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O膜复合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01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RO膜复合滤芯,包括滤瓶、压盘、转盘以及滤瓶盖,转盘置于滤瓶盖内,压盘与滤瓶盖固定连接,转盘可相对压盘转动;所述滤瓶内设有前置滤芯组件、第一套管和RO膜,第一套管位于前置滤芯组件和RO膜之间,将前置滤芯组件内侧与RO膜外侧之间分隔出两个独立的水流通道;所述压盘上设有5个通水口,纯水口位于压盘中心位置,转盘上设有五个通水柱,第五通水柱位于中心位置,第五通水柱与压盘中间的纯水口位置相对,第五通水柱内设有自封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前置滤芯、RO膜组件集成在一个滤瓶内,充分利用了滤瓶内的空间,缩小几个滤芯所占空间,从而大大减小净水器的体积,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需求。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需求。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O膜复合滤芯


[0001]本技术属于净水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RO膜复合滤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净水器一般包括RO滤芯,为了进一步保护RO滤芯,可以在前置过滤水路中设置前置滤芯,为了进一步改善水质,获得更佳口感,可以在后置过滤水路中设置后置滤芯。由于净水器必须的零件无法减少,导致净水器的体积和滤芯有直接关系。一般单支滤芯独立放置在单个滤瓶内,使得净水器上具有多只滤瓶,每个滤瓶都需要占用净水器的体积。净水器体积过大,在用户安装的空间有限时,可能无法正常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缩小滤芯占用体积的RO膜复合滤芯。
[0004]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RO膜复合滤芯,包括滤瓶、压盘、转盘以及滤瓶盖,所述滤瓶盖与滤瓶固定连接,转盘置于滤瓶盖内,压盘与滤瓶盖固定连接,将转盘限定在滤瓶盖内,转盘可相对压盘转动;所述滤瓶内设有前置滤芯组件和RO膜组件,前置滤芯组件为环状结构,RO膜组件置于前置滤芯组件内,RO膜组件包括RO膜和顶盖,顶盖套装在RO膜上,并封闭RO膜的上端面;所述RO膜内设有中心管,中心管圆周上设有进水孔;
[00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位于前置滤芯组件和RO膜组件之间,第一套管将前置滤芯组件内侧与RO膜组件外侧之间分隔出两个独立的水流通道;所述压盘上设有5个通水口,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废水口和纯水口,纯水口位于压盘中心位置,其余通水口位于纯水口四周,转盘上设有五个通水柱,第五通水柱位于中心位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通水柱位于第五通水柱四周;所述转盘中间的第五通水柱与压盘中间的纯水口位置相对,第五通水柱内设有自封水组件;所述转盘相对压盘旋转时,存在压盘上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废水口与转盘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通水柱互相连通或互相错开这两种状态。
[0006]优选地,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外侧与滤瓶内壁之间为第一进水通道,前置滤芯组件内侧与第一套管外壁之间为第一出水通道;所述RO膜外侧与第一套管内壁之间为第二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与RO膜下端面相连通;所述RO膜组件中心管内为第二出水通道,中心管上端设有与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一出水柱,顶盖中间设有第二出水柱,第一出水柱置于第二出水柱内部,两者之间为废水通道。
[0007]优选地,所述压盘上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废水口和纯水口,分别与第一进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废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相连通。
[0008]优选地,所述压盘背离转盘一侧设有4圈同心的圆环护壁,由内及外分为第一护壁、第二护壁、第三护壁和第四护壁,第一进水口与第四护壁外部相连通,第一出水口与第三、第四护壁之间相连通,第二进水口与第二、第三护壁之间相连通,废水口与第一、第二护
壁之间相连通,纯水口与第一护壁内部相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压盘朝向转盘一侧设有一弧形槽,转盘朝向压盘一侧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置于弧形槽内;所述滤瓶盖中间设有圆形开口,转盘的通水柱置于该圆形开口内,所述转盘侧面设有一弧形缺口,滤瓶盖的圆形开口内侧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与弧形缺口配合工作。
[0010]优选地,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PP棉层和活性炭层,活性炭层位于PP棉层内部。
