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波专利>正文

一种按摩牵引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12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牵引凳,属于按摩牵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上部框架、转动支撑板,支撑架包括支撑腿以及固定于支撑腿上部的支撑腔室,上部框架包括相互独立的滑动框架与固定框架,滑动框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腔室的上端面一端,所述固定框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腔室的上端面的另一端,所述滑动框架上端转动连接有A板与B板,所述A板下端面设置有挂钩,所述固定框架上转动连接有C板与D板,所述支撑腔室内部底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小车,所述小车与滑动框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腔室内设置有小车驱动电机,所述小车驱动电机通过曲柄连杆结构与所述小车相铰接;解决了目前的牵引与拉伸的设备拉伸方式单一的问题。单一的问题。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牵引凳


[0001]本技术属于按摩牵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按摩牵引凳。

技术介绍

[0002]牵引和拉伸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身体颈椎、腰椎等变形的方法,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治疗此类病患的辅助器械,治疗效果有限,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其根本原因在于拉伸方式单一,都是静态拉伸,设备庞大,操作复杂,一般都不能独自进行操作治疗, 都得去专门机构,方便性很差。由于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一般都是减缓后就不再,造成病患反复、加重。目前主流治疗 设备主要采用的都是平展拉伸,垂直拉伸的方式,个别的还有拉伸的角度调节,大部分不讲究拉伸力度,靠手动以及身体感觉力度去拉伸,往往为了一节的拉伸力度,整个身体要施加多倍的拉伸力。而且基本都是拉完有效果,不继续拉伸的话,过几天就又不行了,究其原因, 是只考虑到了去粗暴拉伸变形间盘,对于人体变形的颈椎、腰椎间盘的针对性不强,没有考虑变形节点物理性和生理性特点,这样肯定不会有好的治疗效果。这类产品都没有充分重视人体只有在全部放松和松弛状态下才能考虑调整和恢复的基本道理,为了拉伸一节变形,对整根腰椎颈椎进行拉伸,往往是一节舒服了,相邻或者整个都被不适当的拉开,对正常的间盘造成了一定的负担和损坏。
[0003]人体变形部分好比一根铁丝,中间由于受力弯曲,现有的矫正方式都是通过两头拉伸来恢复原状,本技术通过一套合理的机构,不仅通过拉力,而且通过类似把变形部位直接掰直的道理来解决问题,在掰和拉的过程中,辅助以震动和合适的角度,大大加强了拉伸的疗效。在印度以及东南亚国家,对于间盘变形的治疗,有通过有经验的医师用木楔对准变形间盘敲打来矫正变形,本技术借鉴了目前存在和传统的治疗方式设计出一套有效的机械装置来弥补现有的治疗方式,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独特的机构实现了多种拉伸治疗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目前的牵引与拉伸的设备拉伸方式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按摩牵引凳,解决目前的牵引与拉伸的设备拉伸方式单一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按摩牵引凳,包括支撑架、上部框架、转动支撑板,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腿以及固定于支撑腿上部的支撑腔室,所述上部框架包括相互独立的滑动框架与固定框架,所述滑动框架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腔室的上端面一端,所述固定框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腔室的上端面的另一端,所述滑动框架上端转动连接有A板与B板,所述A板下端面设置有挂钩,所述固定框架上转动连接有C板与D板,所述支撑腔室内部底板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小车,所述小车与滑动框架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腔室内设置有小车驱动电机,所述小车驱动电机通过曲柄连杆结构与所述小车相铰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A板的下端面与电动推杆的推杆头一侧相铰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底
座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腔室内部的底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B板通过定位合页与所述滑动框架转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 所述C板下端面通过曲柄连杆结构与驱动电机相铰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D板的下端面中部与电动推杆的推杆头一侧相铰接,所述电动推杆10的底座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腔室内部的底板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A板、C板、D板下端面设置有振动电机。
