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47863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包括布置于建筑物内的毛细管网、循环流动于所述毛细管网内的冷媒水或热媒水、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地面下的深井、设置在所述深井内用于与所述深井内的井水间接热传递的U型管;其中,所述毛细管网的冷媒水或热媒水的循环管路通过板式换热器与空调压缩机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U型管接入到所述毛细管网中并与所述毛细管网一起形成循环管路以实现所述冷媒水或热媒水的循环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在运行时的能耗。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在运行时的能耗。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在运行时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是一种房间温度调节系统,其是由冷热水供应管网系统(夏季供应冷水、冬季供应热水)、分集水器、温控阀、控制系统等所组成。其中,冷热水供应管网系统的核心部分为设置在房间顶面、地面或墙面下的毛细管网。工作时,具有一定温度的水在毛细管网中循环流动,通过热传递实现房间温度的调节,保持室内恒温。为了保持室内空气的质量,实现室内恒氧、恒湿的空气环境,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还配套有新风输送系统,新风输送系统的新风输送管路中设置有过滤器和除湿机。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通过传感器来检测房间内的温度、湿度和CO2浓度,当发现室内空气质量下降时,开启新风输送系统向室内输送一定量新风,从而达到恒温、恒氧、恒湿的室内空气环境。
[0003]现有技术中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是: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在运行时的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旨在降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在运行时的能耗。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包括布置于建筑物内的毛细管网、循环流动于所述毛细管网内的冷媒水或热媒水、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地面下的深井、设置在所述深井内用于与所述深井内的井水间接热传递的U型管;其中,所述毛细管网的冷媒水或热媒水的循环管路通过板式换热器与空调压缩机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U型管接入到所述毛细管网中并与所述毛细管网一起形成循环管路以实现所述冷媒水或热媒水的循环流动。
[0006]优选的,所述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为顶地一体化冷暖空调辐射系统,所述顶地一体化冷暖空调辐射系统包括设置于房间顶面的顶面毛细管网、设置于房间地面的地面毛细管网。
[0007]本技术中,所述毛细管网的冷媒水或热媒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
[0008]优选的,所述U型管通过分集水器与所述毛细管网相连通;通过所述分集水器上的电动控制阀的切换控制,所述U型管在冬季切换到与地面毛细管网相连接、在夏季切换到与顶面毛细管网相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运行于冬季制热模式时,通过同时运行所述空调压缩机和循环泵实现室内快速升温。达到预先设定的控制温度后可以选择关闭U型管而仅由所述循环泵和所述空调压缩机的低功率运行来维持其设定的温度。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泵为变频循环泵,所述毛细管辐射空调
系统运行于夏季制冷模式时,通过同时运行所述空调压缩机和变频循环泵实现室内快速降温,达到预先设定的控制温度后关闭所述空调压缩机或将所述空调压缩机控制在低功率下运行,同时通过控制所述变频循环泵的运转速度来实现室内温度的维持。
[0011]优选的,所述深井的深度为80~100米。
[0012]优选的,所述深井设置为禁止取水的封闭式深井;所述封闭式深井包括预埋在所述深井的井口位置的金属井盖座、设置在所述金属井盖座上的金属井盖,所述U型管穿过金属井盖并固定在所述金属井盖上,所述金属井盖与所述金属井盖座之间通过焊接进行固定。
[0013]本技术的所述金属井盖座在安装时,将其预埋在井口周围的地面混凝土内,同时通过金属井盖与金属井盖座的焊接,实现深井的禁止取水功能。从而在满足空调节能的同时,又充分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0014]优选的,所述金属井盖与金属井盖座的焊接为点焊或间断焊以方便在必要时的维修保养。
[0015]优选的,考虑到U型管长度较长,还可以在U型管的两根铜管之间连接一筋板以增加其强度,同时筋板也能作为U型管的散热翅片以增强U型管与井水之间的换热效果。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第一,本技术的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在传统压缩机作为空调主机的基础上,还将毛细管网通过U型管与地下深井水进行热交换,其充分利用地下18~20℃的恒温环境来协同压缩机主机对毛细管网内的冷媒水或热媒水进行温度调节,由此可以大幅度降低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在运行时的能耗。
[0018]第二,本技术的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通过U型管与地下深井水的热交换,可以加速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启动速度,实现快速制热和快速制冷。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毛细管网,2、深井,3、U型管,4、板式换热器,5、空调压缩机,6、循环泵,7、分集水器,8、金属井盖座,9、金属井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2]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的实施例,包括布置于建筑物内的毛细管网1、循环流动于所述毛细管网1内的冷媒水或热媒水、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地面下的深井2、设置在所述深井2内用于与所述深井2内的井水间接热传递的U型管3;其中,所述毛细管网1的冷媒水或热媒水的循环管路通过板式换热器4与空调压缩机5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U型管3接入到所述毛细管网1中并与所述毛细管
网1一起形成循环管路以实现所述冷媒水或热媒水的循环流动。
[0023]优选的,所述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为顶地一体化冷暖空调辐射系统,所述顶地一体化冷暖空调辐射系统包括设置于房间顶面的顶面毛细管网、设置于房间地面的地面毛细管网。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毛细管网1的冷媒水或热媒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6。
[0025]优选的,所述U型管3通过分集水器7与所述毛细管网1相连通;通过所述分集水器7上的电动控制阀的切换控制,所述U型管3在冬季切换到与地面毛细管网相连接、在夏季切换到与顶面毛细管网相连接。
[0026]优选的,所述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运行于冬季制热模式时,通过同时运行所述空调压缩机5和循环泵6实现室内快速升温。达到预先设定的控制温度后可以选择关闭U型管3而仅由所述循环泵6和所述空调压缩机5的低功率运行来维持其设定的温度。
[0027]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循环泵6为变频循环泵,所述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运行于夏季制冷模式时,通过同时运行所述空调压缩机5和变频循环泵6实现室内快速降温,达到预先设定的控制温度后关闭所述空调压缩机5或将所述空调压缩机5控制在低功率下运行,同时通过控制所述变频循环泵6的运转速度来实现室内温度的维持。
[0028]优选的,所述深井2的深度为80~100米。
[0029]优选的,所述深井2设置为禁止取水的封闭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建筑物内的毛细管网、循环流动于所述毛细管网内的冷媒水或热媒水、设置在所述建筑物的地面下的深井、设置在所述深井内用于与所述深井内的井水间接热传递的U型管;其中,所述毛细管网的冷媒水或热媒水的循环管路通过板式换热器与空调压缩机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U型管接入到所述毛细管网中并与所述毛细管网一起形成循环管路以实现所述冷媒水或热媒水的循环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为顶地一体化冷暖空调辐射系统,所述顶地一体化冷暖空调辐射系统包括设置于房间顶面的顶面毛细管网、设置于房间地面的地面毛细管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网的冷媒水或热媒水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通过分集水器与所述毛细管网相连通;通过所述分集水器上的电动控制阀的切换控制,所述U型管在冬季切换到与地面毛细管网相连接、在夏季切换到与顶面毛细管网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地下温度实现节能控制的毛细管辐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鲍善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禾冷暖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