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930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开了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用以对置于其顶端的基板进行高度调节,包括用以支撑基板的支撑平台,螺接于支撑平台的螺杆,设置于螺杆上、用以在其转动时带动支撑平台做升降运动以调节支撑平台高度的传动齿轮,啮合于传动齿轮、用以在其转动时带动传动齿轮的主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转动旋转工具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将动力传至传动齿轮,然后由螺接于支撑平台的螺杆,将传动齿轮的转动转化为支撑平台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支撑平台高度的调节,这种方式实现了支撑平台高度的偏心调节,使操作更有空间,且无需对被调节产品进行额外开孔加工,减少了被调节产品的二次加工成本。的二次加工成本。的二次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生活需要,以及追求更高品质和舒适空间的需求,人们对室内装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地面装饰,如实木地热地板、复合地板、强化地板的铺装,由于建筑施工在地面浇筑完成以后地面是有起伏的,地面平整度相当差,通常有1

8公分的误差甚至更大,此时如果直接铺设地板,则会出现以下问题;空响,即脚踩在地板上出现响声,空响会进一步导致锁扣处破损,从而损坏地板;冒灰,即墙角总是起灰,怎么也打扫不干净。如果地面强度不够,用脚就能踹起灰来,那么地板铺好以后,灰尘就会从墙角伸出来,打扫起来十分麻烦,也很难补救。因此在铺贴地板时,需要进行地面找平。在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用于调平的工具,通过螺纹调节支撑地板的支撑部与放置于地面的底座之间的高度,实现调平的目的,但是由于该调平工具只能从正上方调节,造成被调平产品需要开孔,二次加工成本高。
[0003]中国专利CN210857874U、公开日2020