[0012]进一步的,所述A板、B板、C板、D板内设置有电阻丝。
[0013]进一步的,所述小车上部插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两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腔室内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A板、D板的外端可拆卸地连接有插接板。
[0015]更进一步的,所述所述上部框架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四个旋转绑缚架,所述旋转绑缚架通过90
°
定位合页转动连接于上述A板、B板、C板、D板下部的上部框架内部。
[0016]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提供的牵引按摩凳,可以进行角度拉伸,通过改变拉伸带的角度,在体位固定拉力固定下,针对变形间盘进行定向拉伸,有的放矢,增强疗效。
[0018](2)本技术提供的牵引按摩凳,可以震动拉伸,在牵引带带进行拉伸的过程中,同时可以用振动电机使拉伸带震动,加强拉伸的效果,类似拔树桩时摇动可以轻松拔出的道理。
[0019](3)本技术提供的牵引按摩凳,可以角度支撑,通过转动支撑板针对变形节点进行精确支撑,可以形成变形节点的反向角度,同时进行针对性拉伸,类似于将一截折弯的铁丝掰直,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先顶住折弯区域再掰直,比直接在铁丝的两边拉直更省力,可以有效的防止拉伸过程中的位移和拉力的变化。
[0020](4)本技术提供的牵引按摩凳,可以进行角度运动,在拉伸过程中,可以使变形部位适当运动,类似于颈椎操和腰椎操的效果,在施加拉力的情况下做操,效果更加明显。
[0021](5)本技术提供的牵引按摩凳,可以角度震动,在拉伸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当的角度震动,可以有效的增加拉伸效果,结合坐垫加热功能一起,可以有效的造成变形部位放松,促进血液循环,使变形节点和包裹的肌肉组织有效恢复。
[0022](6)本技术提供的牵引按摩凳,可以多维度拉伸,针对人体的主要弯曲和可能变形节点以及主要关节进行了设计,在拉伸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具体调节,不仅是针对颈椎、腰椎,还可以针对主要关节,通过不同的体位配合支杆的绑缚都可以达到拉伸的效果。可以进行常规的平躺式拉伸,也可以采取侧身、俯式拉伸,通过调整A、B、C、D板的角度,基本可以把各种体位调整都可以涉及到。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正视图;
[0025]图2为图1中旋转绑缚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牵引时的使用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牵引时的使用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牵引时的使用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牵引时的使用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支撑时的使用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支撑时的使用示意图;
[0032]图9为本技术支撑时的使用示意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中插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1为支撑腿,2为支撑腔室,3为支撑架,4为滑动框架,5为固定框架,6为A板,7为B板,8为C板,9为D板,10为电动推杆,11为振动电机,12为挂钩,13为定位合页,14为驱动电机,15为小车,16为导轨,17为导杆,18为小车驱动电机,19为旋转绑缚架,20为插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牵引凳,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3)、上部框架、转动支撑板,所述支撑架(3)包括支撑腿(1)以及固定于支撑腿(1)上部的支撑腔室(2),所述上部框架包括相互独立的滑动框架(4)与固定框架(5),所述滑动框架(4)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腔室(2)的上端面一端,所述固定框架(5)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腔室(2)的上端面的另一端,所述滑动框架(4)上端转动连接有A板(6)与B板(7),所述A板(6)下端面设置有挂钩(12),所述固定框架(5)上转动连接有C板(8)与D板(9),所述支撑腔室(2)内部底板上设置有导轨(16),所述导轨(16)上设置有小车(15),所述小车(15)与滑动框架(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腔室(2)内设置有小车驱动电机(18),所述小车驱动电机(18)通过曲柄连杆结构与所述小车(15)相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牵引凳,其特征在于:所述A板(6)的下端面与电动推杆(10)的推杆头一侧相铰接,所述电动推杆(10)的底座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腔室(2)内部的底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按摩牵引凳,其特征在于:所述B板(7)通过定位合页(13)与所述滑动框架(4)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波陈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陈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