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20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该气垫枕创新性的将充气枕芯设计成三角形结构,在充气枕芯的前端面设置了气垫座可用于对患者足部进行按摩作用,促进血运循环,并在充气枕芯的后端面设计了折叠凹槽、固定魔术贴、下连接布和活动魔术贴,通过将活动魔术贴与固定魔术贴的粘贴位置,可调整充气枕芯的角度,无论是平卧还是坐起都能满足患者足部立起的需要,并在充气枕芯外端设置了一个枕套、两个鞋套魔术贴及鞋套,鞋套为一次性使用,安全卫生,该装置解决了当前足下垂通常使用传统的防旋鞋来固定足部,长期使用防旋鞋容易产生压疮,影响功能锻炼灵活性,且不利于医护人员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血液循环等情况的问题,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

技术介绍

[0002]足下垂为昏迷、瘫痪、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足下垂是指不能背屈足部,摆动时相时病足在地面上拖拽或是将该侧下肢举得较高,落地时总是足尖触地面。足下垂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步行速度降低、步行耐力下降、跌倒风险增加,它不单是昏迷、瘫痪、下肢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还是踝关节功能异常的最常见表现,也是导致步行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目前传统的预防足下垂的方式是采取防旋鞋及软垫来预防足下垂,但长期使用防旋鞋容易产生压疮,影响功能锻炼灵活性,且不利于医护人员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血液循环等情况,所以需要医护人员和亲属投入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有的收效甚微,最后导致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临床上,采用气垫床可以减少患者压疮的发生,翻身枕可以支撑患者处于左侧或右侧卧位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坐垫、软垫等物体支撑,由于这些物品无法调节角度大小,增加患者的不舒适感。为了预防足下垂,早期康复锻炼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不仅可以锻炼小腿肌肉群,同时也可以运动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但是康复技师的缺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同时对于长期瘫痪在家的患者来说,如何寻找康复理疗师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可预防昏迷、瘫痪、长期卧床患者的足下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减少或避免长期卧床患者发生足下垂的风险,保护患者足部功能,提高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的预防足下垂气垫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包括充气枕芯以及连接在充气枕芯上的气垫座,在充气枕芯和气垫座外套有枕套,所述充气枕芯为充满气后为三角形柱状中空结构,充气枕芯的右侧端面上设有进气孔及盖帽,气垫座设在充气枕芯的前端面位置上,气垫座上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充气枕芯的后端面位置上设有折叠凹槽,在折叠凹槽的上方位置处的充气枕芯上设有固定魔术贴,折叠凹槽的下方位置处的充气枕芯上设有下连接布,在下连接布的内侧面末端位置设有活动魔术贴;在覆盖气垫座的枕套部分外表面上设有鞋套。本技术的可变换形状的三角柱形结构,可根据患者的卧位选择合适的角度,无论是平卧还是坐起都能满足患者足部立起的需要;由于患者足部直接接触气垫枕的斜面,并且不需要固定装置,可以很好的防止固定导致的血运不好,避免压疮的产生;与患者足部接触的斜面为圆柱状的气垫座,通过充气放气可以起到按摩患者足部的作用,促进血运循环;同时通过可折叠结构可以调节气垫枕斜面坡度;本技术气垫充气后还可作为翻身枕使用。
[000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为了预防足下垂,由于该装置的充气枕芯为三角柱形结构,在通过进气孔充气后是一个可变换形状的三角柱形结构,可根据患者的卧位选
择合适的角度,在使用时,由于充气枕芯的背面设置有固定魔术贴、下连接布和活动魔术贴,将活动魔术贴向上拉粘贴到固定魔术贴的不同位置上,既可以将长边变短,从而达到充气后调整斜面角度的功能,无论是平卧还是坐起都能满足患者足部立起的需要,另外该装置的充气枕芯前端面设置有多个气囊的气垫座,气垫座与患者足部接触,通过对气囊的进行充气和放气可以起到按摩患者足部的作用,促进血运循环,并在枕套的外端面设置了鞋套魔术贴,以及一次性使用的鞋套,鞋套底面设置了可以与鞋套魔术贴连接的鞋底魔术贴,非常方便卫生,该装置解决了当前采取防旋鞋及软垫来预防足下垂时,长期使用会容易产生压疮,影响功能锻炼灵活性,且不利于医护人员观察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血液循环的问题,该装置不但可通过气垫座对患者足部进行按摩,还可以调整与患者足部接触的斜面角度,并可作为翻身枕使用,非常方便实用,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实际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其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07]图2是本技术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其在另一个方向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08]图3是本技术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其在等轴方向上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09]图4为气垫座结构示意图;
[0010]图5为充气枕芯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充气枕芯;2、气垫座;21、充气孔;22、母扣;3、进气孔;4、折叠凹槽;5、固定魔术贴;6、下连接布;7、活动魔术贴;8、枕套;9、鞋套魔术贴;10、鞋套;11、鞋底魔术贴;12、子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0013]请参阅图1到图3所示,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包括充气枕芯1以及连接在充气枕芯1上的气垫座2,在充气枕芯1和气垫座2外套有枕套8,充气枕芯1为充满气后为直接三角形柱状中空结构,充气枕芯1的右侧端面上设有进气孔3及盖帽,盖帽用于封闭该处气孔,防止气体溢出,影响气垫枕效果,气垫座2设在充气枕芯1的前端面位置上,气垫座2上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充气枕芯1的后端面位置上设有折叠凹槽4,在折叠凹槽4的上方位置处的充气枕芯1上设有固定魔术贴5,折叠凹槽4的下方位置处的充气枕芯1上设有下连接布6,在下连接布6的内侧面末端位置设有活动魔术贴7;在覆盖气垫座2的枕套8部分外表面上设有鞋套10。
[0014]进一步的,鞋套10通过鞋套10底部的鞋底魔术贴11和枕套8上的鞋套魔术贴9连接在枕套8上,魔术贴的连接结构拆卸方便。
[0015]进一步的,气垫座2上的可充放气的气囊为条状气囊,条状气囊为多个并与患者足部直接接触,且内部相互连通,在其中一条状气囊的一端上设有充气孔21及孔盖,气垫座2
上条状气囊的数量范围为6

