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复合滤芯及包含该复合滤芯的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07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复合滤芯及包含该复合滤芯的净水机,包括滤瓶,滤瓶内设有RO滤芯,RO滤芯内设有中心管,中心管内设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内设有一中空的支撑管,支撑管外侧设有一环形分隔件,将第一套管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密封腔,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分别置于两个密封腔内;所述第一套管上设有第二通水孔,位于后置滤芯外侧,与中心管上的第一通水孔相连通;所述支撑管上设有第三通水孔,位于前置滤芯内侧;所述支撑管内设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下端与第一套管内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前置滤芯、RO滤芯、后置滤芯集成在一个滤瓶内,充分利用了滤瓶内的空间,大大减小净水器的体积,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需求。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需求。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复合滤芯及包含该复合滤芯的净水机


[0001]本技术属于净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复合滤芯及包含该复合滤芯的净水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净水器一般包括RO滤芯,为了进一步保护RO滤芯,可以在前置过滤水路中设置前置滤芯,为了进一步改善水质,获得更佳口感,可以在后置过滤水路中设置后置滤芯。由于净水器必须的零件无法减少,导致净水器的体积和滤芯有直接关系。一般单支滤芯独立放置在单个滤瓶内,使得净水器上具有多只滤瓶,每个滤瓶都需要占用净水器的体积。净水器体积过大,在用户安装的空间有限时,可能无法正常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缩小滤芯占用体积的多功能复合滤芯及包含该复合滤芯的净水机。
[0004]为此,本技术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复合滤芯,包括滤瓶,滤瓶内设有前置滤芯、RO滤芯和后置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RO滤芯内设有中心管,中心管上设有第一通水孔;所述中心管内设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内设有一中空的支撑管,支撑管外侧设有一环形分隔件,将第一套管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密封腔,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分别置于两个密封腔内,前置滤芯位于滤瓶底部;所述第一套管上设有第二通水孔,位于后置滤芯外侧,与中心管上的第一通水孔相连通;所述支撑管上设有第三通水孔,位于前置滤芯内侧;所述支撑管内设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下端与第一套管内部相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第二套管内为第一进水通道,中心管底部为封闭端,前置滤芯下方与封闭端之间设有第一流水通道,第二套管通过第一流水通道与前置滤芯外侧相连通;所述支撑管与第二套管之间为第一出水通道,RO滤芯外侧与滤瓶内壁之间为第二进水通道,中心管与第一套管之间设有第二流水通道,第二流水通道连通RO滤芯内侧和后置滤芯外侧,后置滤芯内侧和支撑管外侧之间为第二出水通道。
[0006]优选地,所述RO滤芯包括RO膜和顶盖,顶盖套装在RO膜上,并封闭RO膜的顶部端面,顶盖中间设有第二出水柱;所述中心管顶端与第一套管紧密配合,第一套管上方设有第一出水柱,第一出水柱置于第二出水柱内部,两者之间为废水通道。
[0007]优选地,所述前置滤芯环设于支撑管外侧,且由内向外分别设有第二PP棉层、活性炭层和第一PP棉层。
[0008]优选地,还包括滤瓶盖,滤瓶盖与滤瓶固定连接;所述滤瓶盖上设有5个进出水接口,滤瓶盖内部还固定有水路转换件,水路转换件上设有5个进出水孔,与进出水接口相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滤瓶盖中间设一凸台,凸台两侧设有定位块,所述5个进出水接口设置在凸台内,分别为第一进水接口、第一出水接口、第二进水接口、废水接口、纯水接口,进
出水接口内均设有自封水组件。
[0010]优选地,所述水路转换件上的5个进出水孔分别为第一进水孔、第一出水孔、第二进水孔、废水孔和纯水孔;所述水路转换件朝向RO滤芯一侧设有4圈同心的圆环护壁,由内及外分为第一护壁、第二护壁、第三护壁和第四护壁,第一进水孔与第一护壁内部相连通,第一出水孔与第一、第二护壁之间相连通,第二进水孔与第四护壁外部相连通,纯水孔与第二、第三护壁之间相连通,废水孔与第三、第四护壁之间相连通。
[0011]本技术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净水机,包括上述复合滤芯。