[0011]优选地,所述自封水组件包括底座、密封件和弹簧,底座为镂空结构,下方中间设有定位环,密封件为T字型结构,密封件的小头端置于定位环内,弹簧套在密封件上,一端抵在密封件的大头端,另一端抵在定位环上。
[0012]滤芯安装时,滤瓶插入水路板或滤芯固定装置的水路接口内,转动滤瓶,使得转盘上的通水柱与压盘上的通水口位置相对并连通。水依次从转盘的第一通水柱、压盘的第一进水口、第一进水通道进入滤瓶内,从前置滤芯组件侧面进水,经PP棉层和活性炭层过滤后从第一出水通道、第一出水口、第二通水柱流出;
[0013]经前置滤芯组件初滤后的水按照水路设计流动,例如流经进水电磁阀、增压泵等,而经过增压泵加压后的水从第三通水柱、压盘的第二进水口、第二进水通道进入第一套管内,由于RO膜外侧无法进水,水沿着第二进水通道流动到RO膜下方,并从RO膜下端面进入;水流经过RO膜过滤后,产生的纯水经过中心管中的进水孔进入中心管中,依次从中心管上端的第一出水柱、压盘上的纯水口、转盘上的第五通水柱流出;RO膜产生的废水从顶盖的第二出水柱与中心管的第一出水柱之间的废水通道、废水口、第四通水柱排出。
[0014]本技术通过压盘与转盘的转动,使得通水口和通水柱互相连通或者互相错位,从而实现滤芯的自锁,而由于压盘上一共设有5个进出水口,纯水口与第五通水柱均位于中心位置,当压片与转盘转动时,纯水口与第五通水柱始终处于连通状态,因此,在第五通水柱内放置了自封水组件,从而使得滤芯的5个进出水端都能实现自锁,防止更换滤芯时发生漏水问题。
[0015]本技术将前置滤芯、RO膜组件集成在一个滤瓶内,充分利用了滤瓶内的空间,缩小几个滤芯所占空间,从而大大减小净水器的体积,满足更多场合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零件爆炸图;
[0020]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压盘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自封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技术工作的水路原理图。
[0025]图中标记为:滤瓶1、压盘2、第一进水口21、第一出水口22、第二进水口23、废水口
24、纯水口25、第一护壁26、第二护壁27、第三护壁28、第四护壁29、弧形槽210、转盘3、第一通水柱31、第二通水柱32、第三通水柱33、第四通水柱34、第五通水柱35、弧形缺口36、滤瓶盖4、第二凸块41、密封垫5、前置滤芯组件6、PP棉层61、活性炭层62、第一套管7、RO膜组件8 、RO膜81、顶盖82、中心管83、进水孔84、第一出水柱85、第二出水柱86、第一进水通道91、第一出水通道92、第二进水通道93、废水通道94、第二出水通道95、自封水组件10、底座101、密封件102、弹簧103、定位环104、进水电磁阀11、增压泵12、单向阀13、高压开关14、出水龙头15、废水电磁阀16。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所述的复合滤芯,包括滤瓶1、压盘2、转盘3以及滤瓶盖4,所述滤瓶盖4与滤瓶1固定连接,转盘3置于滤瓶盖4内,压盘2与滤瓶盖4固定连接,并将转盘3限定在滤瓶盖4内,压盘2与转盘3之间设有密封垫5;所述压盘2朝向转盘3一侧设有一弧形槽210,转盘朝向压盘一侧设有第一凸块,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O膜复合滤芯,包括滤瓶、压盘、转盘以及滤瓶盖,所述滤瓶盖与滤瓶固定连接,转盘置于滤瓶盖内,压盘与滤瓶盖固定连接,将转盘限定在滤瓶盖内,转盘可相对压盘转动;所述滤瓶内设有前置滤芯组件和RO膜组件,前置滤芯组件为环状结构,RO膜组件置于前置滤芯组件内,RO膜组件包括RO膜和顶盖,顶盖套装在RO膜上,并封闭RO膜的上端面;所述RO膜内设有中心管,中心管圆周上设有进水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套管位于前置滤芯组件和RO膜组件之间,第一套管将前置滤芯组件内侧与RO膜组件外侧之间分隔出两个独立的水流通道;前置滤芯组件内侧与第一套管外壁之间为第一出水通道;所述RO膜外侧与第一套管内壁之间为第二进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与RO膜下端面相连通;所述压盘上设有5个通水口,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废水口和纯水口,纯水口位于压盘中心位置,其余通水口位于纯水口四周,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分别与第一出水通道、第二进水通道相连通;转盘上设有五个通水柱,第五通水柱位于中心位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通水柱位于第五通水柱四周;所述转盘中间的第五通水柱与压盘中间的纯水口位置相对,第五通水柱内设有自封水组件;所述转盘相对压盘旋转时,存在压盘上的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废水口与转盘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通水柱互相连通或互相错开这两种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O膜复合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外侧与滤瓶内壁之间为第一进水通道,所述RO膜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军杨慧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艾波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