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806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属于沥青路面技术领域,包括由下至上层叠铺设的基底层、防水保护层和沥青透水层,所述防水保护层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过渡层;所述基底层与防水保护层之间设有透气保护层,透气保护层包括顶部的纤维缓冲层与支撑纤维缓冲层的加强钢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透水和通风作用,避免内部形成积水的同时,还能提高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还能提高整体的稳固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沥青路面
,具体涉及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各大城市以及各种公园和小区等等,为了提升美化效果,纷纷对普通沥青路面进行改造、改色,铺设出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改色沥青路面,这些改色沥青路面使得道路焕然一新,也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和喜爱。
[0003]然而,目前的改色沥青路面一味追求色彩的鲜艳和美观,却忽略对路面的整体结构的保护,使得很多改色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不长或者需要经常性维护,太耗费后期的人力、物力,也影响人们的出行。
[0004]比如,目前的改色沥青路面虽然具有透水的效果,但是透过沥青路面的水进入沥青路面内部后,容易在沥青路面内部积聚,不畅通,形成积水无法疏通到外部,以及透过沥青路面的杂质还容易在内部聚集、堵塞内部的透水结构,造成沥青路面内部结构容易逐渐腐烂,损坏,加速路面的损坏,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
[0005]还有,目前的改色沥青路面的内部没有通风透气结构和保障整体稳固性的加强结构。缺少通风透气结构容易使得内部热量聚集,无法散出,散热效果较差;而缺乏保障整体稳固性的加强结构则容易导致内部结构的容易在遇到较大的压力或者撞击时或者长期使用,造成内部结构的变形或者移位等问题,进而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甚至造成不均匀沉降或者塌陷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水和通风作用,避免内部形成积水同时提高内部的通风散热效果,还能提高整体的稳固性。
[0007]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层叠铺设的基底层、防水保护层和沥青透水层,所述防水保护层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过渡层;所述基底层与防水保护层之间设有用于透气的纤维缓冲层以及支撑纤维缓冲层的加强钢层,所述纤维缓冲层铺位于加强钢层顶部。
[0009]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加强钢层包括底板、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接在底板上,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支撑板的底部固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纤维缓冲层连接并支撑起纤维缓冲层。
[0010]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呈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状。
[0011]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支撑板包括多块首尾紧密相接并呈阶梯逐级排布的支撑块。
[0012]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支撑柱有多根,位于中间的所述支撑柱高于位于两
侧的支撑柱的高度,并支撑起支撑板。
[0013]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底板的底部固接有T字型倒钩;所述加强钢层内部填充有疏松透气的钢纤维。
[0014]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沥青透水层上设有防滑保护层。
[0015]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防滑保护层为陶瓷颗粒和橡胶颗粒的混合物。
[0016]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陶瓷颗粒与橡胶颗粒的混合比例为3:1。
[0017]进一步所采取的措施是:所述沥青透水层包括沥青基底层和改色沥青层,且所述沥青基底层的透水率大于所述改色沥青层的透水率;所述改色沥青层具有多种色彩;所述基底层与透气保护层之间设有减震层。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水保护层,且所述防水保护层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过渡层,使得透过沥青透水层的积水受到防水保护层的阻挡,不能再继续向下渗透,并在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过渡层的作用下,使得防水层上的水流流向两侧,避免在中间聚集,水流不通畅形成积水,进而导致中间容易腐坏;通过在基底层与防水保护层之间铺设透气保护层,促进路面中部的透风透气效果,还能起到散热的作用,这样即使路面遇到大水导致有少量水渗到透气层时,可通过透气层快速蒸发、风干,而且还能能避免紧密的防水保护层造成路面底部的空气不流通,散热太慢,进而保障内部的通风透气和散热效果,避免内部腐坏或者散热不及时而导致内部结构容易老化,影响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加强钢层支撑纤维缓冲层,进而使得纤维缓冲层支撑防水保护层,从而保障防水保护层的形状和结构,也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固、结实,提高整体的耐受力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0021]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顶部俯视图;
[0023]图中:1、基底层;2、防水保护层;3、沥青透水层;31、沥青基底层;32、改色沥青层;4、透气保护层;5、纤维缓冲层;6、加强钢层;61、底板;62、支撑柱;63、支撑板;64、支撑块;65、倒钩;7、防滑保护层;8、减震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内”、“中”、“左”、“右”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5]如图1所示,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层叠铺设的基底层1、防水保护层2和沥青透水层3,防水保护层2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过渡层;基底层1与防水保护层2之间设有透气保护层4,透气保护层4包括顶部的纤维缓冲层5与支撑纤维缓冲层5的加强钢层6。
[0026]通过设置防水保护层2,且防水保护层2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过渡层,使得透过
沥青透水层3的积水受到防水保护层2的阻挡,不能再继续向下渗透,并在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过渡层的作用下,使得防水层上的水流流向两侧,避免在中间聚集,水流不通畅形成积水,进而导致中间容易腐坏;通过在基底层1与防水保护层2之间铺设透气保护层4,促进路面中部的透风透气效果,还能起到散热的作用,这样即使路面遇到大水导致有少量水渗到透气层时,可通过透气层快速蒸发、风干,而且还能能避免紧密的防水保护层2造成路面底部的空气不流通,散热太慢,进而保障内部的通风透气和散热效果,避免内部腐坏或者散热不及时而导致内部结构容易老化,影响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加强钢层6支撑纤维缓冲层5,进而使得纤维缓冲层5支撑防水保护层2,从而保障防水保护层2的形状和结构,也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稳固、结实,提高整体的耐受力和使用寿命。
[0027]如图1

2所示,加强钢层6包括底板61、支撑柱62和支撑板63,支撑柱62的底端固接在底板61上,支撑柱62的顶端与支撑板63的底部固接,支撑板63的顶部与纤维缓冲层5连接并支撑起纤维缓冲层5。通过底板61增大底部的支撑面积,进而可以提供强有力并且稳固的支撑效果,通过支撑柱62支撑起支撑板63并形成疏松的通风结构,使得内部具有良好的透风透气效果,而通过设置支撑板63进而形成较大的平面支撑作用,从而更好的对纤维缓冲层5提供均匀、稳定的支撑,进而通过限位缓冲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包括由下至上层叠铺设的基底层、防水保护层和沥青透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层为中间高两侧低的弧形过渡层;所述基底层与防水保护层之间设有用于透气的纤维缓冲层以及支撑纤维缓冲层的加强钢层,所述纤维缓冲层铺位于加强钢层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钢层包括底板、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接在底板上,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支撑板的底部固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纤维缓冲层连接并支撑起纤维缓冲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呈中间高,两侧低的阶梯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色沥青路面保护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多块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石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