06

26公开了一种调平模块及调平总成。调平模块包括:石塑板,石塑板中空设置;第一支撑筋安装在石塑板的正面,第一支撑筋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贯通石塑板;调节脚包括卡接座和调节螺杆,卡接座上开设有与调节螺杆相适配的第二螺纹孔,第一支撑筋卡接在所卡接座上,调节螺杆的第一端穿设过第二螺纹孔后螺接在第一螺纹孔内,调节螺杆的第二端抵接在地面基层上,地暖管线位于石塑板上部。调平总成包括至少两个调平模块,至少两个石塑板依次排列设置,且任意相邻的两个石塑板相对接。本技术提供的调平模块及调平总成,便于地暖在使用过程中检修和维护,降低地面找平的难度,缩短施工周期,对地面有效地保温。但是该技术中的调平脚只能从正上方调节,造成被调平产品需要开孔,二次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保证高度可调节的功能前提下,实现偏心调节,使操作更有空间,且无需对被调节产品进行额外开孔加工,减少了被调节产品的二次加工成本。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用以对置于其顶端的基板进行高度调节,包括用以支撑基板的支撑平台,螺接于支撑平台的螺杆,设置于螺杆上、用以在其转动时带动支撑平台做升降运动以调节支撑平台高度的传动齿轮,啮合于传动齿轮、用以在其转动时带动传动齿轮的主动齿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包括两端向上折起、用于对基板进行限位的两卡口部,中部用于支撑基板的支撑部。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侧、用以分别容置传动齿轮和主动齿轮的容置腔,设置于壳体底端、用以密封容置腔的底座,所述主动齿轮顶端设有用以供工具插入其
中带动主动齿轮的旋转口,所述壳体顶部一端设有用以供工具贯穿其中并插入旋转口内以带动主动齿轮的操作口,所述壳体顶部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螺杆一端贯穿于第一通孔并螺接于支撑平台。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底部设有与螺杆配合的螺柱,所述螺柱内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螺杆设有与螺柱的螺纹通孔配合的外螺纹。
[000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和主动齿轮在壳体的容置腔内均为水平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齿轮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定位柱,所述主动齿轮的两端上均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底座一端设有用以供第一定位柱套接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底座另一端设有用以供第二定位柱套接的第二定位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口为内六角螺纹孔。
[00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第一通孔上方连接有一导柱,所述导柱中间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截面积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通孔截面积的第二通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线、第一通孔中心线、螺柱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二通孔的截面积大于螺柱的截面积。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柱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螺柱的高度。
[0015]本技术的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具有以下增益效果:
[0016](1)该调节脚结构通过壳体上的操作口,将旋转工具插入到主动齿轮的旋转口中,转动旋转工具带动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主动齿轮与传动齿轮的配合,将动力传至传动齿轮,带动传动传动齿轮传动,然后由螺接于支撑平台的螺杆,将传动齿轮的转动转化为支撑平台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支撑平台高度的调节,这种方式实现了支撑平台高度的偏心调节,使操作更有空间,且无需对被调节产品进行额外开孔加工,减少了被调节产品的二次加工成本。之所以采用齿轮传动,是因为齿轮传动的精度和传动的效率较高,并且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平行轴、相交轴、交错轴等空间任意两轴间的传动,这也是带传动、链传动做不到的,而在本申请中所需要的就是在平行轴之间进行传动,因此选择齿轮传动是最合适的;
[0017](2)该调节脚结构的支撑平台包括两端向上折起、用于对基板进行限位的两卡口部,中部用于支撑基板的支撑部。本调节脚结构在使用中是先将调节脚结构放置于需要调平的基板下方,支撑平台的支撑部与基板底部接合,支撑平台的卡口部与基板上的限位处接合,支撑平台对基板进行限位的同时,基板也对支撑平台的转动进行限制,所以当转动齿轮带动螺杆在支撑平台上转动时,支撑平台不会跟随其一起转动,只会随着螺纹的配合上升或下降,这种结构的好处是如果支撑平台跟随螺杆一起转动,有可能会出现当支撑平台的高度调节好了之后,支撑平台与基板之间会存在夹角,而导致支撑平台的卡口部无法与基板进行配合,而支撑平台不会跟随螺杆一起转动,支撑平台的卡口部就会永远保持与基板的配合状态,不会随着调节支撑平台的高度而发生改变;
[0018](3)该调节脚结构的支撑部底部设有与传动齿轮的螺杆配合的螺柱,由于本调节脚结构在使用中支撑平台的支撑部上表面是与基板底部接合的,如果支撑部没有设置于传动齿轮的螺杆配合的螺柱,那么就需要在支撑部内设置与螺杆配合的螺纹,要想实现支撑平台高度的可调节,那么支撑部内部的螺纹就要有一定的深度,这就需要支撑部有一定的厚度,相比较在在支撑部内设置螺纹,支撑部底部设有与传动齿轮的螺杆配合的螺柱,要节
省材料的多;
[0019](4)该调节脚结构的主动齿轮上设置供转动主动齿轮的工具插入的旋转口,通过旋转工具插入旋转口可以很轻松将主动齿轮转动,这种设置便于对主动齿轮的运动进行操作,而将供转动主动齿轮的工具插入的旋转口设于主动齿轮的一第二定位柱上,是因为主动齿轮其中一个侧面的第二定位柱需要与壳体上的操作口配合,所以此第二定位柱会伸出壳体的操作口,才能起到固定主动齿轮的目的,将旋转口设于此第二定位柱上,就可以在操作口外采用旋转工具使主动齿轮转动,而不用将旋转工具伸入到操作口内,因此这种设置是为了便于旋转工具插入到旋转口中带动主动齿轮旋转;
[0020](5)该调节脚结构的旋转口设为可供内六角扳手插入的内六角螺纹口,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用以对置于其顶端的基板进行高度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支撑基板的支撑平台(1),螺接于支撑平台(1)的螺杆(21),设置于螺杆(21)上、用以在其转动时带动支撑平台(1)做升降运动以调节支撑平台(1)高度的传动齿轮(2),啮合于传动齿轮(2)、用以在其转动时带动传动齿轮(2)的主动齿轮(3)。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1)包括两端向上折起、用于对基板进行限位的两卡口部(11),中部用于支撑基板的支撑部(12)。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4),设置于壳体(4)内侧、用以分别容置传动齿轮(2)和主动齿轮(3)的容置腔(43),设置于壳体(4)底端、用以密封容置腔(43)的底座(5),所述主动齿轮(3)顶端设有用以供工具插入其中带动主动齿轮(3)的旋转口(311),所述壳体(4)顶部一端设有用以供工具贯穿其中并插入旋转口(311)内以带动主动齿轮(3)的操作口(42),所述壳体(4)顶部另一端设有第一通孔(41),所述螺杆(21)一端贯穿于第一通孔(41)并螺接于支撑平台(1)。4.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一种塑封偏心调节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2)底部设有与螺杆(21)配合的螺柱(121),所述螺柱(121)内设有螺纹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王文广周东珊余文钊武鹏许伟王雨梦张西亮王晓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