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7504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断单元、与断路器单元相拼装的自动重合闸装置,断路器单元包括N线开关模块、L线开关模块、漏电保护计量模块,漏电保护计量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漏电保护计量组件,所述的漏电保护计量组件包括漏电保护线路板、两个锰铜钢导电管、套装在两个锰铜钢导电管上的零序互感器、两个接线端子、两个分别连接在两个接线端子与两个锰铜钢导电管之间的导电片,所述的两个锰铜钢导电管的一端分别与N线开关模块、L线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的锰铜钢导电管的两端与漏电保护线路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根导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装配便捷、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小型断路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网络中,主要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各种场所,可以对电动机、配电线路、照明电路等用电设备进行过电流保护和漏电保护。传统的小型断路器的分闸、合闸动作,需要人工手动操作完成。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在要求电网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对实现控制电器的智能化越来越急切。为了应对新的形势变化,现有的小型断路器上应具备自动重合闸功能。小型断路器的电动操作机构是一种用于远距离电动分闸和合闸断路器的附件,与预付费电能表直接配合使用,可以实现付费后的重新合闸。现有的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无法实现模块化装配,装配繁琐,生产效率低,成本较高,从而该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性能不可靠、装配不便捷、成本高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装配便捷、成本低的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断单元、与断路器单元相拼装的自动重合闸装置,所述的断路器单元包括设置在自动重合闸装置一侧上的N线开关模块、设置在N线开关模块一侧上的L线开关模块、设置在N线开关模块和L线开关模块一侧上的漏电保护计量模块,所述的漏电保护计量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漏电保护计量组件,所述的漏电保护计量组件包括漏电保护线路板、两个锰铜钢导电管、套装在两个锰铜钢导电管上的零序互感器、两个接线端子、两个分别连接在两个接线端子与两个锰铜钢导电管之间的导电片,所述的两个锰铜钢导电管的一端分别与N线开关模块、L线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的锰铜钢导电管的两端与漏电保护线路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根导线。
[0005]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断路器单元由N线开关模块、L线开关模块、漏电保护模块组成,可根据用户需求,自行灵活组合装配,且漏电保护模块卡装在N线开关模块、L线开关模块上,装配更便捷,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且可实现该自动重合小型断路器的漏电保护、计量的功能。且该漏电保护模块采用锰铜钢导电管对电流进行测量,实现计量的目的,结构设计简单、生产成本更低。从而该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体积小、装配便捷、成本低的优点。
[0006]特别地,所述的锰铜钢导电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鼻、第二接线鼻,两根导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接线鼻、第二接线鼻上,且两根导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插针,该插针插接在漏电保护线路板上。锰铜钢导电管分别通过第一接线鼻、第二接线鼻、两根导线、插针与漏电保护线路板电连接,从而装配更便捷,也有利于提高该漏电保护漏电的电连接
可靠性。
[0007]特别地,所述的两个锰铜钢导电管内分别设置有两个螺钉,所述的两个螺钉分别依次穿过导电片、第二接线鼻、锰铜钢导电管、第一接线鼻且分别连接在N线开关模块、L线开关模块上。采用螺钉横向贯穿式连接在N线开关模块、L线开关模块上,有利于提高该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的装配效率。
[0008]特别地,所述的两个接线端子内分别设置有一个取电片,所述的取电片的一端上设置有插接脚,该插接脚插接在漏电保护线路板上,所述的取电片的一端穿插在接线端子内,且构成取电片与接线端子的电连接。在两个接线端子上分别设置有取电片,取电片可将接线端子的电压信号采集到漏电保护线路板上,从而实现该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的电压实施监测功能,且取电片与漏电保护线路板采用插接方式连接,装配更便捷。
[0009]特别地,所述的零序互感器包括互感器外壳、设置在互感器内的线圈,所述的互感器外壳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可供两个锰铜钢导电管穿过的通孔,且互感器外壳上对应两个导电片之间处设置有隔板。在两个导电片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可起到绝缘、隔离作用,可增大两个导电片的之间的爬电距离,有利于提高该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的安全性能。
[0010]特别地,所述的互感器外壳上对应第二接线鼻处设置有卡槽,所述的第二接线鼻的一端卡合在卡槽内,且构成第二接线鼻与互感器壳体的卡接配合。第二接线鼻与互感器外壳采用卡接配合,从而便于第二接线鼻与互感器外壳的装配,且第二接线鼻也不会随意转动,可保证第二接线鼻与互感器外壳的连接更紧凑。
[0011]特别地,所述的互感器外壳上对应两个导电片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限位槽,两个导电片分别卡合在相对应的限位槽内,且构成互感器外壳与两个导电片的限位配合。导电片与互感器外壳采用限位配合,从而便于该漏电保护计量组件的装配,有利于提高该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的装配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内部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漏电保护计量模块的内部主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漏电保护计量组件的立体图。
[001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漏电保护计量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是一种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断单元10、与断路器单元10相拼装的自动重合闸装置11,所述的断路器单元10包括设置在自动重合闸装置11一侧上的N线开关模块12、设置在N线开关模块12一侧上的L线开关模块13、设置在N线开关模块12和L线开关模块13一侧上的漏电保护计量模块20,所述的漏电保护计量模块20包括壳体21、设置在壳体21内的漏电保护计量组件22,所述的漏电保护计量组件22包括漏电保护线路板221、两个锰铜钢导电管222、套装在两个锰铜钢导电管222上的零序互感器223、两个接线端子224、两个分别连接在两个接线端子224与两个锰铜钢导电管222之间的导电片225,所述的两个锰铜钢导电管222的一端分别与N线开关模块12、L线开关模
块13电连接,所述的锰铜钢导电管222的两端与漏电保护线路221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根导线226。且壳体21与N线开关模块、L线开关模块的外壳121采用卡扣连接方式装配,从而漏电保护计量模块与N线开关模块、L线开关模块的装配,装配效率更高。所述的锰铜钢导电管22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鼻227、第二接线鼻228,两根导线226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接线鼻227、第二接线鼻228上,且两根导线226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插针229,该插针229插接在漏电保护线路板221上。锰铜钢导电管分别通过第一接线鼻、第二接线鼻、两根导线、插针与漏电保护线路板电连接,从而装配更便捷,也有利于提高该漏电保护漏电的电连接可靠性。所述的两个锰铜钢导电管222内分别设置有两个螺钉230,所述的两个螺钉230分别依次穿过导电片225、第二接线鼻228、锰铜钢导电管222、第一接线鼻227且分别连接在N线开关模块12、L线开关模块12上。采用螺钉横向贯穿式连接在N线开关模块、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断单元、与断路器单元相拼装的自动重合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断路器单元包括设置在自动重合闸装置一侧上的N线开关模块、设置在N线开关模块一侧上的L线开关模块、设置在N线开关模块和L线开关模块一侧上的漏电保护计量模块,所述的漏电保护计量模块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漏电保护计量组件,所述的漏电保护计量组件包括漏电保护线路板、两个锰铜钢导电管、套装在两个锰铜钢导电管上的零序互感器、两个接线端子、两个分别连接在两个接线端子与两个锰铜钢导电管之间的导电片,所述的两个锰铜钢导电管的一端分别与N线开关模块、L线开关模块电连接,所述的锰铜钢导电管的两端与漏电保护线路之间分别连接有一根导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锰铜钢导电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鼻、第二接线鼻,两根导线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接线鼻、第二接线鼻上,且两根导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插针,该插针插接在漏电保护线路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重合闸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锰铜钢导电管内分别设置有两个螺钉,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德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