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板材的压铸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压铸模具,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板材的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压铸模具通常是由高强度的合金加工而成,压铸过程是,先将金属液浇铸到型腔中,再利用模具内腔对金属液施加高压,加工获得与压铸型腔匹配的金属件,压铸是一种常见的金属件制作工具。
[0003]压铸过程是将高温熔融的金属液浇铸到压铸型腔中,冷却成型后便能获得压铸件,但高温的金属液到达压铸型腔时,由于压铸型腔的腔壁为室温,金属液在接触压铸型腔的腔壁瞬间将被骤然降温,从而产生沙眼、裂缝等缺陷,影响最终所获压铸件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板材的压铸模具,能够有效避免压铸件在浇铸过程中形成缺陷,且压铸成型效率高。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板材的压铸模具,包括上垫板、上模板、下模板、预热板、下模座和下垫板,上模板的底部固定有高为h的凸模块,上模板中设有位于凸模块一侧的主流道,上模板的底部设有环形的升降腔,升降腔围绕在主流道的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板材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垫板(10)、上模板(20)、下模板(30)、预热板(40)、下模座(50)和下垫板(60),所述上模板(20)的底部固定有高为h的凸模块(21),所述上模板(20)中设有位于所述凸模块(21)一侧的主流道(22),所述上模板(20)的底部设有环形的升降腔(23),所述升降腔(23)围绕在所述主流道(22)的底部外,所述升降腔(23)中通过第一弹簧(24)连接有防漏套(25);所述下模板(30)上设有深度为H的凹模腔(31),所述凹模腔(31)位于所述凸模块(21)的正下方,所述凹模腔(31)的一侧连接有深度为d的分流道(32),所述分流道(32)位于所述防漏套(25)的正下方,H>h>d,所述下模板(30)中设有两根位于所述凹模腔(31)相对两侧的下冷却管(33);所述预热板(40)中设有导热油管(41),所述下模座(50)中设有脱料腔(51),所述脱料腔(51)中设有连接所述凹模腔(31)的脱料机构(70)。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作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鸿威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