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降温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152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降温杯盖,包括外壳,及连接在外壳上方的壳盖,所述外壳内部连接有换热管,外壳的下方连接有与换热管相连通的吸管,且吸管的上端连通有阀管,所述阀管的中央设置有球阀,所述壳盖的上方连接有与换热管相连通的吸嘴,所述外壳的中央设置有贯穿壳盖与外壳的进气管,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包裹换热管的储热剂,外壳的下方设置有隔热层,外壳的外表面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的外侧连接有护套;该快速降温杯盖在使用者饮用过程中能够快速将饮用水进行降温处理,并能避免饮用水倒流到杯体内部的问题,让使用者在首次饮用时无需额外等待降温时间,再次饮用时也能得以快速降温处理,有效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与饮用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降温杯盖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杯盖,具体涉及一种快速降温杯盖。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使用杯体饮水的过程中极易因饮用水的过高温度而烫伤使用者,尤其是吸管类型的杯体,人们通过吸管吸取杯体中的饮用水时,因使用者没有思想准备,在快速吸取杯中饮用水时更是容易出现烫伤情况,而目前使用者在饮用过高温度的热水时,使用者通常需要将杯子静置一段时间用于降温,但这种采用静置降温的方式不仅饮用水温度降低速度过慢,无法让使用者及时饮水使用,极大的影响了使用者的饮水效果与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快速降温处理,便于使用者及时饮水使用,有效提高使用者饮用效果与饮水便利的快速降温杯盖。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快速降温杯盖,包括外壳,及连接在外壳上方的壳盖,及设置在外壳的中央贯穿壳盖与外壳的进气管,所述外壳内部连接有换热管,外壳的下方连接有与换热管相连通的吸管,壳盖的上方连接有与换热管相连通的吸嘴,所述吸管的中央设置有单向阀,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包裹换热管的储热剂,外壳的下方设置有隔热层。
[0006]作为优选,所述单向阀为连通在吸管上端的阀管,且阀管的内部设置有球阀,所述阀管内径大于球阀直径大于吸管内径,让球阀嵌入到阀管内,并通过球阀的活动让饮用水只能通过吸管进入到换热管内,避免换热管内饮用水倒流的问题,便于饮用水滞流在换热管内降温处理。
[0007]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为单通道涡旋结构,且换热管分别与吸嘴、阀管相连通,涡旋结构的换热管设置有效增加换热管内部饮用水的滞流量,也提高了储热剂与换热管表面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换热管降温效果,所述阀管上表面与换热管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球阀直径,让换热管将球阀限制在阀管内,避免了在吸取饮用水时球阀脱离阀管的可能。
[0008]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连接有翅片,所述翅片的外侧连接有护套,护套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让该杯盖内部的温度能够通过翅片进行传送散热,并通过散热孔的设置更进一步的提高了该杯盖散热效率,而护套的设置则便于使用者对该杯盖进行提高,有效避免使用者手部烫伤的可能。
[0009]作为优选,所述翅片与散热孔均设置有两个以上,且翅片均匀分布在外壳的外侧,所述散热孔贯穿护套并均匀分布在护套表面,通过均匀分布式翅片与散热孔的设置有效提高换热管内部问题的交换效率与速率,便于饮用水进行快速降温。
[0010]作为优选,所述壳盖的连接有料台,所述料台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贯穿壳盖的料孔,让使用者能够将储热剂通过料孔导入到外壳内,并通过料台的设置让储热剂能够将换热管进行完全覆盖,便于使用者对储热剂的添加,所述储热剂为相变储热材料,优选石蜡与水的
混和物。