[0012]优选地,还包括原水进口,原水进口连接复合滤芯的第一进水接口,复合滤芯的第一出水接口连接进水电磁阀和增压泵,增压泵连接至复合滤芯的第二进水接口,复合滤芯的纯水接口通过单向阀、高压开关连接出水龙头,复合滤芯的废水接口通过废水阀连接至废水出口。
[0013]原水从滤瓶盖的第一进水接口进入滤瓶内,沿中心位置的第二套管流动,从前置滤芯与中心管封闭端之间的第一流水通道流至前置滤芯外侧,从前置滤芯侧面进水,经第一PP棉层、活性炭层和第二PP棉层过滤后,沿支撑管的第三通水孔进入支撑管与第二套管之间的第一出水通道,并从滤瓶盖的第一出水接口流出;
[0014]经前置滤芯初滤后的水按照水路设计流动,流经进水电磁阀、增压泵,经过增压泵加压后的水从滤瓶盖的第二进水接口进入滤瓶内,由于RO膜外侧无法进水,水沿着滤瓶与RO膜之间的第二进水通道流动到RO膜底部,并从RO膜底部端面进入;
[0015]水流经过RO膜过滤后,产生的纯水经过中心管上的第一通水孔进入中心管与第一套管之间的第二流水通道内,然后从第一套管上方的第二通水孔进入后置滤芯外侧,纯水从后置滤芯外侧向内流出,经后置滤芯过滤后的纯水沿后置滤芯内侧与支撑管之间的第二出水通道流动,从第一套管的第一出水柱、纯水接口流出;RO膜产生的废水通过第二出水柱与第一出水柱之间的废水通道,从废水接口排出。
[0016]本技术将前置滤芯、RO滤芯、后置滤芯集成在一个滤瓶内,充分利用了滤瓶内的空间,缩小几个滤芯所占空间,从而大大减小净水器的体积,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需求;滤瓶通过下端的凸台来进行安装限位,安装时直接插入滤瓶即可,无需旋转,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9]图2为前置滤芯、后置滤芯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滤瓶盖的结构爆炸图;
[0022]图5、6为水路转换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自封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25]图9为本技术工作的水路原理图。
[0026]图中标记为:滤瓶1、滤瓶盖2、凸台21、梯形定位块22、第一进水接口23、第一出水
接口24、第二进水接口25、废水接口26、纯水接口27、盖板28、密封垫29、前置滤芯3、支撑管31、第三通水孔32、第一PP棉层33、活性炭层34、第二PP棉层35、分隔面36、后置滤芯37、RO膜41、顶盖42、中心管43、第一通水孔44、第二出水柱46、第一套管51、第二通水孔511、第一出水柱512、第二套管52、第一进水通道61、第一出水通道62、第二进水通道63、废水通道64、第二出水通道65、第一流水通道66、第二流水通道67、自封水组件7、底座71、密封件72、弹簧73、环形块74、密封圈75、水路转换件8、第一进水孔81、第一出水孔82、第二进水孔83、废水孔84、纯水孔85、第一护壁86、第二护壁87、第三护壁88、第四护壁89、水路板10、滤芯座11、滑动单元12、梯形挡块121、推杆122、固定锁紧单元13、电机14、凸轮15、复位弹簧16、进水电磁阀17、增压泵18、单向阀19、高压开关110、出水龙头111、废水电磁阀1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所述的复合滤芯,包括滤瓶1和滤瓶盖2,两者固定连接,为方便描述,将滤瓶盖所在位置视为上方,滤瓶底部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复合滤芯,包括滤瓶,滤瓶内设有前置滤芯、RO滤芯和后置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RO滤芯内设有中心管,中心管上设有第一通水孔;所述中心管内设有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内设有一中空的支撑管,支撑管外侧设有一环形分隔件,将第一套管内部分隔成上下两个密封腔,前置滤芯和后置滤芯分别置于两个密封腔内,前置滤芯位于滤瓶底部;所述第一套管上设有第二通水孔,位于后置滤芯外侧,与中心管上的第一通水孔相连通;所述支撑管上设有第三通水孔,位于前置滤芯内侧;所述支撑管内设有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下端与第一套管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套管内为第一进水通道,中心管底部为封闭端,前置滤芯下方与封闭端之间设有第一流水通道,第二套管通过第一流水通道与前置滤芯外侧相连通;所述支撑管与第二套管之间为第一出水通道,RO滤芯外侧与滤瓶内壁之间为第二进水通道,中心管与第一套管之间设有第二流水通道,第二流水通道连通RO滤芯内侧和后置滤芯外侧,后置滤芯内侧和支撑管外侧之间为第二出水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RO滤芯包括RO膜和顶盖,顶盖套装在RO膜上,并封闭RO膜的顶部端面,顶盖中间设有第二出水柱;所述中心管顶端与第一套管紧密配合,第一套管上方设有第一出水柱,第一出水柱置于第二出水柱内部,两者之间为废水通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环设于支撑管外侧,且由内向外分别设有第二PP棉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理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艾波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