8条。
[0016]请参阅图4和图5所示,在气垫座2的四周设有母扣22,在充气枕芯1的四周设有与母扣22相匹配的子扣12,气垫座2通过母扣22和子扣12与充气枕芯1连接。
[0017]充气枕芯1的长度范围为600

800mm之间。固定魔术贴5的宽度范围为40

60mm之间。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为了预防足下垂,该装置首先通过进气孔3向充气枕芯1内部进行充气,充气枕芯1充满气后变为直角的三棱柱形,并且为了满足不同患者卧位选择合适的足部接触面角度,可通过调整充气枕芯1的背面固定魔术贴5和活动魔术贴7的粘贴位置,将活动魔术贴7向上拉粘贴到固定魔术贴5的不同位置上,既可以将长边变短,从而达到充气后调整斜面角度的功能,使充气枕芯1变为锐角的三棱柱形,可以使患者不论处于何种体位,均能使足部处于功能位,同时也可使处于平卧位的患者足部得以放松,减少不适;充气枕芯另外为了满足对患者足部起到按摩作用,在充气枕芯1前端面设置了气垫座2,气垫座2表面设有多个条形气囊,条形气囊可与患者足部接触,通过对条形气囊上的充气孔21进行充气和放气可以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充气枕芯(1)以及连接在充气枕芯(1)上的气垫座(2),在充气枕芯(1)和气垫座(2)外套有枕套(8),所述充气枕芯(1)为充满气后的直角三角形柱状中空结构,充气枕芯(1)的右侧端面上设有进气孔(3)及盖帽,气垫座(2)设在充气枕芯(1)的前端面位置上,气垫座(2)上设有可充放气的气囊,充气枕芯(1)的后端面位置上设有折叠凹槽(4),在折叠凹槽(4)的上方位置处的充气枕芯(1)上设有固定魔术贴(5),折叠凹槽(4)的下方位置处的充气枕芯(1)上设有下连接布(6),在下连接布(6)的内侧面末端位置设有活动魔术贴(7);在覆盖气垫座(2)的枕套(8)部分外表面上设有鞋套(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足下垂气垫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思云魏红云汪娟徐夏影梁潇悦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