[0011]作为优选,所述隔热层为中空结构,且隔热层内部设置有隔温料,让隔热层能够将该杯盖与所连接的杯体进行温度隔绝,以便于外接杯体中的热量影响饮用水的降温速率,所述隔热层内部的隔温料可以为保温棉或填充气凝胶。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快速降温杯盖具有能够快速降温处理,便于使用者及时饮水使用,有效提高使用者饮用效果与饮水便利;由于外壳内部连接的换热管与吸嘴、吸管相连通,且外壳中设置有用于包裹换热管的储热剂,使得储热剂能够将换热管内部饮用水的热量进行吸附,有效的提高使用者饮用过程中饮用水的降温效果,便于使用者饮用降温处理后的饮用水,避免了使用者通过吸管之间吸水饮用热水时所可能出现的烫伤受损问题,有效保障了使用者的饮水安全,提高了使用者的饮水效果与饮水便利;而吸管的中央设置有单向阀,让单向阀能够将换热管与吸管进行单向阻隔,避免饮用水倒流进入到吸管内的可能,以便于饮用水能够滞流在换热管中,便于使用者在首次饮水时能够即时饮用经过降温的饮用水,便于使用者即时饮用实用,而外壳下方设置的隔热层则能够将外接杯中的热水与该杯盖中经过降温的水进行隔绝,避免了杯体内部热水影响到换热管对饮用水的降温,更进一步的提高换热管对饮用水的降温效果,提高使用者饮用效果与饮水便利。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快速降温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快速降温杯盖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6]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快速降温杯盖,包括外壳1,及连接在外壳1上方的壳盖2,及设置在外壳1的中央贯穿壳盖2与外壳1的进气管11,所述外壳1内部连接有换热管4,外壳1的下方连接有与换热管4相连通的吸管5,壳盖2的上方连接有与换热管4相连通的吸嘴3,所述吸管5的中央设置有单向阀(未标注),外壳1内部设置有用于包裹换热管4的储热剂12,外壳1的下方设置有隔热层13。
[0017]所述单向阀为连通在吸管5上端的阀管51,且阀管51的内部设置有球阀52,所述阀管51内径大于球阀52直径大于吸管5内径,让球阀52嵌入到阀管51内,并通过球阀52的活动让饮用水只能通过吸管5进入到换热管4内,避免换热管4内饮用水倒流的问题,便于饮用水滞流在换热管4内降温处理。
[0018]所述换热管4为单通道涡旋结构,且换热管4分别与吸嘴3、阀管51相连通,涡旋结构的换热管4设置有效增加换热管4内部饮用水的滞流量,也提高了储热剂12与换热管4表面的接触面积,有效提高换热管4降温效果,所述阀管51上表面与换热管4内表面之间的间距小于球阀52直径,让换热管4将球阀52限制在阀管51内,避免了在吸取饮用水时球阀脱离阀管51的可能。
[0019]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连接有翅片6,所述翅片6的外侧连接有护套7,护套7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71,让该杯盖内部的温度能够通过翅片6进行传送散热,并通过散热孔71的设置更进一步的提高了该杯盖散热效率,而护套7的设置则便于使用者对该杯盖进行提高,有效避免使用者手部烫伤的可能。
[0020]所述翅片6与散热孔71均设置有两个以上,且翅片6均匀分布在外壳1的外侧,所述散热孔71贯穿护套7并均匀分布在护套7表面,通过均匀分布式翅片6与散热孔71的设置有效提高换热管4内部问题的交换效率与速率,便于饮用水进行快速降温。
[0021]所述壳盖2的连接有料台21,所述料台21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贯穿壳盖2的料孔22,让使用者能够将储热剂12通过料孔22导入到外壳1内,并通过料台21的设置让储热剂12能够将换热管4进行完全覆盖,便于使用者对储热剂12的添加,所述储热剂12为相变储热材料,优选石蜡与水的混和物。
[0022]所述隔热层3为中空结构,且隔热层13内部设置有隔温料,让隔热层13能够将该杯盖与所连接的杯体进行温度隔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降温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连接在外壳上方的壳盖,及设置在外壳的中央贯穿壳盖与外壳的进气管,所述外壳内部连接有换热管,外壳的下方连接有与换热管相连通的吸管,壳盖的上方连接有与换热管相连通的吸嘴,所述吸管的中央设置有单向阀,外壳内部设置有用于包裹换热管的储热剂,外壳的下方设置有隔热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为连通在吸管上端的阀管,且阀管的内部设置有球阀,所述阀管内径大于球阀直径大于吸管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降温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单通道涡旋结构,且换热管分别与吸嘴、阀管相连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磊李小强吕帅高春龙资忠曾麟丁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嘉益保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