间距,以使上侧U型锤头能够从上往下骑跨在第二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防振锤的钢绞线的上避让结构;下检测工装,用于与拉力机的下夹头进行连接,下检测工装包括第三连接杆、第四连接杆以及下连接件,其中第四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上下间隔且平行设置,下连接件设有两个,两个下连接件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四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并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第三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拉力机的下夹头进行连接的下连接结构,第四连接杆的宽度小于防振锤的下侧U型锤头两个支腿之间的间距,以使下侧U型锤头能够从下往上骑跨在第四连接杆上,第四连接杆上设置有用于避让防振锤的钢绞线的下避让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型防振锤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检测工装设有两套,包括第一套下检测工装和第二套下检测工装,第一套下检测工装用于配合上检测工装检测两个U型锤头与钢绞线之间的握力,第二套下检测工装用于配合上检测工装检测线夹与钢绞线之间的握力,第二套下检测工装中第四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一套下检测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帅黄青松肜连超杨国华宋铁创陈涛魏魏魏顺喜李炎军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